我省大力推進數據知識産權領域試點工作——
以“數”換“金”的貴州探索
貴州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日前迎來好消息——該公司“橋梁使用性能預測模型”案例入選國家知識産權局“數據知識産權登記第二批十大典型案例”。
我省是第二批數據知識産權地方試點省份,今年3月又獲批為7個“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數據知識産權試點省市”之一。在“數據知産”的牽動下,我省企業以“數”換“金”,不斷解鎖數據新價值。
以“橋梁使用性能預測模型”數據知識産權為例,高速公路集團在7000余座橋梁基礎數據庫和定期檢查動態數據庫的基礎上,對橋梁健康數據庫中的海量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形成了“橋梁結構健康監測”數據資産,並實現了數據資産入表1404萬元。
對高速公路集團來説,這是推動“數據變資産”的突破,也為企業進一步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和市場潛力提供了內生動力。截至目前,該集團已完成6件數據知識産權登記,有5件數據知識産權正在登記中,並成功開展了數據知識産權的質押融資。
數據是信息時代的“新能源”,“挖掘”得好,將開闢一片新藍海。這一點,貴州國塑科技管業有限責任公司深有體會。
該公司是西南地區塑料管道領軍企業,在對管道相關的採購、銷售、庫存等供應鏈數據進行深度分析後,打造了一款可視化、易解讀的供應鏈洞察分析報告數據産品。該産品涵蓋採購成本趨勢分析、銷售業績預測、庫存周轉率評估、缺貨及積壓風險預警等關鍵指標,實施後在降本增效、提升決策質量等方面效果明顯。同時,這一數據知識産權還為企業拓寬融資渠道提供了新的思路。
貴陽高新數通信息有限公司大數據藍海“淘金”也是收穫滿滿。該公司整合全國招投標網站發布的招標、投標、中標及項目變更等各類信息,推出“全國招投標數據商業挖掘分析數據産品”,為企業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截至目前,該公司已整合3億條相關信息,持續為超過5萬家企業提供高效的商機獲取服務,2024年實現收益1000萬元,走出了“數據服務—商機轉化—收益增長”的可持續商業模式。
省知識産權局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全省數據知識産權申請已超500件,登記318件。隨着數據的不斷整合、運用,企業的數據資源價值不斷體現。
為縱深推進國家數據知識産權地方試點,紮實推動數據知識産權培育登記、應用流通、維權保護,以“點帶面”積累數據知識産權發展“貴州經驗”,省知識産權局於4月下旬確定貴陽市、六盤水市、畢節市、黔西南州、貴安新區等16個地區為第二批數據知識産權省級試點。試點期間,試點單位將聚焦“六大産業基地”、數據“富礦”優勢特色産業,協同數據、産業部門開展數據知識産權摸底,建立數據知識産權培育庫和供需庫,推進數據知識産權登記,促進數據知識産權交易、質押融資、作價入股、證券化等多場景應用,探索建立數據知識産權多元化保護機制,培育地方數據知識産權服務機構。
就在月初,經自主申報、專家評審、審核、公示等程序,省知識産權局又確定8家企業為我省首批數據知識産權領軍企業。這8家企業將大力開展數據知識産權培育、登記、運用和保護,以點帶面高質量高標準推動我省數據知識産權地方試點。(記者 鮑貝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