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一位老人安享幸福晚年
——我省持續推進多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今年10月是全國第十五個“敬老月”,貴州各地開展尊老敬老、愛老護老活動,廣場舞、健步走、歌咏賽、志願服務……讓老人們充分感受到老有所樂、老有所養、老有所為。
在貴州,尊老敬老、愛老護老的行動,遠不止在“敬老月”。近年來,我省聚焦老年人所需所盼,不斷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優化養老服務供給、拓展養老服務覆蓋面、提升養老服務品質,多元化養老服務體系愈加健全完善,讓老有所養觸手可及。
多元模式 農村養老溫暖人心
10月15日上午,遵義市正安縣安場鎮敬老院裏,10余位頭髮花白的老人坐在椅子上悠閒地看著電視。“我到敬老院兩年多了,得到了更全面的照顧。日常生活也比較豐富,過得很舒心。”老人朱開憲對記者説。
安場鎮敬老院共有床位100個,居住着36位老人。平日裏,除了各類娛樂活動,老人們還與工作人員一起在院內種植蔬菜。大家翻土、撒種、灌溉、施肥,享受着悠閒的農耕之樂。
臨近中午,銅仁市思南縣許家壩鎮萬塘村的“長者食堂”熱鬧起來,老人們陸續來到院裏圍桌而坐,等待即將出鍋的午餐。
“這裡有三菜一湯,講究營養搭配,對年紀大的人來説很貼心。”村民田茂娥高興地説。
關注農村養老,共築幸福晚年。2023年,貴州發布《貴州省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加快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打造鄉鎮標準化區域養老服務中心,提供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利用現有閒置集體房産、農村敬老院、閒置鄉村校舍等設施,打造村級農村互助幸福院,開展農村互助養老和老年人精神文化活動。到2025年,鄉鎮標準化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建有率不低於60%,建成100個設施配套完善、管理規範的農村互助養老示範點。
圍繞建成農村縣級中心敬老院——鄉鎮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農村幸福院三級養老服務網絡目標,貴州積極探索養老服務中心、農村敬老院、農村互助幸福院、農村長者食堂等多元化養老模式,讓農村老人樂享晚年生活。
精准保障 兜底養老施行有效
“最近身體怎麼樣?天涼了,您要注意加衣服,在飲食上也要注意,有困難就&&社區。”近日,黔東南州從江縣丙梅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探訪轄區困難老人,了解老人近期生活以及身體情況,叮囑用水、用電、用氣安全。
工作人員的關切詢問,讓老人倍感欣慰。“感謝社區的照顧,謝謝你們經常來看望,我很開心。”俞家灣社區的梁奶奶説。
隨着老齡人口增多,老年人居家養老安全風險,尤其是特殊困難老年人安全風險增加。2023年,貴州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的實施方案》,進一步強化養老服務兜底線、保基本的服務功能,幫助解決居家養老困難,預防和減少老年人居家養老安全風險,紮實推進基本養老服務。
通過開展摸底排查,貴州建立探訪關愛服務工作&賬,摸清各類特殊困難老年人數量和基本情況,分類提供基本養老服務,提升獨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殘、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日常生活安全指數,強化養老服務兜底線、保基本的服務功能。
截至2023年底,貴州累計實施2.3萬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居家適老化改造;發放老年人高齡津貼6.24億元;全面啟動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共探訪關愛老年人16.4萬人次。
有質有量 機構養老規範運營
“南明區幸福里長照之家”是貴陽市南明區的首個公建民營養老項目,以“醫養融合、全齡全護”、打造高端活力社區為特色,內設多個居住和娛樂區域,配備醫生、康復師、照護師、社工師、健康管理師、營養師等員工75人。
長照之家院辦主任湯鳳鳴介紹,長照之家在護理上按照“醫生、康復師、護理員、社工”四位一體的專業服務模式,提供高齡托養、失能照護、失智照護、術後康復、安寧療護、社區養老、居家養老、旅游旅居等綜合性養老服務,2023年被評為貴州省三星級養老機構。
提供專業化、質量優的養老服務是機構養老的核心任務。2021年以來,我省共投入財政一般預算資金、福彩公益金、世行貸款共計13.05億元,其中用於已建機構提質改造和新建機構裝修配套資金12.38億元,打造形成287個標準化養老機構,共評出四星級養老機構4家、三星級11家、二星級27家、一星級215家。
通過制定《公建民營養老機構運營商遴選指南》,從前期運營成績、團隊的專業化服務能力和品牌宣傳營銷能力、人才隊伍建設、內部管理制度、資質證照等方面明確運營商基本要求,逐步形成“專業化運營商+專業化服務質量標準+專業化日常服務質量監測”的服務質量模式,目前,全省公建民營養老機構床位佔比41.1%。從今年起,每年還將對養老機構服務質量進行日常監測,確保服務品質連續穩定。
養老既是人生大事,也是民生實事。貴州養老服務體系正不斷完善,從農村到城市,從機構到社區,多元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模式讓“養老”變“享老”。隨着養老政策的持續推進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相信未來貴州的養老服務將更加完善,讓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到幸福的晚年生活。(記者 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