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下午,“2024桐梓‘村晚’——黔渝一家親”在遵義市桐梓縣九壩鎮山堡村舉行。自6月22日,2024年“我要辦村晚·夏季大聯歡”暨全國夏季村晚示範點專場活動在山堡村開展以來,桐梓“村晚”就在這裡天天上演,活動將持續到8月31日。從2006年開始,桐梓縣利用毗鄰重慶的區位特點和涼爽的氣候優勢發展鄉村旅游。每年大量來自重慶、成都等地的“候鳥”游客來此避暑旅居,由游客和村民共同推動産生了消夏晚會,這也是桐梓“村晚”的前身。政府積極搭&,群眾廣泛參與,消夏晚會逐漸成為了定期舉辦的桐梓“村晚”。隨着“村晚”出圈,桐梓“村晚”成為黔渝文化交流的重要&&,為“黔渝一家親”注入了新的動能。8月9日,桐梓“村晚”的活動主題直接定名為“黔渝一家親”,亦是證明了出圈後的桐梓“村晚”在多維度上實現深化和拓展。
一家親,展示與交流
“人人演村晚、行行做村晚”。在桐梓“村晚”的舞&上,沒有專業的演員和觀眾之分,沒有年齡與性別的限制,只要你願意,就可以成為舞&上的主角。每個人都是參與者、創造者。從白髮蒼蒼的老人到天真爛漫的孩童,從勤勞樸實的農民到多才多藝的工匠,他們都用自己的方式詮釋着鄉村的文化和精神。無論是農民、工匠、教師,還是其他各行各業的人們,都積極參與到“村晚”的籌備和組織工作中來。他們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和創造力,為“村晚”的策劃、宣傳、佈置、演出等各個環節貢獻自己的力量。正是在這樣的理念下,大量兩地優秀的節目在舞&上得以呈現。
觀眾在欣賞節目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兩地地域文化的獨特魅力。黔北本土特色節目中,《黔北矮人舞》傳遞了濃厚的地域文化氣息;《獅溪高腔大山歌》作為貴州省非遺項目,其蒼涼豪放的歌聲讓外地游客回味良久;《跟我游桐梓》等歌伴舞節目,通過歌聲與舞蹈的結合,讓觀眾領略了桐梓的風土人情。重慶地區節目中,萬盛區帶來的非遺項目《金橋吹打》,以其獨特的演奏方式和激昂的旋律贏得了觀眾的喜愛;綦江區的川劇搖滾《綦江故事》,將傳統川劇元素與現代搖滾樂相結合,呈現出新穎獨特的藝術風格;南川區的非遺民俗舞蹈《板凳龍》,以其獨特的表演形式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展現了重慶地區的民俗風情。桐梓“村晚”為黔渝兩地的文化展示提供了廣闊的舞&。通過晚會的形式,兩地的傳統文化、民俗風情、非遺項目等得以充分展現,促進了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一家親,認同與傳承
桐梓“村晚”火了,知道或者看過桐梓“村晚”的人越來越多,慕名而來到現場看“村晚”避暑的游客也越來越多。一到夏季,桐梓“村晚”的舉辦地九壩鎮山堡社區便會迎來大量外地游客,3000多人的社區會變成6.5萬名游客的避暑花園。由於重慶到桐梓的交通便捷,乘坐高鐵僅需約1小時,重慶游客工作日在重慶上班,周末則乘坐高鐵到九壩鎮度假,在周末和節假日期間,九壩鎮的游客數量激增。截至目前,九壩鎮的鄉村旅館數量已達到874家,總床位數超過8.8萬張。在旅游旺季,這些民宿和酒店的床位使用率極高,特別是來自重慶的游客佔據了相當大的比例。外地游客的“遷徙”是一種認同,對氣候環境、對習俗文化等的認同,桐梓“村晚”的舉辦增強了黔渝兩地人民對各自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同時也促進了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通過晚會,年輕一代也更加直觀地了解和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而激發他們保護和傳承文化的熱情。
一家親,聯動與發展
桐梓“村晚”的成功舉辦吸引了更多投資者的關注。通過展示當地的自然美景、人文風情和投資環境,桐梓吸引了更多來自重慶等周邊地區的投資者前來投資興業,進一步推動兩地經濟的聯動發展。
桐梓位於重慶和貴陽1小時、成都3小時經濟圈,是貴州的“北大門”和遵義融入成渝的“橋頭堡”。這一獨特的地理位置為桐梓融入黔渝兩地的聯動發展提供了天然優勢。近年來,桐梓縣積極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如G75重遵擴容工程、金仁桐高速公路和桐新高速公路等,進一步提升了交通通達性和區域聯動效率。依託豐富的礦産資源和良好的工業基礎,桐梓積極承接成渝地區的産業轉移,加強能源礦産領域的合作。同時,桐梓還致力於建設新型工業高地,通過桐梓(重慶)工業園和婁山關經開區等&&,推動煤電化循環産業基地、智造基地和建材基地等産業發展,與成渝地區形成優勢互補的産業鏈。在農業産業方面,桐梓與成渝市場緊密相連,方竹、清涼蔬菜等特色農産品通過訂單農業和農産品産銷對接智慧服務中心等方式,源源不斷地進入重慶市場。同時,桐梓還大力發展康養旅游産業,加強與成渝地區在旅游市場開發和營銷方面的合作,創建了一批高端旅游度假區和鄉村民宿,吸引了大量成渝地區游客前來休閒度假,共同推動旅游業的繁榮發展。(許幫 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