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湄潭,産茶歷史悠久,其勃興在當代。
自2020年起,湄潭已連續4年位列“中國茶業百強縣”第一名,茶已經成為湄潭的首位産業。
茗茶香自改革來。回顧幾十年改革歷程,湄潭作為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敢為人先、探索前行,以深化改革促進茶産業發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湄潭茶産業優勢更優、強勢更強,正朝着高質量發展闊步前進。
鏡頭一:青山葉生金 老村煥新顏
8月8日,下午6點,夕陽落到茶山頭,灑下一片金黃。湄潭縣湄江街道核桃壩村,茶青經紀人余坤強熱鬧了一天的小院裏,還有村民陸陸續續往這裡送茶青。他忙不迭喊道:“超量了!超量了!明天再來。”
當下正值秋茶採摘季,余坤強格外忙碌,每天天一亮就要為鄉親們稱重、算賬。一天下來,自己院壩中進出的茶青能有800多斤。把收來的茶青轉賣給企業,余坤強能獲得幾百元收入。
兩層樓房、大院壩、小汽車……茶葉生意讓余坤強生活蒸蒸日上。
“我和茶打交道幾十年了,一開始種茶採茶,後來開始跑茶生意。”在余坤強記憶中,每次茶葉生意有新變化時,總能感到一些新力量推着自己往前走——想擴大種茶面積時,正好有土地可以流轉;做茶生意需要啟動資金,則有金融機構及時支援……就連“茶青經紀人”的名頭,也是縣裏推動茶産業發展的一次創舉。
“這是改革的力量!”核桃壩村黨總支書記劉慶認為,從茶農、茶工再到茶商,余坤強的身份轉變濃縮着改革發展的歷程。
茶農種茶,土地流轉形成規模化經營;規模化經營引發産業升級,催生茶工、茶商等新職業;新的産業模式下,“兩權”抵押貸款試點、財政資金股權化等改革則進一步激活勞動、資本等生産要素,讓茶産業更具活力。
正是這幾十年如一日的改革推動,讓核桃壩這片土地“含金量”持續提升,滋養“小葉子”成長為“金葉子”。
“改革,首先得讓大家改思想。”回顧歷史,劉慶説,村裏的老支書何殿倫帶頭種茶的故事至今仍被村民津津樂道。
當年,核桃壩村還是個窮山溝,何殿倫發動大家種茶,可沒人響應。他認準茶樹是“搖錢樹”,自己率先種了3.5畝,並號召另外3名幹部試種2畝……幾人的“敢為人先”,最終成就了核桃壩“中國西部茶葉第一村”之名。
試點示範,破舊立新,何殿倫的故事始終激勵着大家,改革的氛圍在村裏特別濃厚。
“核桃壩幾大灣,十年就有九年幹,頓頓紅苕包谷飯,姑娘不願嫁進山……”這首曾經的順口溜現在只見於故事中。今日的核桃壩,村裏大大小小的茶企數十家,寬敞的公路四通八達,運茶車輛往來不息。2023年,核桃壩村茶業綜合産值達到2.48億元,曾經貧窮的山村已煥發新顏,繁榮得像一座小鎮。
“改革還會在核桃壩繼續下去。”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讓劉慶特別興奮。她説,全會精神為深化農村改革工作、推進鄉村振興指明了前進方向,核桃壩將繼續當好農村改革排頭兵,不斷先行先試,持續深化農村改革。
鏡頭二:茶海變藍海 風起新茶飲
“其實,今年茶葉市場價格比往年低。”湄潭縣華凱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何凱經營茶生意幾十年,對茶葉價格最為敏感。
“我們也在嘗試新方向。”去年茶葉市場價格較高時,何凱就嘗試過碾茶生意,小小獲利十余萬元後,他繼續走這條路。
碾茶是當下消費者喜歡的奶茶、果茶等新茶飲的原材料。“碾茶主要解決夏秋茶銷售問題。”貴州兩山茶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文軍&&,碾茶從種茶起始,可以延伸到抹茶、奶茶、果茶等産品,對不同産業起到很好串聯作用。
作為新消費産業領域的典型代表,新茶飲的風已經吹了十多年。2023年,新茶飲國內市場規模達到了1498億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新茶飲委員會的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這個數字將突破2000億元。
坐擁豐富優質的茶資源,湄潭縣瞄準新茶飲,提出打造“全國新茶飲集聚區”。
目前,湄潭已引進貴州春水堂茶業有限公司、貴州逅唐茶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新式茶飲企業。2024年上半年,湄潭新茶飲産值實現同比增加373.3%。
不論貴州兩山茶業集團還是兩山文旅集團,都是湄潭國企改革的最新實踐。兩家國企於2024年重組而成,完全市場化經營,推動茶葉種植高質量發展、茶旅融合邁向深入、推進新茶飲産業集聚區等課題,正是兩家企業發力的方向。
“傳統茶企産值超過1億元相對困難,但是落戶我們縣的新茶飲供應鏈企業,有一家産值已經突破1億元了。”貴州兩山文旅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任詩勇介紹,公司今年還推出了湄潭的原創奶茶品牌,將瞄準旅游景區和高校,開闢新茶飲新賽道。
鏡頭三:茶園匯南北 一證破新題
在毗鄰湄潭縣城的雲貴山上,茶園裏立有許多標牌,牌上醒目列出了茶園主姓名、認購面積、茶葉品種等信息。細讀一下,不難發現這些茶園主來自天南海北。儘管不在當地,但每人手持的一本“茶樹林流轉經營權證”,讓他們共同在湄潭因茶葉結緣。
這一本薄薄的“茶樹林流轉經營權證”,卻承載着湄潭“一畝一證”改革的厚重,讓當地茶農資源變資本,開闢出增收致富新路徑。
“一畝一證”實施之前,茶園確權頒證難題未破,茶園轉讓、出租、入股等流轉不暢,外面優秀的人力資本、技術、消費團隊難以進入。
為此,2022年,《湄潭縣“一畝一證”茶園經營權流轉改革試點指導意見》&&,創新“一畝一證”茶園經營權流轉發展模式。
《意見》明確,茶園經營權包括土地經營權及茶樹林經營權,茶園所有權人是指擁有土地經營權和茶樹林所有權、經營權的權利人。
在流轉方式上,茶樹經營權可以入股、出租、轉租。就這樣,茶樹經營權成為一種資本,茶農既可以用這份權證入股本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也可以租給茶企種茶,還能由茶企轉租,在湄潭打造全國各地茶葉愛好者的定制茶園。
改革破題很快激發出湄潭茶産業活力,茶園流轉帶動多方獲利:茶農獲得了茶園流轉費、茶青采收補貼,並節約了生産成本;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通過集中流轉,協助茶企實施統防統治獲得管理費;茶企獲得託管服務費,又收購流轉基地的優質茶青進行加工,獲得增值收益;茶園主取得“一畝一證”委託茶企經營管理,獲得茶産品和相關服務。
充分發揮改革“關鍵一招”的作用,湄潭圍繞茶、做足茶、突破茶,用改革試驗全面激活茶産業發展所需的資金、土地等要素,把“小葉子”做成富民大産業,茶産業正在成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綠色引擎”。
“改革不止於茶。下步,湄潭將以系統觀念提升改革整體效能,持續抓好用好改革經驗,紮實推進改革項目,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動力。”湄潭縣有關負責同志&&。(記者 陳玉林 魯毅 劉藍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