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庭審規範有序,讓我們切身感受到了司法公正。”
“庭審對證據的嚴格要求提醒我們,只有規範執法,才能從源頭減少行政糾紛。”
“庭審就像一面鏡子,讓行政機關直面自身行為中的不足。”
…………
12月2日,根據2024年貴州省“憲法宣傳周”的統一部署,省法院、省司法廳、貴陽中院及白雲區法院聯合組織開展旁聽庭審活動,邀請91家省直黨政機關、群團組織、事業單位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國資、民營企業代表到場旁聽一起工傷認定糾紛案庭審。
此次公開審理的案件中,宋某某在清鎮市某食品商行庫房配貨時,不慎從1.5米高的貨架上摔下導致右腳受傷,經醫院出具《疾病證明書》診斷為右髕骨骨折。後宋某某因確認勞動關係與該食品商行庫發生爭議,經清鎮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確認第三人與申請人自2023年1月31日至2023年8月8日存在勞動關係。2024年3月28日,宋某某向貴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市人社局依法向該食品商行下達舉證通知書,公司在時限內未提交證據證明。
結合仲裁裁決書、受傷圖片及證人筆錄,市人社局認為,宋某某受到的事故傷害,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一)項之規定,屬於認定(或視同)工傷範圍,認定宋某某所受傷害屬於工傷。清鎮市某食品商行不服,向貴陽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貴陽市人民政府作出決定維持被告貴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作出的《認定工傷決定書》。清鎮市某食品商行不服,遂向白雲區法院訴請撤銷貴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作出的《認定工傷決定書》及貴陽市人民政府作出的《行政復議決定書》。
庭審中,審判長嚴格按照行政訴訟程序引導各方當事人圍繞被訴行政行為的職權、事實、程序、適用法律和合理性等問題進行舉證、質證,並充分發表辯論意見,整個庭審過程規範、重點突出、秩序井然。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並對被訴行政行為事實和法律問題發表意見。各方當事人在審判長的主持下,圍繞勞動關係、因工作原因受傷等要件進行充分辯論,整個庭審邏輯清晰,觀點明確。因原告訴請與在案證據相悖,綜合全案證據,法院當庭判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旁聽人員在全流程的庭審中親身感受了司法的公開透明,也對法治思維有了更深刻的體會。“整個庭審規範有序,讓我們切身感受到了司法公正。”省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法律事務部部長倪斌説:“這對我們企業履行市場主體責任、遵守法律規則有着重要的 啟發。”
此次庭審不僅是一場法治教育課,更成為行政機關提升執法質量的鏡子。省市場監管局法規處副處長張壽文&&:“庭審對證據的嚴格要求提醒我們,行政執法必須注重證據收集和固定。只有規範執法,才能從源頭減少行政糾紛,進一步推動法治貴州的建設。”
省水利廳政策法規處處長鄒永強同樣深有感觸。他認為,旁聽庭審讓國家工作人員更加直觀地認識到依法行政的重要性,“作為國家工作人員,我們將不斷提升法律素養和法律意識,增強依法行政和依法履職的能力和水平”。
庭審結束後,白雲區法院行政審判庭庭長李妤&&:“庭審就像一面鏡子,讓行政機關直面自身行為中的不足,進而有針對性地改進自己的工作,提高執法的質量和水平。”
“這不僅增強了民眾對行政機關的信任,也將助力法治政府的建設。”李妤説。
活動中,同步向旁聽人員發放了“三個規定”宣傳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