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融”導向 創造“新”示範
——黔西南州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高質量發展
2024年12月24日,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政府新聞辦專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黔西南州始終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和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突出“融”導向、創造“新”示範,感恩奮進、加油前行,全面推進黔西南州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高質量發展。
該州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納入黨的建設和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納入政治考察、巡視巡察、政績考核。堅持把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作為“一把手”工程高位推動,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全州專項工作考核統籌謀劃、整體推進。該州&&《關於鞏固和深化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成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進一步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民族工作的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實現了民族工作的多力量投入、多元素集成、多亮點聚合。
黔西南州堅持把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主義教育相結合,加強幹部教育、黨員教育、國民教育和社會宣傳教育,充分運用“報、網、端、微、屏”等多元載體和文藝演出、演講比賽、知識問答等形式,常態化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工作。2024年,興義市灑金街道栗坪社區黨支部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興仁市鯉魚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田錦華及貴州布依垚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利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加大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培訓基地、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加強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支持民族文化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盤江魂》抒情長詩獲第十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該州組隊參加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獲一等獎1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2個。
“全州上下始終堅持把發展作為解決民族地區一切問題的‘總鑰匙’,賦予所有改革發展以‘三個意義’。”黔西南州民宗委副主任潘偉&&,黔西南州聚焦“四優四強”謀發展,充分發揮能礦資源優勢,不斷做大做強工業經濟;充分發揮名優特産優勢,大力推動農業現代化;利用生態氣候資源和文化資源優勢,推進旅游業“井噴式”發展;立足“三省通衢”良好區位,大力實施“強中心城區”行動,加快推進以人為核心、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加強少數民族發展任務資金項目管理,支持民族傳統手工業傳承發展示範項目建設,加大民貿民品企業貸款貼息力度,2024年爭取上級少數民族發展任務資金7175.99萬元,同比增長5.4%,新增民貿企業25家,民貿民品企業貸款貼息資金比上年增長24.59%。建立推動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調度機制,推進中央、省級支持民族地區的優惠政策落實,召開黔西南州懇請解決事項會商會,解決民族地區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該州深入實施“三項計劃”,有效推進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舉辦以“綠茵逐夢·加油少年”為主題的中西部地區青少年足球邀請賽,重點打造“童心共繪同心圓”品牌,積極推進各族青少年深入交流;以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為重點,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紅石榴家園”示範社區;打造8個城市民族工作試點,興義市灑金街道栗坪社區“打造‘互嵌’新社區,建設幸福新家園”典型案例入選國家民委《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典型案例》,貞豐縣豐茂街道珉城社區獲省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互嵌式示範社區命名。該州有序推進旅游促“三交”七項行動,在旅游景區和歷史文化街區全方位嵌入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2024年積極打造興義市萬峰林、安龍加油文化公園等一批“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示範試點。
黔西南州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大力實施“和諧穩州”戰略,堅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務,不斷完善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納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自治條例》、黔西南州人大常委會民族區域自治“一法兩規定”執法檢查內容,保障各族群眾合法權益。結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求,按照增進共同性、突出區域化和精準性及時調整完善民族政策法規。以“黔進先鋒·貴在行動”為載體,圍繞基層基礎“強雙基”,增強民族地區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做好公共服務供給。用好“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黨小組+網格員+聯戶長”基層治理機制,促進各族群眾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
2018年12月,黔西南州被國家民委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州”。五年來,黔西南州聚焦主題主線,高位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工作,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7+N進”活動,強化示範點和基地建設,抓好示範單位創建申報工作。2019年來,獲表彰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6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4個、模範個人5名。
潘偉&&,黔西南州將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各方面,推動“示範州”向“模範州”邁進,促進全州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黔西南實踐新篇章貢獻力量。(杜再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