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深入推進“七大文明行動” 文明新風潤澤城鄉-新華網
新華網 > 貴州 > 正文
2025 05/08 10:09:13
來源:貴州日報

貴州省深入推進“七大文明行動” 文明新風潤澤城鄉

字體:

  “以前游客總嫌村裏廁所味道大,改造升級後大家都主動給好評。”4月29日清晨,黔東南州雷山縣郎德鎮南猛村村民文振英正忙着擦拭自家民宿的玻璃窗,經營民宿兩年來,文振英接待了來自天南地北的旅游團。“村裏配套設施越來越完善,村子鄰里一團和氣,我們搞旅游的底氣越來越足。”

  南猛村的變化,正是貴州深入推進“七大文明行動”的具體實踐。近年來,我省以“堅持移風易俗、積極培育文明新風”為抓手,聚焦文明旅游、村鎮建設、社區治理、街市管理、交通出行、窗口服務、公廁衞生等七大領域開展“七大文明行動”。

  鄉村全面振興,文明先行。走進六盤水市六枝特區牂牁鎮西陵村的“積分超市”,貨架上擺滿了洗衣液、電飯煲、電磁爐等生活用品。駐村第一書記張興梅介紹,積分激發了村民參與治理的動力,大家現在比的是誰家院子更乾淨、誰家積分更高。“搞好自家周邊的環境衞生、團結鄰里,就可以獲得相應積分。”村民王志香因為積極參與志願服務,用積分兌換了一袋大米,很是高興。

  “現在連游客都誇我們村有精氣神!”在貴陽市烏當區下壩村,曾經“吃酒席能把家吃窮”的現象已不復存在。當地通過“紅黑榜”公示、文明戶評選等方式,引導村民從“攀比禮金”轉向“攀比文明”,推動“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成為新風尚。

  為擦亮社區這一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遵義市播州區實施“一街一策”,通過“徒步巡街”、夜間巡查等方式勸導亂擺亂放、亂搭亂建等不文明行為,不僅提升了社區環境面貌,更增強了居民間的凝聚力。“現在社區環境好了,大家相處也更融洽,住在這裡特別舒心。”居民趙惠説。

  在街市管理方面,黔南州惠水縣將城區劃分為14個片區、108個網格,引導商戶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如今,街道上雜物亂堆、車輛亂停的現象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整潔有序的營商環境。 

  在文明交通創建上,黔西南州普安縣註冊志願者化身“交通協管員”引導車輛禮讓行人。同時,開展“文明交通進校園”“小手拉大手”等活動,讓孩子帶動家長形成共同遵守交通規則的良好氛圍。

  聚焦服務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各地積極探索創新治理模式,多點發力、精準施策,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一個窗口一次性就把開辦餐飲店的所有手續都辦好了,工作人員態度也好。”日前,市民劉建在畢節市政務服務大廳綜合受理窗口,順利辦理了營業執照。

  通過“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畢節市打造“一套材料、一次採集、同步分發、多方共享、並聯辦理、統一反饋”工作模式,實現涉企事項線上“一網通辦”、線下“一門審批”、諮詢“一號服務”,讓群眾辦事更便捷高效。

  如果説文明窗口彰顯了一座城市的溫度與魅力,旅游景區則是展示地方文明形象的重要名片。

  在安順市,黃果樹景區通過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培訓,規範服務標準,增設文明旅游提示牌,引入智慧導覽系統,全方位提升游客體驗感。來自重慶的劉女士點讚:“不僅景色迷人,服務也很周到,游玩體驗感非常好。”

  “我們將堅持為民利民惠民的工作導向,深化拓展‘文明在行動·滿意在貴州’活動,持續抓好‘七大文明行動’,進一步激發群眾參與熱情,打造‘人人參與、人人共享’的良好格局,共同構建更加宜居宜游宜娛的美好生活新空間。”省文明創建處負責人鐘西輝説。(記者 牟元媛)

【糾錯】 【責任編輯: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