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潮涌動繪生機——貴州擴綠興綠護綠提升生態亮色-新華網
新華網 > 貴州 > 正文
2025 02/05 09:20:13
來源:貴州日報

綠潮涌動繪生機——貴州擴綠興綠護綠提升生態亮色

字體:

綠潮涌動繪生機

——我省擴綠興綠護綠提升生態亮色

  冬去春來,綠意盎然,貴州大地煥發出勃勃生機。

  2月4日農曆大年初七,在貴陽市花溪區青岩鎮的山坡上,不少幹部群眾揮鋤挖坑、扶苗培土、澆水定根,一株株樹苗穩穩扎根土壤,為這片土地增添了新的綠意。

  自2015年春貴州啟動省市縣鄉村五級幹部義務植樹活動以來,每年春節後上班第一天,義務植樹便成了貴州不變的“綠色約定”。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貴州森林覆蓋率從49%躍升至63%,森林面積達1.66億畝,生態文明建設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

  2024年4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強調,“綠化祖國要擴綠、興綠、護綠並舉”。這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為長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態安全屏障,貴州始終堅持擴綠、興綠、護綠並舉,不斷提升生態底色、成色、亮色,深入實施森林質量提升、林草資源保護、林業産業振興等“六大行動”,走出了一條經濟興、百姓富、生態美的綠色低碳發展新路。

  擴綠:增綠添彩 扮靚山川

  冬春之交,正是造林綠化的黃金時節。

  1月9日,畢節市織金縣珠藏鎮“雙重”工程施工點,50余位村民不畏低溫天氣,熱火朝天地投入到刨坑、下苗、夯土等植樹工作中。“該區域主要種植藏柏,春節前要種植近萬株樹苗,節後將定期查看苗木長勢,及時補植補造。”畢節市交建國儲林有限公司三工區負責人黃健説。

  今年,織金縣將“雙重”工程的營造林(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復)和草原改良任務分解到全縣28個鄉(鎮、街道),計劃實施面積7.83萬畝,並細化到山頭地塊和造林圖斑,明確專人負責項目方案編制、實施和調度工作。

  而在200多公里外的威寧自治縣沙子坡林場,華山松林綿延起伏,宛如一條條“綠絲帶”。

  40年前,這裡還是一片風沙肆虐的荒蕪之地。如今,經過一代代護林員的接力奮鬥,沙子坡林場總面積近6萬畝,森林覆蓋率高達93.4%,成為威寧“生態立縣”的寫照。

  2024年,貴州累計完成義務植樹5405萬株,參加義務植樹人數達1419萬人次;完成營造林面積286萬畝,治理石漠化面積887.83平方公里;完成樹種結構調整10萬畝、退化林修復234.09萬畝;建設國儲林省級示範基地13個……

  興綠:綠色發展 興林富民

  綠色,是美麗中國的鮮明底色;綠色發展,則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在銅仁市江口縣,14萬畝茶園在冬日陽光下泛着翠綠的光澤,這裡是“世界抹茶超級工廠”——貴州銅仁貴茶茶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所在地。該公司採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利益聯結方式,不僅帶動了當地茶産業發展,更讓昔日的荒山變成了村民的“綠色提款機”。

  江口縣怒溪鎮駱象村村民吳國光説:“我家有4畝茶園入股村合作社,我又在茶園務工,一年下來有3萬多元收入,還能照顧家裏,非常好。”

  不僅僅是茶産業,貴州的“林藥”“林菌”“林蜂”“林禽”等産業也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

  黔東南州劍河縣,13.7萬畝鉤藤綠葉蔥蔥、長勢喜人,林農們正忙着采收,臉上洋溢着豐收的喜悅。如今,“劍河鉤藤”被評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成為當地的一張亮麗名片。

  據統計,2024年,貴州全省林草産業總産值達4654億元,其中,特色林業産業總産值超330億元、林下經濟全産業鏈産值超850億元;建成年産300噸山桐子食用油中試基地;頒發首批省級林業碳票10張,累計實現交易1123萬元;提升打造森林康養基地8個、自然教育基地12個。

  護綠:守護家園 和諧共生

  “名山勝地,造之在天,培之在人。”春節假期,翠綠掩映下的梵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黔金絲猴研究中心內,幾隻憨態可掬的黔金絲猴引得游人駐足觀賞。

  “黔金絲猴被譽為‘地球獨生子’,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現存數量僅850隻左右。”梵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教科科長李海波介紹,作為黔金絲猴的唯一棲息地,保護區通過加強巡護監測、開展科學研究、實施生態修復等措施,為這些珍稀野生動植物營造了一個安全、舒適的生存環境。

  護綠的腳步從未停歇。2024年,貴州完成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啟動多項規劃編制與科考,積極推進國家公園創建和世界自然遺産申報。同時,查辦野生動植物案件464起,發現新種4種,為13.75萬株古樹名木統一投保;持續開展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排查治理火災隱患1353個,建設生物防火阻隔帶2985.54公里,並舉辦全省森林防火公益短視頻大賽,廣泛宣傳生態保護,全力守護綠色家園。

  貴州省綠化委員會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貴州將繼續堅持擴綠、興綠、護綠並舉,科學開展國土綠化行動,不斷夯實綠色基底、注入綠色動能、提供綠色保障,努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為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貢獻貴州力量。(記者 徐濤)

【糾錯】 【責任編輯:鄧嫻 劉昌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