壩陵河大橋是世界首座山區峽谷千米級跨徑橋梁,橫跨壩陵河峽谷,連接東西兩岸,周邊分佈着壯美的黃果樹大瀑布、神秘的紅崖天書、奇特的滴水灘瀑布等自然奇觀。
位於壩凌河大橋下的吳洪祥便利店。
近年來,當地政府圍繞壩陵河大橋,做好“橋旅融合”文章,吸引了大量游客觀光打卡。
白水鎮烏拉村坐落於壩陵河峽谷畔,位於大橋一端正下方的 一家便利店格外引人注目,在店裏便能俯瞰峽谷中蜿蜒的水道縱橫交織,遠眺遙遙青山與壩陵河大橋相得益彰。
“我從小就在壩陵河周邊長大,這些年一直努力跟着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便利店店主吳洪祥説到。2005年,他開始建設自己的房子,巧的是,房子跟壩陵河大橋同時動工、同步施工,房子建好後開起了一家便利店,開始了自己的經營之路。
吳洪祥的店舖緊挨公路,是很多游客進出周邊景區的必經之地。因此,從一開始,吳洪祥就瞅準了機會,要做好游客生意。
“剛開始時沒有什麼經驗,就按照自己的理解把各種貨物都上了一些,店面也不大,環境一般。好在周邊就我一家店,生意勉強過得去。”據吳洪祥回憶。
2009年,壩陵河大橋建成通車。依託大橋,當地政府策劃了高橋極限運動、研學等具有影響力的活動,到關嶺游玩的人越來越多,物品需求越來越多樣,小店進行“升級”迫在眉睫。
吳洪祥為周邊村民代收快遞。
關嶺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走訪市場了解情況後,主動擔當作為,上門提供幫助。
一方面,組織客服員多次到店教授開口推介、陳列擺放等營銷技巧,慢慢地,小店分區清晰了、環境整潔了、經營規範了、盈利提升了……吳洪祥更加認識到終端形象建設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根據吳洪祥積極提出加入“黔彩”合作終端的申請,以“沿着國道建終端,沿着旅游找市場”策略為抓手,根據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因地制宜制定終端建設方案,繼續對店面進行升級改造,推動經營方式改變。
近年來,吳洪祥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更好地服務周邊、增強店舖經營能力上,探索經營新模式。他將店內裝飾增加當地旅游元素及吉祥物標誌,塑造良好形象;開通了快遞驛站,為周邊村民提供快遞收發等便民服務;把握當地政府計劃引入更多民宿的契機,與附近營業的幾家“網紅”民宿建立良好合作關係,為其提供日常必需品,穩定長期貨源,逐步增加知名度。
除此之外,吳洪祥的妻子曹榮秀在門口支起小吃攤,製作的各類特色小吃也深受游客歡迎,增加了不少收入。“他一天天忙得很,除了守店,還去給游客們‘兼職’導游,那我也不能閒着,得幹點自己的事業。”曹榮秀笑呵呵地説。
貴州推出“森林康養”的綠色名片後,夫妻倆一合計,打算把二樓三樓改成民宿,專供來避暑的游客長租。
閒暇時,夫妻倆很喜歡搬出小凳子,坐在店門口看風景,峽谷、青山;橋梁、雲霧;小店,生活……這一切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他們的專屬樂章。(文/圖 蘇小婷 趙勇 宦劍屏)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