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貴州省貞豐縣與關嶺縣交界處的花江峽谷大橋,雖然目前還在建設衝刺階段,但這幾天已有許多人慕名而來,提前一睹在建世界最高橋的風采。
趁着天氣尚好,記者來到關嶺縣花江鎮五里村科力寨。鄉間公路上的自駕車輛絡繹不絕,到達一處山坡後,視野立馬變得開闊,扎根於陡峭崖壁之間的巍峨橋塔刺破雲霧,十分壯觀。

在山坡上看橋的游客。新華社記者向定傑 攝
“請按順序停車!”50多歲的村民龍永文本是一名森林防火志願者,一身迷彩服的他臨時客串指揮起了交通。
“一天至少有三四百人。”“有來扎蒙古包的,有開房車來的,有的一守好多天,為了拍雲霧中的大橋……”言語間,龍永文透着驕傲。
頂着烈日炙烤,他每天除了要叮囑游客不要在山上留火種,還要到山下施工的部位查看。“‘五一’期間,項目沒放假,有時焊接會産生火星,峽谷風又大,所以不得不防。”龍永文笑着説,前段時間遇上24小時施工,他也跟着加班守整晚。
“今年春節就火了,至少有七八家擺攤的。”在附近經營一家小餐飲店的陳開琴告訴記者,遇到周末、節假日,這裡比城裏還堵車。
炸洋芋、烤苞谷、煮粉面……在她用帳篷搭建的小店裏,提供多種便攜小吃和飲料。最近,她都是一大早就備好所有食材,免得臨時回去拿不方便。
在她的攤位前,一位拄着拐杖、步履蹣跚的老人引人關注。“他在抖音上看到了,説什麼也要來看看。”陪伴他的一位家人説。
今年78歲的唐聞達曾是一名貨車司機,以前每月至少往返峽谷兩岸一次。“拉點山貨,過去路不好走,通常要兩個多小時。”他望著眼前即將建成的大橋感嘆道,“以後幾分鐘就能到對岸了。”
為提供更好的觀賞條件,一個佔地約100平方米的觀景&正在施工。渣土車轟鳴着卸下一堆土石,一台挖掘機在中間平整場地,9名工人則在一旁堆砌外墻。項目負責人曾德友介紹,工程是鎮上安排實施的,4月中旬動工,預計1個月就能完工。

修建觀景&的工人中途休息。新華社記者向定傑 攝
一座橋背後,有千萬雙眼睛。
在對岸的貞豐縣平街鄉小花江村,32歲的林國權開了一家名為“布依橋緣居”的民宿。這裡接近河谷,抬頭就能看到橋景。
“我馬上要出去一下,配套修的雲渡服務區要封頂了。”記者&&他時,他正收拾自己的無人機,計劃當天的拍攝任務。
原本在雲南做民宿、餐飲的林國權,現在成了一名專業拍橋的自媒體博主。他的賬號已經積累上萬粉絲,每條施工進展信息都能收穫不少點讚。
“非常激動,在我們小花江村這裡,以前做夢也沒想到,家門口會架起這樣一座橋。”林國權説,大橋不僅給自己帶來了收入,還讓他結識了四面八方的朋友。
“一幫人過來加我微信,問什麼時候有雲海,什麼時候會有太陽,幾百、上千公里路程,他們都要來拍一下。”儘管大橋還未通車,但林國權已經感覺到人氣。
未來,這裡將承載更多山區老百姓的希望,與更廣闊的天地連接在一起。(記者向定傑、倪遠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