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貴州省人大代表,江口縣委副書記、縣長辜應強。新華網 劉昌餘 攝
新華網貴陽1月21日電(劉昌餘)“大抓産業、大抓項目、大抓招商,聽完政府工作報告,感觸頗深,催人奮進。”貴州省人大代表,江口縣委副書記、縣長辜應強1月20日在2025年貴州省兩會上接受採訪時&&,江口縣將積極探索“兩山”轉化新路徑,深化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改革,讓生態價值源源不斷地轉化為經濟價值。

游客在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太平鎮雲舍村踏青游玩。新華社發(李鶴 攝)
江口縣位於世界自然遺産地梵凈山腳下,森林覆蓋率高達77%,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9.5%以上,素有“中國天然氧吧”“空氣罐頭”美譽,是全國生態綜合補償試點、省級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和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發展試點。立足生態這個最大的優勢,江口縣着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發展優勢,加快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圖為江口縣委副書記、縣長辜應強(左二)實地調研。新華網發(江口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辜應強介紹,近年來,在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上,江口縣積極踐行生態文明理念,成立了生態産品價值實現交易中心,創新推出“梵凈生態賬戶”,打通生態、金融、經濟之間的“轉換器”,充分發揮綠色金融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截至目前,江口縣已建立“梵凈生態賬戶”10471個,授信金額達4.99億元,投放資金4.7億元,降低基本利息370萬元,讓老百姓實實在在得到了實惠。

農民在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官和鄉官和村鐵皮石斛基地采收鐵皮石斛。新華社發(梁文 攝)
“我們將在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改革上進行重點突破,探索權益性生態産品市場化交易,深化公共性生態産品價值化補償,提升經營性生態産品産業化利用。”辜應強説,江口縣將力爭在2025年打通一批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改革路徑,並採取清單化、項目化來推動,發展一批綠色生態産業,培育一批綠色生態企業,推出一批綠色生態産品,持續拓寬“兩山”轉化路徑。

村民在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桃映鎮甕會村黃金芽茶葉種植基地採茶。新華社發(邰春 攝)
辜應強&&,圍繞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江口縣統籌發展與保護,以産業發展為突破口,初步構建起了“134”現代産業體系,即把旅游為縣域經濟主導産業,以食品、飲品、藥品為工業主導産業“三品”,大力發展抹茶、林下中藥材、蛋雞、冷水魚四個農業特色優勢産業。目前,江口縣年産抹茶超1200噸,綜合産值3.5億元,抹茶産品銷往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輻射帶動近2萬茶農增收。

在貴州省江口縣寨沙侗寨,演員和村民在村旁的小河邊排練民族歌舞。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在生態旅游方面,圍繞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江口縣以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和國內一流康養度假目的地為抓手,全力推進太平河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魚糧溪國際生態休閒旅游度假區建設,大力實施百萬師生暢游梵凈山、百所高校結緣梵凈山、百場活動助力梵凈山“三百”工程,加快旅游文創産品開發推廣,持續推動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

圖為江口縣生態價值實現一張圖。
辜應強介紹,下一步,江口縣將積極拓寬生態産品實現機制通道、應用場景、應用範圍,通過“梵凈生態賬戶”、“活立木”交易、生態産品開發及交易等平台建設,全力推動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與綠色金融創新相結合,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