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陽8月8日電 近日的黃果樹,瀑布雄渾,白練當空,滿眼的青山疊翠,樹木蔥蘢。貴州旅游金字招牌,又迎來了暑期旅游旺季。
如今,黃果樹旅游區的森林覆蓋率達66.31%,核心景區達到90%。在綠色發展理念的引領下,當地鄉村“顏值”煥新、産業蓬勃發展,變身為喀斯特地貌上的“綠富美”。
航拍貴州安順黃果樹瀑布。新華網 盧志佳 攝
綠色發展帶來綠意盎然
身處黃果樹瀑布景區核心區域的“半邊街”,綠樹環繞成蔭,但聞瀑布轟鳴,不見瀑布身姿,別有一番韻味。
這條街位於黃果樹瀑布頂端一側,可居高臨下觀賞瀑布。正因其位置優越,這裡曾是餐飲、酒店聚集的地方,破壞了自然環境和視覺景觀,一度被稱為“大瀑布上的一塊牛皮癬”。
2006年開始,黃果樹旅游區管理委員會歷時7年,將“半邊街”923戶3000餘人整體搬遷至黃果樹新城。隨後投資5000余萬元對“半邊街”實施生態復綠及景觀打造等工程,曾經“臟亂差”的“半邊街”,變成了黃果樹景區的生態長廊。
這僅是黃果樹旅游區踐行“增綠、護綠、享綠”發展理念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黃果樹大力實施綠化造林、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石漠化綜合治理等重點生態工程,實行林長制護綠,成立多支森林巡查隊嚴防森林火災。
航拍貴州安順黃果樹瀑布及其下游白水河。新華網 盧志佳 攝
距黃果樹瀑布3.5公里的王安村,1800畝超大松林場滿目翠綠。但在上世紀80年代,村民常砍樹建設房屋、燒火做飯,導致水土流失嚴重,泥石流沖毀了農田,村民深嘗破壞生態的苦果。經過幾代人的精心管護,目前王安村森林覆蓋率已達79%,還獲得貴州省“森林村寨”稱號。
距瀑布5公里的石頭寨也面臨過類似困境。這個布依族古寨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穿寨而過的桂家河畔一度興起過“燒烤風潮”。“村民各種佔河道經營,雖然經濟收入可觀,但以犧牲生態為代價,是不可持續的。”黃果樹鎮副鎮長趙實虎説。
為此,當地政府下決心進行整治,將經營戶全部搬遷到專門修建的“燒烤長廊”,規範經營,並聘用村民為河道保潔員,維護環境整潔。
在保護和開發之間,黃果樹旅游區堅定選擇了綠色發展,力求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
生態旅游繪就美麗畫卷
守住了綠水青山,黃果樹旅游區發展思路更加分明——大力發展生態旅游,豐富旅游業態。
民宿“匠廬·閱山”靜臥於烏拉村的青山之中,與壩陵河大橋遙遙相望,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絕美景觀,常出現在國內各大民宿熱門榜單上。
“這裡生態特別好,有霧的時候,從民宿望去,壩陵河大橋和綠水青山雲霧繚繞,如同人間仙境。”上海游客梁冰説。
今年5月剛入駐石頭寨的“山月集·牧野童話”也是看重當地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打造了一個親子主題樂園的民宿。園區內,清水潺潺,綠草如茵,梅花鹿在自由奔跑、天鵝和野鴨在悠然戲水……
位於白水河畔的“山月集·牧野童話”民宿。新華網發(安順市委宣傳部供圖)
前&主管曹若斕就是石頭寨本地人,因為看好家鄉的生態旅游發展,去年大學畢業後她選擇返鄉就業。“記憶裏,我的家鄉就是有山有水有樹,有螢火蟲和星空,我也希望把家鄉的美景帶給更多的人。”曹若斕説。
