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貴安:“高效辦成一件事” 退休群眾心意暖-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信息展播>>正文

貴陽貴安:“高效辦成一件事” 退休群眾心意暖

2024-12-12 17:38:55  來源:貴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日前,貴陽市社保中心工作人員來到恒力(貴州)編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開展社保宣傳活動。大家除就企業關心的繳費基數申報、工傷保險費率等問題進行詳細解答外,還針對退休前後社保主動服務的措施逐條進行詳盡的耐心介紹、解讀。解説人員專業細緻,聽者連連點頭,交流氣氛熱烈。這是該中心今年以來“高效辦成一件事”系列活動的一個場景。

  “貴陽市社保中心以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為引領,不斷優化社保服務舉措,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便捷、省事、省心的社保服務,提升便民利企質效,全面提高貴陽貴安社保服務水平。”貴陽市社保中心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定科副科長孫澤斌説:“社保中心始終把退休人員需求作為重點工作,簡化一系列流程、提供全方面服務,包括無感認證、出門即辦、精準&&等措施,讓他們在退休路上無後顧之憂……”

  數據賦能 讓數據“多跑路”

  “提前通過走訪企業等方式,梳理企業退休人員情況,讓數據信息‘提前跑’,為即將退休人員精準提供服務,讓他們退休後順利享受養老待遇。”孫澤斌説。

  貴陽市社保中心採用與企業座談交流等方式,了解企業臨近退休人員情況,甄選研判退休人員較多的企業並形成預審名單,逐步推開退休預審試點工作。通過對參保企業臨近退休人員數據的提前採集和梳理,進行數據分析,對退休預審工作做出準確充分準備。

  據統計,2023年12月,貴陽市社保中心通過採集全市2024年擬退休人員數據,將退休人員較多的貴州輪胎廠、貴陽公交公司、貴陽捲煙廠等15家國有企業納入預審上門服務企業。並實行社保上門“分類跑”,如針對友誼集團等退休人數在30人以下的單位,全年上門一次完成審核。針對三聯乳業等退休人數在30人以上60人以下的單位,全年上門兩次完成審核。針對礦山機器廠(詹陽)等超過90人的單位,每季度上門完成審核。針對貴州輪胎廠等超過200人的單位,每兩月一次上門完成預審。

  據悉,貴陽市社保中心會在安排的時間節點,提前對接,主動入企開展退休預審工作。在預審過程中,詳細記錄和分析判斷難點堵點問題,進行總結歸納後形成問題清單,為下一步退休預審服務全面鋪開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經驗。

  上門預審 讓群眾“少跑腿”

  貴州輪胎廠經辦人夏海回憶,由於特殊工種多,以前沒有預審的時候,月初就要送特殊工種資料,中間還要不斷補充工資冊,遇到轉移和繳費問題還要帶上職工一起跑。作為經辦人,每個月一半時間都在跑社保。要辦理職工退休業務,要一二個月時間。

  “如今,所有問題都在上門時現場處理,事後電話&&,月底去社保中心交相關資料,退休業務就辦完了。”夏海説,很多退休職工還沒接到通知,廠裏就把退休業務辦理好了。

  過去辦理退休業務主要採取預約制。企業預約每天上下午各20個號,預約完後現場遞交資料並審核。對靈活就業人員,採取即到即辦。這種辦理方式往往導致人員扎堆辦理業務。如遇檔案存在問題、排隊時間久等情況,還容易引起矛盾。

  “社保中心會根據行業特點和臨退人員規模,分類施策制定‘個性化’預審資料清單,選派業務骨幹按計劃開展企業職工退休檔案提前審核工作。在預審時對出生年齡、參工時間、初參時間、繳費年限、欠費補繳等所存在的難點問題早發現、早告知、早補正。”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定科工作人員陶穎説,通過提前理清、完善、補正擬退休人員的檔案資料和社保信息,確保預審企業臨退參保人員“到齡即退”,待遇“退休即領”。

  自實行上門預審工作以來,貴陽市社保中心共完成企業臨退參保人員檔案上門預審31次,覆蓋貴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15家,預審人數812人。

  “下一步,我們將查缺補漏,不斷優化完善上門服務工作。逐步擴大服務範圍,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用心用力用情做好退休前後的服務工作,增加群眾滿意度。”陶穎説。

  服務升級 讓群眾輕鬆辦

  “沒想到現在做資格認證這麼方便,家門口銀行就可以辦理。”80歲的烏當區羊昌鎮羊昌村村民彭洪芬高興地説。

  貴陽市社保中心積極推進“社銀一體化”工作,結合“十五分鐘便民生活服務圈”拓寬服務半徑,將社保經辦服務延伸到貴陽貴安148個鄉鎮(街道),70余項高頻率社保業務可在600余個合作銀行網點辦理。實現個人權益記錄查詢打印、資格認證等業務就近辦理。

  不僅如此,貴陽市社保中心還打出“組合拳”,為退休人員提供貼心服務。

  加強與醫保、民政、公安、衛健等部門數據比對,實現社會保險待遇享受人員數據比對無感辦。今年以來,為近50萬享受社保待遇人員,通過數據共享比對方式完成“無感認證”,讓群眾體驗“有感幸福”; 針對即將到期未能獲取數據共享信息待遇享受人員,點對點發送16.28萬餘人次短信,溫馨提醒待遇人員在手機上通過“貴州人社”“掌上12333”或App刷臉認證掌上辦,人臉識別等渠道,使近60萬人次獲得便捷服務。對不能操作手機的人群,可到就近社保機構、政務服務窗口、“社銀一體化”銀行等完成線下認證;針對高齡、患精神疾病等特殊人群,通過數據分析、精準比對,採取電話通知、家屬協助、上門服務等方式,為待遇人員全員完成資格認證。

  “我們根據待遇享受人實際居住地址,按屬地原則,數據分析待遇人以往的認證方式,建立了貴陽貴安高齡、行動不便等特殊人群動態管理&賬,充分依託鄉鎮(街道)、村(社區)力量,為2540名工作人員開通‘社管助手’上門服務認證功能。工作人員利用舉辦社區文娛活動、安全巡查、走訪慰問等時機,宣傳認證流程,幫助待遇人完成認證,特別是對不能通過人臉識別完成認證的待遇人員,工作人員可現場採集認證的印證資料,實時通過手機上傳完成認證。認證窗口前移服務進家,減少了以往基層工作人員採集認證資料後,再到業務經辦窗口為待遇人員辦理認證的工作流程,切實落實好為基層減負政策舉措。”社會化管理科副科長萬本祥説。截至目前,貴陽貴安有4690名享受社保待遇人員納入了特殊人群動態管理服務台賬,為1804名不能進行人臉識別待遇人員完成上門服務認證,對100余名百歲老人進行了上門慰問和認證服務。另外還通過進養老院、福利院主動上門認證方式,提供社保服務。

  在全國開展“社保服務進萬家”活動期間,貴陽市社保中心在社保服務大廳設置“榮休”背景墻,邀約退休人員拍照打卡,並送上精美小禮物等暖心服務方式,提升退休人員的幸福感和社會獲得感。(劉光洪 丁寧 羅勁)

[責任編輯:李濤濤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