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啟幕,文脈相承。9月6日,以“求是求誠、鋤經興邦”為主題的第二屆“沙灘文化”展示季在遵義大劇院拉開了帷幕。舞&上,光影變幻間,一幕幕別具生動的情景演繹、通俗易懂的文化訪談、悠揚深情的詩詞吟誦,引領着每一位觀眾親身踏入“沙灘文化”那段璀璨的歷史長河,近距離感受鄭珍、莫友芝、黎庶昌三位先賢的才情學識、奮鬥精神和家國情懷。
舞&之外,游園尋詩會、“九九重陽曬詩會”、“沙灘文化”發展座談會等系列活動和節目逐步揭開“沙灘文化”精神內核,讓其深厚底蘊與獨特魅力在更廣闊的天地間綻放。
黔北無海,卻有一村名叫“沙灘”。在方圓不到十里的沙灘,清代乾隆以後的100餘年間,人才輩出,著述豐富。以鄭珍、莫友芝、黎庶昌為代表,其文化學術達到全國一流水平。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的“沙灘文化人”活躍於江浙、荊楚,乃至國際舞&,涌現出一批足以影響中國文化、改寫貴州文化史的人物,成為清代中、後期全國知名的文化景象。“沙灘文化”飽含的熱愛祖國、關懷鄉邦的人文精神,待人寬厚、廉正忠貞的意志品質,至今仍熠熠生輝。
位於遵義市新蒲新區新舟鎮沙灘村的鋤經堂,經過修葺後還原了300多前的樣貌,與先前有20多萬卷、西南地區最大的私家藏書樓不同的是,而今的鋤經堂是一座有1萬多冊圖書的公益圖書館。
“鋤經堂從古到今都是免費向公眾開放的。當初的鋤經堂憑着先賢們的教育理念、品格和藏書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文人、學子前來交流、學習;今天的鋤經堂作為寶貴的文化遺産,也吸引着眾多游客與學者駐足觀賞,共同感受跨越時空的文化共鳴。”黎氏第十五代傳人、公益圖書館負責人黎鏡告訴記者,鋤經堂是“沙灘文化”曬詩會、曬書會的盛地,無數先賢在此揮毫潑墨,交流思想,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産。“2016年,曬詩會恢復舉辦,詩歌、文學愛好者們又相聚一堂,把自己的詩歌作品曬出來,不為獎項評比,只為一起討論傳統詩教文化,在濃郁的文化交流氛圍中豐富精神文化生活。”
“沙灘文化”培育和彰顯了求是求誠的優良品格,熔鑄和踐行了鋤經興邦的奮鬥精神。遵義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正以創新的方式全力開展“沙灘文化”傳承與保護,讓古老的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時代光彩。
這些年來,遵義市高度重視“沙灘文化”的保護和傳承,通過聚焦文化內涵提煉、文物保護修繕、文化旅游融合、宣傳推廣發揚等工作,不斷探索“沙灘文化”資源保護傳承與開發利用的新路。
按照“尊重歷史、留住鄉愁、傳承文脈、彰顯特色、努力修舊如舊、修初如初”的原則,遵義市逐步把“沙灘文化”核心區建設成為道法自然、質樸厚重的耕讀文化園。通過引入數字媒體,實現了沙灘文化博物館展示屏與黎庶昌故居VR全景在線導覽,將“沙灘文化”文獻以及黎庶昌生平陳列館的所有展板資料數字化處理,觀眾通過掃碼即可足不出戶線上查閱資料、參觀黎庶昌陳列館。打造了“圍爐煮茶話沙灘”實景小講堂,邀請“沙灘文化”促進會等專家線下講課,錄製短視頻,用通俗易懂的內容傳播“沙灘文化”,通過多種宣傳形式,讓“沙灘文化”深入人心。
在“以文塑旅”方面,以觀古建、品美食、論沙灘為方向,制定“沙灘文化”一日游精品路線,挖掘鄉村特色文化産品、發展壯大文化産業、支持文旅融合發展,注重盤活資源,成功引進沙灘酒旅文化園項目。同時,依託相關體驗活動,開發製作黎庶昌故居書簽、遵義府志冰箱貼、遵義府志文創雪糕等一批“沙灘文化”文創産品,探索“沙灘文化”創新性轉化。
讓“沙灘文化”深度賦能城市發展、鄉村振興,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産業和旅游業融合發展,遵義市對“沙灘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之路仍在繼續,它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豐富的形式,在新時代的征程中綻放光彩。(記者 錢誠 王丹靈 何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