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餘名河湖長共交水清岸綠新答卷-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2萬餘名河湖長共交水清岸綠新答卷

2024-08-14 09:17:34  來源:貴州日報

  8月暑期,自然生態優美的遵義市播州區烏江渡景區遊船穿行,由峰叢、怪石、飛瀑形成的烏江沿岸七峽六十景吸引八方游客前來游玩。貴州2萬餘名五級河湖長落實各項任務,共同推進美麗幸福河湖建設工作。今年6月,烏江(遵義段)等11條(個)河湖水庫入選2024年貴州省美麗幸福河湖。

  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是促進河湖治理保護的重大制度創新,是維護河湖健康生命,保障國家水安全的重要制度保障。貴州高度重視河湖長制工作,在全國率先推進五級河湖長制,創新設置四級“雙總河長”和“四大班子人人當河長”,探索互派河長、流域河長等工作機制。率先將河湖長制寫入地方性法規,先後&&6部地方涉水法規。全省4697條(個)河湖共落實五級河湖長22755名。

  去年8月14日,《關於建設美麗幸福河湖的令》(貴州省總河湖長令第6號)發布,由省生態環境廳、水利廳聯合開展省級美麗幸福河湖評定。截至目前,已評定貴陽市南明河、紅楓湖、遵義市赤水河等14條(個)美麗幸福河湖,完成417條河流的健康評價及結果分析,為建設美麗幸福河湖提供了有力支撐。

  今年3月召開的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強調,發揮比較優勢推進大數據、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改革,聚焦戰略重點推進“富礦精開”、能源、水利等領域改革。4月,貴州發布了《關於縱深推進河湖庫“清四亂”常態化規範化的令》(貴州省總河湖長令第7號),要求全省各地發揮河湖長製作用,縱深推進清理河道、湖泊、水庫等範圍內亂佔、亂採、亂堆、亂建等“四亂”現象,牢牢守住生態保護底線。

  我省已連續7年開展“生態日”大巡河活動,推進河湖長巡河地點由“岸下巡河”向“岸上截污”延伸,去年大巡河期間發現並解決河湖問題超1萬個。

  與此同時,我省探索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取得重要進展。省政府辦公廳印發《貴州省赤水河等八大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辦法》,今年1月起,啟動新一輪八大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開啟了我國省內流域上下游生態補償的“貴州模式”,貴州因此成為全國首個實行水質、水量雙補償的省份。

  今年上半年,全省119個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98.3%;23個出境斷面水質優良率持續保持100%;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持續保持100%,全省水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

  貴州省水利廳河湖長制工作處相關負責人&&,將持續把美麗幸福河湖建設作為河湖長制的重要工作任務予以部署,並積極爭取資金補助。市、縣統籌河湖治理、生態修復、環境保護、污水治理、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振興等方面的項目和資金,為深化貴州河湖長制工作作出新貢獻。(記者 張弘弢)

[責任編輯:王雪松 鄧嫻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