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籠換鳥”盤活閒置資産-新華網
新華網 > 貴州 > 正文
2025 05/22 10:00:33
來源:貴州日報

“騰籠換鳥”盤活閒置資産

字體:

  總投資約198億元的貴州能源水城區煤—焦—化—電循環經濟基地項目,是全省重大工程與重點項目。

  該項目所在地,曾是貴州鑫晟煤化工項目的規劃區域。由於市場等原因,貴州鑫晟煤化工項目停産閒置8年之久。

  水城區將鑫晟煤化工閒置資産作為招商資源,成功引進貴州能源集團注資,並引進貴州黔能私募基金出資入股,優化股權佔比,通過股權合作、新動能基金支持、私募基金扶持等方式,在既有廠址上,打造煤—焦—化—電循環經濟基地項目,持續做深“富礦精開”大文章。

  “基地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循環經濟發展理念建設,並採用煤炭分質分級利用,建成後可為園區內企業供應天然氣、蒸汽、粉煤灰、脫硫石膏等産品,同時基地配套建設800萬噸/年鐵路專用線,有效降低運輸成本。”貴州能源水城煤電化一體化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葉建華告訴記者。

  該項目建成投産後,將實現年産焦炭200萬噸、焦油8.7萬噸、粗苯2.6萬噸、硫酸2.9萬噸、天然氣1.86億立方米、發電量83億千瓦時,預計年産值達75億元。

  水城區堅持做好基礎設施保障服務,提升閒置廠房利用率,積極推動廠房改造升級,讓低效存量轉化為優質增量,閒置資源轉化為創新資産,有效盤活存量資源。

  近日,2×66萬千瓦燃煤發電項目的施工正在進行,目前主要開展設備設施樁基和基礎、地下管網等施工,整體建設進展迅速。

  該項目是貴州能源水城區煤—焦—化—電循環經濟基地項目建設的重要組成。該項目發電機組採用先進高效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技術,發電煤耗指標先進,充分利用焦化項目的蒸汽、氫氣、除鹽水、消防水等生産裝置,可提升對應裝置的利用率,焦化衍生産品灰氫用作鍋爐摻燒,實現減污降碳和提升機組靈活性,具有較大成本市場優勢。

  距離2×66萬千瓦燃煤發電項目不遠處,是基地200萬噸/年循環經濟綜合利用煤焦化項目。今年3月底,隨着2號焦爐端&小灶騰起第一簇烘爐火焰,標誌着該項目向全面投産邁出關鍵一步。

  該項目焦爐採用國際最先進的6.78米搗固焦爐,可實現單孔炭化室産焦量最大,環保指標最優。生産裝置污染物排放按超低排放標準設計執行,廢水處理直接做到分鹽結晶,實現廢水零排放,能耗指標優於行業標杆水平,達到109.37千克標煤每噸。

  “項目的循環經濟優勢明顯,蒸汽、消防水、富氫氣等工質和燃煤發電項目互補和共用,能有效降低生産運營成本。”貴州能源水城煤電化一體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煤焦化事業部總經理江關喜介紹。

  同步規劃建設的264萬千瓦規模新能源項目,也是基地的重要構成。總投資3.2億元的一期楊梅龍井100MWp光伏項目,已於2024年2月14日並網發電;二期1060MWp光伏項目,總投資約32億元,於今年1月開工建設,計劃於今年上半年實現並網;三期光伏項目將力爭在今年年底開工建設。

  貴州能源水城煤電化一體化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建設發展部主任趙江&&:“下一步將進行新能源項目與燃煤發電項目、焦化項目的廠用電耦合研究,進一步消納新能源項目電量的同時,降低廠區用電成本。”

  多能互補將一塊煤吃幹榨盡。水城區煤—焦—化—電循環經濟基地項目的燃煤發電項目、煤焦化項目、新能源項目相互銜接、互為補充,構建起焦炭熱量回收綜合利用、焦爐煤氣綜合利用、焦爐煤氣制天然氣後剩餘富氫氣體(替代燃油)綜合利用等循環經濟産業鏈。

  隱藏在“沉睡資産”變“增收活水”背後的,是水城區“騰籠換鳥”的發展智慧。據了解,該項目將帶領水城區實現煤炭資源的高效綜合利用,向着裝備水平更高、能耗更先進、環保指標更優的方向發展。(記者 尚宇傑 郭立)

【糾錯】 【責任編輯:周遠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