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黔西增進“五個認同”,講好中華民族故事-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信息展播>>正文

貴州黔西增進“五個認同”,講好中華民族故事

2024-07-31 17:39:22  來源:貴州改革微信公眾號

  近年來,黔西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樹立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聚焦有形有感有效,不斷增進各族幹部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産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講好中華民族“品牌”故事。

  鴨池河“三橋”:偉大祖國繁榮富強的生動縮影

  烏江上游的鴨池河,谷深水激,地勢險峻,是黔中地區通往烏蒙重鎮畢節的交通咽喉,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幾千年來,兩岸人員往來都是靠木船擺渡。1934年,清畢路建成通車,但由於無力建橋,車輛通行只能靠鐵殼船引渡,十分不便。1936年2月,紅二、六軍團強渡鴨池河,也是在當地各族群眾的支持下,通過架設臨時浮橋、浴血奮戰跨過這道天塹的。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十分重視民族地區的交通建設。1957年,鴨池河鐵橋項目動工,歷時一年於1958年建成通車,結束了鴨池河無橋的歷史。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鐵橋逐漸不能滿足通行的需要。1997年,在鐵橋旁建成全長176米的現代鋼混結構鴨池河大橋,改變了鴨池河單車過橋的歷史,鴨池河鐵橋正式退役。2016年7月16日,橫跨黔西與清鎮的貴黔高速鴨池河大橋建成通車。該橋全長1240米,主跨長800米,是目前世界上跨徑最大的鋼桁梁斜拉橋,遠遠看去像一道彩虹橫跨長空。貴黔高速鴨池河大橋建成通車後,將黔西至貴陽的車程縮短至1小時,極大地促進了黔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各族群眾與外界的交往交流交融。

  如今,飽經風雨的鴨池河鐵橋與鴨池河老橋像一對“姐妹”守望相助,同不遠處的貴黔高速鴨池河大橋構成了一道獨特美麗的風景。黔西市在鴨池河鐵橋頭建設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紅底黃字大幅標語,與經歷歲月風霜洗禮的鴨池河鐵橋相映成趣,折射出中華民族不畏艱難險阻、勇於戰勝困難的偉大民族精神。同時,從1958年、到1997年、再到2016年三座橋的先後建成通車,一串串數字、一次次變遷、一次次飛躍,見證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偉大祖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轉變,正是偉大祖國繁榮富強在西部民族地區的一個生動縮影。

  觀音洞遺址:中華民族遠古文明的南方史詩

  觀音洞遺址位於距黔西市城區30公里處的觀音洞鎮觀音洞村,是我國長江以南發現的第一處舊石器時代早期最大的遺址,是貴州悠久歷史文化的源頭。被稱為貴州“史前文化的第一樂章”,與北京周口店、山西西侯渡並稱為“中國古文化三大代表區”。

  1964年,著名考古學家裴文中通過試掘觀音洞遺址,揭開了貴州“史前文化”的帷幕。他用一組組翔實的證據,使貴州的人文歷史線索向前延伸了24萬年。經過幾次發掘,已在觀音洞出土石制器3000多件,種類包括石核、石片、砍砸器、尖狀器、石錐、雕刻器等。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發現,它不僅展示了貴州遠古時期的開發情景,而且是我國南方最典型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觀音洞的考古發現,使貴州的人文歷史向前延伸了24萬年。

  觀音洞文化體現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顯著特徵。觀音洞與北京周口店、山西西侯渡並稱“中國古文化三大代表區”,體現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顯著特徵,“多元”支撐“一體”,“一體”統攝“多元”,黔西觀音洞文化正是這“多元”中的“一元”。觀音洞文化彰顯了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24萬年前,觀音洞人就在黔西的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共同書寫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共同開拓了偉大祖國遼闊的疆域,彰顯了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

  2021年,觀音洞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有周口店、南有觀音洞”被寫入了教科書。2023年,黔西市將觀音洞納入畢節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織金洞—&&杜鵑雙5A”示範廊帶建設。可以説,觀音洞文化就是一部寫入中華民族遠古文明的南方史詩,是中華民族共同體在黔西、在畢節乃至貴州的一張重要名片。

  素樸象祠:中華文化燦爛星河的璀璨明珠

  象祠原是奉祀“象”的祠廟,貴州黔西保留了全國唯一象祠,位於素樸鎮境內的靈博山上。“象”是舜同父異母的弟弟,初時不仁,多次設計陷害舜。舜即位後封象任有庳國君,象終於被感化,把這個地方治理得很好。當時的水西屬有庳古國,遂保留了奉祀象的傳統。

  象祠因《象祠記》而聞名。明代大儒王陽明謫居龍場期間,曾應當時貴州宣慰使、水西彝族土司安貴榮之請,經“龍場九驛”進入黔西寫下著名的《象祠記》,被收入《古文觀止》。王陽明借苗人翻修象祠,以小見大、引經據典,宣揚了“人性之善,天下無不可化之人”的觀點。舜的包容和博愛、象的改過與向善是象祠文化的核心內涵。

