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已建設緊密型縣域醫共體140個,覆蓋1492個鄉鎮衞生院——
資源沉下去 基層強起來
黔南州長順縣廣順鎮居民陳艷(化名)日前下腹部感到劇烈疼痛,確診為急性闌尾炎,在廣順鎮中心衞生院,下沉醫療專家張國軍為其施行了微創手術——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手術實習十分順利,陳艷&&:“在家門口就有專家診療,療效好、很方便,節約了不少就醫費用。”
如今,在廣順,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膽囊切除術等微創手術已成為常規手術。從“大創傷”到“小切口”,展現的是醫院醫療技術硬實力,而加速醫院發展的根源是醫共體的建設和醫療專家和技術的下沉。
2017年,貴州正式啟動醫共體建設試點。2019年,率先在全國&&《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衞生共同體建設發展實施意見》,醫共體建設在全省全面鋪開,每個縣(市、區、特區)組建1至3個以縣級公立醫療機構為龍頭,其他若干家縣級醫療衞生機構及鄉鎮衞生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為成員單位,創新構建了“縣級公立醫院—縣域醫療次中心(中心鄉鎮衞生院)—一般衞生院—村衞生室”梯次帶動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模式,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設分級診療體系,強化基層醫療衞生服務。
廣順鎮中心衞生院在醫共體和縣域醫療次中心等相關政策支持下,門診能夠識別和初步診治的常見病種869種、開展手術病種28種,科室從2個大綜合科室擴增至13個,醫院職工從80餘人擴增至123人,中醫適宜技術從16種增加至27種,門診、手術較2023年同期分別上漲12%以上……
資源沉下去,基層強起來。全省各縣區以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為載體,增強縣級常見病治療能力,建立市縣醫院幫扶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工作機制,為縣域內居民提供疾病預防、診斷、治療、營養、康復、護理、健康管理等一體化、連續性的醫療衞生服務。
目前,貴州已在81個縣(市、區)布局建設緊密型縣域醫共體140個,覆蓋全省1492個鄉鎮衞生院。
國家監測通報顯示,貴州省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監測綜合評價排名位居全國第10,其中“緊密型”評價排名位居全國第5。(記者 胡家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