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人民有種植油茶的習慣,油茶産業不僅為當地群眾提供了增收致富的新途徑,也成為全州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産業。目前,黔東南州油茶種植規模位居全省第一,基本形成種苗繁育、油茶栽培、産品加工、品牌營銷全産業鏈發展格局。”在省兩會期間,省人大代表、天柱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彭子培接受記者的採訪時&&,油茶産業不僅為黔東南州當地群眾提供了增收致富的新途徑,還成為了全州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産業。

彭子培(右)慰問優秀專家人才
黔東南人民素有種植油茶的傳統,這一得天獨厚的條件使得油茶産業在當地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黔東南州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將油茶産業作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通過高位推動、全産業鏈布局及創新驅動,黔東南州油茶産業實現了快速發展,種植規模已位居全省第一。
目前,黔東南州有油茶發展縣12個,其中黎平、天柱、錦屏、從江、榕江、岑鞏、三穗、黃平8縣被列為國家級油茶生産重點縣。“錦屏茶油”“天柱茶油”和“黎平山茶油”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産品認證。截至2024年底,全州油茶累計種植面積180余萬畝,茶籽産量5.41萬噸,油茶産業總産值達32.82億元。

天柱縣白市鎮中家山油茶基地
作為黔東南州油茶産業發展的重點縣,天柱縣在油茶産業方面更是取得了顯著成果。“我們從種苗繁育、油茶栽培,到産品加工、品牌營銷,每一個環節都得到了充分的重視和投入。這不僅確保了油茶産業的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還帶動了相關産業的協同發展,形成了良好的産業生態。”據彭子培介紹,天柱縣通過創新主體培育、強化要素支撐和扶持創建品牌等措施,全力推動油茶産業發展。
經過多年努力,天柱全縣引進培育油茶種植企業17家、專業合作社66家,成立油茶産業行業協會;建成千畝油茶高産示範基地8個,千畝油茶産業示範村33個,萬畝油茶産業示範村1個。推廣“龍頭企業+基地+農戶”“平台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家庭林場”等發展模式,創新“加工企業+金融+基地”發展新模式,形成龍頭企業帶動、千家萬戶聯動的發展合力。
天柱縣先後榮獲“全國油茶發展重點縣”“全國油茶科技示範基地縣”“全國油茶標準化示範區”等稱號。自主成果獲技術發明專利3項,省級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天柱茶油”獲國家農産品地理標誌産品認證。截至目前,全縣油茶總面積達43萬畝,投産30萬畝。2024年,茶籽産量1.52噸,綜合産值5.48億元,覆蓋4.73萬戶17.5萬人。2024年,貴州省永興科技有限公司加工的茶油産品成功出口東南亞2個國家,完成交易額251萬美元。

村民在晾曬油茶
油茶變“黃金”,繪就新圖景。“我們將多渠道提升全縣油茶加工産能和儲存能力,將油茶産業培育成為富民強縣、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特色支柱産業,為當地農民提供更多增收致富的機。”彭子培説,天柱縣將堅決按照省、州統一部署,堅持“一區兩帶三園”産業發展定位,繼續在提高用地要素保障、促進産業提質增效、提升加工倉儲能力、打造區域公共品牌、提升系列産品研發水平等方面持續發力,創新“企業+金融+保險+基地”發展模式,加快培育林業新質生産力。(余天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