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鍋山羊肉,遵義的地域名菜,肉皮焦黃不發黑,每片都做了整切……”近日,在生態貴椒直播間裏,主播楊洋通過抖音賬號“洋三妹”介紹着産品。“洋三妹”是遵義職業技術學院直播電商産業學院成功孵化賬號的典型案例之一。2022年10月賬號開播,目前已經擁有2.2萬粉絲。
“公司主要靠直播方式銷售回鍋羊肉,90%以上粉絲為穩定客戶。”負責賬號運營的電子商務專業2020屆學生覃坊告訴記者,目前賬號單場直播平均銷售額為1萬元,最高時超4萬元,“今年力爭實現超200萬元的利潤。”
此前,覃坊在直播電商産業學院進行專業課程實訓,隨後入職貴州省遵職直播電商有限公司。今年5月開始,他負責“洋三妹”賬號的運營。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加快構建職普融通、産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
2023年4月,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六部門發布《關於印發貴州省建設培育産教融合型企業工作方案的通知》,經企業自願申報、部門審核、專家評估,貴州省遵職直播電商有限公司等21家公司入選貴州省第四批産教融合型培育企業。
2022年7月,遵義職院與貴州黔航集團公司等企業合作成立遵義直播電商産業學院。貴州省遵職直播電商有限公司是這家産業學院下設的實體運營公司。
遵義職院黨委書記顏永強&&,遵義直播電商産業學院的組建,體現了教育性、職業性、生産性、創新性和開放性的統一。同時,也是培養技能人才,服務鄉村振興的創新舉措。
目前,該産業學院已投入資金500余萬元,共建成直播間12個、多媒體教室2個、理實一體化教室2間、攝影棚2個、中小微企業服務中心1個。
在遵義職院直播電商産業學院,記者看到,醉美遵義、乾淨黔茶、生態貴椒、多彩貴州等12個直播間一字排開,遵義職院學生忙着練習介紹産品,通過實訓提升技能。
教室就是生産一線,老師就是師傅,學生就是徒弟和職員,一個小組就是一個直播團隊。
依託産業導師與校內教師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遵義職院創新構建“12+N”的發展模式,搭建與貴州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産業相匹配的直播間,推動學生畢業與就業的現實連接,培育更多服務鄉村振興的“新農人”。
“突破傳統辦學理念,深化與相關行業企業的合作,並把真實場景、真實業務、真實業績引入課程教學全過程,積極探索公辦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的新路徑。”貴州省遵職直播電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林麗説。
截至目前,遵義直播電商産業學院依託自身師資力量開發院內專業課程3門,培養學生720余名,接收學生實訓1200餘人次;開發社會化培訓課程6門,開設12期《全能實操訓練營》,孵化學員2000余名。
遵義職院市場營銷專業2023屆畢業生楊發波説:“在産業學院實習和工作這段經歷,為我打開了電商直播大門。我的第一次直播是推薦貴州飛龍湖國家濕地公園景區,3天直播銷售額達11萬元。因為表現優異,我獲得了提前轉正的機會,並成了旅游板塊的負責人。”
目前,楊發波主要負責海南公司在小紅書、快手、抖音、微信視頻號等自媒體&&上短視頻的策劃和運營,一個多月的營業額已超10萬元。
據悉,遵義直播電商産業學院已與120余家企業開展合作,成為抖音集團全國9個數字技能學習中心之一、阿里巴巴直播電商課程實訓基地、遵義市跨境電商培訓中心等。
李林麗&&,該産業學院將聚焦産教融合,推動遵義職院教師深度融入校企合作,根據企業需求和辦學發展共建課程,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直播電商創新創業能力和水平。(記者 潘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