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腳步越近,回家的心越迫切。
你聽,春運的歸途,涌動着團圓的幸福。

回家的路,當然越快越好。但是卻有這樣一種火車,不追求快。
上午7點18分,5652次列車從昆明站出發。這是一列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運行的綠皮公益“慢火車”,單程運行261公里,沿途逢站必停。

“慢火車”服務於山區各族群眾的經商購物、務工求學、走親訪友等出行需求,同時也讓山區農産品“走出去”,外面的生活用品、生産物資等“走進來”。5652次列車列車長袁琪珍説,“坐這趟車的旅客很多。我在這趟車上工作了十多年,感覺到這趟車就是承載了這些鄉親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

蘆笙響起,5640次列車充滿了節日的氛圍,也讓回歸的旅客提前感受到家的溫暖。5640次列車列車長楊琴告訴記者,這趟列車自1997年開行至今,旅程全程337公里,時長7小時23分,串聯了16個車站,從貴陽出發一直到玉屏。
這趟列車也被鄉親們稱為“幸福快車”,更是把大山裏的農特産品送到山外售賣的“致富快車”。年關近了,它又是很多人的“探親車”“返鄉車”。

1月22日下午,正是春運旅客出行的高峰期。懷化南站客運值班員王曉年在候車大廳巡邏時,發現了一位需要幫助的八旬老人。

經過近半個小時的仔細尋找,終於找到了老人的孫子楊先生。像這樣的情況,王曉年每年春運都會遇到很多次。

沒過多久,王曉年在中轉換乘時發現一名女士與自己的小孩走散。他一邊安撫情緒,一邊通過站內廣播發布尋人啟事。

不多久,母子重逢,對工作人員的幫助感激不已。王曉年提醒各位旅客,“春運期間,出行的人比較多,請大家一定要照看身邊的老人和小孩,看管好自己的行李,防止丟失。”

在歸途,還有很多像袁琪珍、楊琴、王曉年一樣的春運工作者,是他們在守護着這條團圓的“路”。
“旅客朋友們請注意,本次列車前方到站——家。”
1月25日,旅客從湖北省武昌火車站乘車。新華社發(胡學軍攝)
統籌:吳煒玲
編導:胡函博
作者:丁春雨、劉勤兵
周宣妮、袁廷軒、申煒婷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