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擘畫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藍圖,具有繼往開來的里程碑意義。貴州工業化處於由中期向後期轉型推進期、信息化處於動能釋放期,推進新型工業化仍然面臨許多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全省工信系統將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進一步全面深化工業領域改革,不斷增強工業發展動能,更好發揮工業在全省經濟發展中的“第一動力”作用,以新型工業化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貴州實踐。
一是深化開發區改革創新。在全面落實開發區管理制度改革“30條”的基礎上,積極總結和複製推廣改革試點經驗,聚焦要素配置、資産盤活、設施建設等重點,以及企業技術創新、園區公司運營、産業區域協作等難點,加強首創性、差別化探索,推動各項改革舉措緊密銜接、系統集成,強化落實“畝均論英雄”,把開發區打造成工業發展的主戰場、技術創新的策源地、要素集中的匯聚池,跑出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加速度。
二是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以“六大産業基地”建設為牽引,堅定不移做強煤、電、煙、酒、礦等特色優勢産業,持之以恒做大裝備製造、新能源電池材料、大數據電子信息等新興産業,與時俱進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未來産業,打造“3533”重點産業集群。推進産業創新和科技創新深度融合,完善産學研用融合創新體系和關鍵技術協同攻關機制,引導企業面向市場抓産品開發、圍繞産品抓技術創新,特別是深入實施“富礦精開”,完善“精確探礦、精準配礦、精細開礦、精深用礦”落實機制,不斷提升産業鏈發展層級。
三是紮實推進産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健全省級統籌推進産業數字化工作機制,實施工業企業數字化基礎夯實、改造標杆培育、生態體系構建“三個行動”,聚焦8個重點行業、4個重點領域研究制定差異化轉型路線圖,積極推進與盤古大模型的運用合作,選取龍頭企業先行先試,培育一批融合應用的主要模式和典型場景,打造一批行業型、區域型工業互聯網&&,着力建設智慧園區,促進數字動能在工業領域加速釋放。
四是協同推動先進製造業和生産性服務業深度融合。聚焦産業鏈重點環節推進生産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加快發展金融服務、現代物流等具有普遍增益作用的産業,聚焦重點産業需求大力發展研發設計、檢測認證、品牌營銷等産業,鼓勵製造業企業延伸開發更多高附加值的服務産品,培育打造一批成果轉化、應用推廣、公共交易&&,進一步完善産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