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即將到來,貴州高速公路已作好準備。
一個月前,G56杭瑞高速&&杜鵑收費站已完成智慧化升級改造,採用“無亭化全功能自助車道”,支持ETC與非ETC車輛自助取卡、掃碼支付,交易效率較傳統人工收費提升40%以上。
近年來,我省交通運輸部門加快推動收費站向標準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着重在高速公路收費智慧化提升方面發力。同時,為保障綠色出行,持續優化提升服務區充電服務,緩解新能源車主的“里程焦慮”。
“僅10多分鐘,在服務區買一杯奶茶的工夫,車就充滿電了。”一位到大婁山服務區充電的新能源車主説。以G75重遵復線大婁山服務區為試點建設的全液冷超充充電站投營以來深受新能源車主歡迎。該充電站具備600KW的充電功率,充電速度大幅提升,過去“充電1小時,排隊4小時”在這裡已成歷史。
“以前的高速服務區只有香煙、方便麵、礦泉水這‘老三樣’,現在大不同了!”跑運輸20多年的福建人張勇常來貴州,他感慨道,昔日匆匆而過的服務區,現在不僅各類設施一應俱全,還似景點值得“到此一游”。
確實,比如正安服務區,通過吉他元素及現場彈唱表演,讓南來北往的旅客能感受到濃濃的藝術氛圍;大婁山服務區引入但家香酥鴨、熊大爺水餃、茶百道等叫得響的特色品牌,讓南來北往的過客品嘗到地道的貴州味道;開陽服務區建起國內首家服務區內博物館——香火岩億隆自然博物館;仁懷服務區在“酒香”上細做文章……為營造舒適、溫馨的高速公路營運環境,我省高速公路相關單位還結合“村超”“村BA”等重點熱點景區特徵,提前做好車流人流、難點堵點分析研判,做好重要節點、特殊時段的環境衞生保潔、停車秩序維護、免費開水24小時供應、移動充電設施增加,以及文明服務培訓、旅游志願服務等工作,讓服務區、收費站不斷增“顏值”提“內涵”,實現與特色農産品、民族文化、商貿物流、周邊景色的有機融合,不斷擦亮貴州“交旅融合”新名片。(記者 劉力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