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至13日,記者跟隨貴州省委網信辦主辦的“向新黔行·內陸開放高地”網上主題宣傳(貴州行)活動,深入貴安新區、遵義市、貴陽市的綜合保稅區,探訪綜合保稅區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和外貿增長方面的做法和成效。
圖為位於貴安綜合保稅區內的一家液晶屏幕生産企業車間。瞿宏倫 攝
綜合保稅區是貴州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的重要&&。目前,貴州有貴安、遵義、貴陽3個綜合保稅區,其不僅為貴州提供了與國際接軌的貿易環境,還吸引了眾多海內外企業入駐,推動了當地經濟的多元化發展。
在3個綜合保稅區內,記者看到了眾多企業的繁忙景象,這些企業涵蓋了裝備製造、二手車出口貿易等多個領域,綜合保稅區內的基礎設施完善,物流運輸便捷,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貴安綜合保稅區是貴州省第二個綜合保稅區。記者了解到,貴安綜合保稅區聚焦貴州“雙循環”的重要樞紐、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的重要支撐、面向大灣區和東盟的要素資源集散中心的定位,全方位整合通道資源,不斷釋放“通道+外經貿+産業”聯動效應。目前,貴安綜合保稅區已建設形成“2向3線”的公路物流卡班運輸網絡體系。
截至2024年10月底,黔粵物流通道總承接整車運輸357車次,零擔運輸171票,累計運輸貨物約5664噸。其中,“經珠港飛”物流通道完成整車運輸36車次,零擔運輸20票,累計運輸貨物約605噸。東南亞跨境物流通道從越南進口水果15車,約321噸;向越南出口農産品31車,約1085噸。
2024年1月至10月,貴安綜合保稅區完成外貿進出口額105.31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圍網內完成77.4億元,規模在3家綜合保稅區中排名第一。
圖為位於遵義綜合保稅區內的一家跨境商品線下體驗店。瞿宏倫 攝
遵義綜合保稅區則充分發揮對外開放&&作用,持續做大加工貿易産業集群,全力推動白酒、茶葉、辣椒等農特産品出口,加快推進網購保稅進口業務常態化運營,持續豐富園區業態。
截至10月30日,遵義綜合保稅區實際開展外貿業務企業26家,完成進出口額44.14億元。其中,進口17.09億元;出口27.05億元。
貴陽綜合保稅區是貴州省“1+9”國家級開放創新&&之一,實行“進口保稅、入區退稅、交易免稅、選擇性徵稅”等海關監管政策。其市場主體達2703戶,進出口貿易覆蓋美國、德國、泰國、巴西、俄羅斯以及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貴陽綜合保稅區錨定打造服務貴州全省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功能區和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先行區目標,着力拓通道、優功能、強&&、揚優勢,構建“貿易+産業+物流”的發展路徑。
2024年1月至10月,貴陽綜合保稅區外貿進出口總額112.4億元,佔貴陽市比重31.17%,全年預計194.8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103萬美元,全年預計1725萬美元,對外開放“橋頭堡”“主引擎”作用日益凸顯。
貴安綜合保稅區相關負責人&&,企業在綜合保稅區可以享受到稅收優惠、簡化的海關手續等便利條件,這為貴州進一步融入全球經濟體系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綜合保稅區的建設和發展也帶動了周邊地區的産業升級和基礎設施建設,為貴州的開放型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記者 瞿宏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