依託氣候和生態資源,不少村寨發展起了康養旅游。龍宮鎮桃子村夏季平均氣溫23℃,不少外地游客前來“長住”,“候鳥式”避暑。黃果樹鎮王安村也引進了投資2.2億元的森林康養項目,觀瀑電梯、太空艙住宿區等均在抓緊施工,預計今年9月開始試運營。
同時,黃果樹旅游區將“文化”融入“綠色”為旅游“鑄魂”。“石頭寨”因建築幾乎均由石料製成得名,全寨石屋層層疊疊、錯落有致。民宿“匠廬·村曉”入駐時,保留了石頭寨的原始風貌、房屋外觀和村落層級美感。塵囂遠去,綠樹掩映,石屋古樸,庭院深深,獨特的“鄉間美學”使其深受游客喜愛。
壩陵河大橋。新華網發(安順市委宣傳部供圖)
橋旅、體旅等新業態也在黃果樹旅游區晉陞為新的“網紅打卡點”。貴州省壩陵河橋梁博物館是國內最大的橋梁主題博物館,游客在這裡不僅能體驗商業蹦極、高空鞦韆、空中餐廳等多個橋旅項目,還能開展深度研學,了解3萬餘座橋梁將貴州從“山地高原”變成“高速平原”的偉大建橋歷史和先進技術。
歷史悠久的貴州·鎮寧黃果樹半程馬拉松賽事,則以沿途如詩如畫的風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無數跑友,在大瀑佈下的山林間暢快奔跑成為許多跑友的夢想。
特色産業助力富民強村
在生態優勢和旅游産業的帶動下,當地鄉村一展新顏,實現了綠色轉型和美麗蛻變。
木廈河生態鱘魚養殖基地利用北盤江支流打邦河上游的優質水源,採用無動力自流水養殖模式,使用階梯式魚池和多級生態凈化系統,利用草魚、鯉魚等普通淡水魚以及“狐尾藻”等凈水植物自然凈化水質。
這種生態養殖方式節約了電能、保護了環境,還提升了鱘魚品質,使其肉質緊實、鮮嫩肥美,受到市場歡迎。目前年産量達500噸,年産值2000余萬元,再通過村集體分紅和土地流轉費,為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
民宿“匠廬·村曉”客房部負責人吳小翠今年46歲,也是石頭寨本地人。常年在外務工,後因父母年邁需要照料,只能返鄉務農。
政府引進民宿品牌“匠廬”後,吳小翠一家10口人從老石屋搬到了山腳下的新居。老石屋則被改造為客房,土地流轉給村裏的蔬菜産業,夫妻二人則應聘為“匠廬·村曉”的員工,兩人收入每月上萬元。
“原來只想給孩子吃飽穿暖,做夢都沒想過能過上這樣的生活,在家門口掙錢,收入不錯,還能照顧老人小孩。”吳小翠説。
位於黃果樹旅游區石頭寨的“匠廬·村曉”民宿。新華網發(安順市委宣傳部供圖)
“匠廬·村曉”共帶動周邊40余名村民就業,所用食材也多為當地農特産品。
不少村民則自己當上了老闆。桃子村的荷花池前矗立着一棟三層小樓,58歲的村民嚴冬梅把自家房屋改成民宿,2019年開始營業,旺季時8間客房全部住滿,再配上自家地裏的蔬菜、當地的應季水果,客人們常把這裡當成了家。她算了一筆賬,避暑旺季3個月可增收近5萬元。
“村委會為民宿搭建第三方攬客&&,去年接客1400餘人次。”桃子村第一書記李石文説,全村共有64戶村民用自建房開起了民宿。
以旅游産業為圓心,鄉村特色産業也泛起漣漪。春末到夏初,白水鎮烏拉村蠻寨組一片耀眼的金黃……依託峽谷的自然優勢,烏拉村種出的枇杷格外甘甜,金燦燦的枇杷個大飽滿,成堆地挂滿枝頭。
“種植水果不僅助農增收,還能保持水土。”烏拉村支書雷洪軍説。全村共有778戶,每家每戶都種植水果。除了2500余畝枇杷,還種植蜂糖李、紅花桃、櫻桃等精品水果。村民們坐在家門口的路邊擺攤,就有許多游客慕名而來。
未來,黃果樹旅游區將繼續以綠色生態為基底,把“綠色+”融入旅游、文化和産業發展的各個方面,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融入自然,實現鄉村振興的新一輪升級。(盧志佳 王橙澄 郭瑋 邱林 鄭榮雪 簡蓮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