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8月15日電(記者楊欣)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郎德鎮也改村的告示墻上公示着村裏的村規民約,最後一條“嚴禁捕殺鳥類等野生動物”字跡嶄新,明顯是最近增加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村裏來的新朋友——蒼鷺。
也改村村委會門前的山上,茂密的樹林間不時傳來陣陣鳥啼。記者通過無人機鏡頭看到,灰色的鳥巢像雨點般灑落在樹頂,大約有十幾個。鳥巢內,毛色青灰、頭頸細長的蒼鷺或半臥休息,或張翅舒展,看到無人機飛來,幾隻蒼鷺對着鏡頭伸長脖子。
“大概兩年前,大家發現村裏來了‘新朋友’,也沒去打擾它們。時間長了,居然越來越多。今年用無人機飛上去一看,都有上百隻了。”村民潘建華説。
村裏來了蒼鷺之後,村裏的老人們開始唱起了歌:“蒼鷺從南方飛來,翱翔在高高的藍天之上,翱翔在淺淺的白雲之間;飛越崇山峻嶺,飛越大江大河;到我寨的松林上築巢安家……”“這些老人以前肯定見過蒼鷺,才會將這些歌流傳下來。”也改村黨支部書記文志輝説。
村民文明連今年八十歲了,他告訴記者,蒼鷺是老朋友了。年輕的時候,經常能看見蒼鷺。那個時候也是成群結隊地來,但是後來就越來越少。
雷山縣林長制工作服務中心主任趙巧雲告訴記者,蒼鷺對生活環境要求較高。通常情況下,蒼鷺棲息的地方不僅要水質好、空氣好,食物也要豐富。“由於亂砍濫伐,也改村的生態環境曾經一度遭到破壞,蒼鷺也就離開了這裡。”趙巧雲説。
多年來,雷山縣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以林長制為重要抓手,嚴禁亂砍濫伐,強化各項工作措施,全力守護生態平衡。“目前也改村有4名村級林長,5名生態護林員,建立了網格化管理體系,定期開展巡查。”趙巧雲説,蒼鷺的回歸,是也改村生態得以恢復的見證。
離開也改村時,恰好到了蒼鷺的覓食時間,數十隻蒼鷺在青山間盤旋翱翔,老人們在村頭又唱起了那首歌,古寨裏煥發出別樣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