  象祠文化彰顯了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統一性和包容性。黔西象祠4000年祀象從未中斷,體現了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王陽明謫居龍場後,寫信規勸貴州宣慰使安貴榮出兵平定水東叛亂,維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彰顯了中華文明突出的統一性。全國的象祠在唐以前就被毀了,只有水西地區保留象祠並尊崇奉祀象,體現了舜對象的包容感化和當地各族群眾對象的寬恕包容,彰顯了中華文明突出的包容性。

  象祠文化還彰顯了“四個共同”的中華民族歷史觀。水西土司政權延續1400多年,共同開拓了祖國遼闊的疆域。舜封象為有庳國君,將中原農耕文明傳播到水西,讓當時屬有庳古國區域的水西融入了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共同書寫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象祠記》以其“性善論”“致良知”的思想光芒被收入《古文觀止》,共同創造了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奢香夫人鞏固西南邊疆,維護祖國統一,開通龍場九驛引進中原文化、促進交往交流,共同培育了偉大的民族精神。

  近年來,黔西黨委、政府重修象祠,召開“象祠與王陽明”高峰學術論壇,編輯出版了《靈博山上的呼喚》一書。如今的象祠,是國家AAA級景區,屬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是黔西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象祠在全國具有唯一性,且具有獨特的人文價值和深邃的思想,無疑是中華文化燦爛星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大關鹽號:黨群同心命運與共的真實寫照

  走進大關鹽號,門前兩幅醒目的墻畫赫然映入眼簾。仔細看墻畫上的內容,左邊一幅是:“百年鹽運,萬里長征。有鹽同鹹,無鹽同淡。”右面一幅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

  “大關鹽號”就是當年八大鹽號之一的“協興隆”號,也就是現在的紅色大關陳列館,是紅軍開倉放鹽的舊址。孔祥平是大關鹽號的一名解説員,已經50余歲的她,對文化有着不倦的追求和獨到的見解。在經營服裝門店的閒暇之餘,學習研究紅色文化20餘年。每當講起紅軍開倉放鹽救濟窮人的故事,孔祥平總是激情滿懷。

  1936年2月,紅二、六軍團強渡鴨池河,挺進大關。了解到鹽商壟斷食鹽、各族群眾吃鹽困難的情況後,2月3日,紅軍組織大關各族群眾100多人,打開八大鹽號之首的“協興隆”號,將囤積的鹽巴分發給各族群眾。部分群眾受反動派欺騙,白天不敢參加分鹽,紅軍戰士便在晚上把鹽送到這些群眾家中。2月6日,紅軍和各族群眾在黑神廟“團年”聯歡,再次打開八大鹽號,將鹽巴搬出倉庫放在黑神廟一側,另一側堆放衣物,紅軍同參加的各族群眾吃完“團年飯”後,每人發給一塊鹽巴、一件衣物。

  “百年鹽運,萬里長征。有鹽同鹹,無鹽同淡。”紅二、六軍團在大關活動期間,得到當地各族群眾的支持,涌現出“一條棉被”“寧睡大街不擾民”“紅軍井”等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團結故事。紅軍在大關擴紅57人,帶動紅軍在黔西活動期間共計擴紅2052人,體現了各族群眾對紅軍和中國共産黨的認同。紅軍在大關鹽號開倉放鹽救濟窮人,正是中國共産黨與各族群眾結成“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共同體的真實寫照。

  大關鹽號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貴州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學實踐基地和國家AAA級景區。隨着該館的修復,將進一步講好中華民族故事,持續增進各族群眾對中國共産黨的認同,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於各族幹部群眾心中。

  化屋村:民族地區特色發展的時代剪影

  化屋村原名化屋基,位於烏江源頭六衝河畔,三面環水,背靠懸崖,被稱為懸崖下的村寨。化屋村曾是一個典型的“開荒開到山尖尖、種地種到天邊邊,石旮旯裏刨包谷、一年沒有半年糧”的貧窮落後村寨,貧困發生率高達63.63%。全村總面積8.2平方公里,轄3個村民組,居住着漢、苗、彝3個民族284戶1133人,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省級民族特色村寨。

  傳統融時尚推動苗繡市場化促融合。2021年以來,化屋村投入少數民族發展資金140萬元發展苗繡産業,推動民族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僅“化屋苗繡車間”年銷售産值就突破200萬元,帶動全市培育發展苗繡經營主體65家、穩定就業200餘人。2023年引進多彩貴州苗繡産業園落戶黔西,拓展就業崗位3000余個,實現産值4000余萬元。

  完善基礎豐富業態發展旅游産業“促三交”。修建旅游公路10余公里、沿江步道近7公里。投入少數民族發展資金370萬元開發民宿8棟46個床位,帶動全村發展民宿39家。建成貴州省規模最大的化屋露營基地。2023年,化屋村累計接待游客30.14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0869.38萬元。

  立足特色發展生態産業促增收。2021年以來,化屋村投入少數民族發展資金380萬元,修建産業配套路4126米。推進黃粑、黃牛、黃姜産業,建成2個黃粑加工廠,銷售黃粑38萬斤、産值400萬元,帶動50人就業。種植小黃姜230畝,開發姜甜酒、姜酵素、姜酒,實現産值100余萬元。大力養殖本地小黃牛,2023年實現利潤近100萬元。

  通過近年來的發展,化屋村實現了從深度貧困村到小康村的華麗轉身。尤其是2021年以來,化屋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20年的1.15萬元增加到2023年的3.08萬元。各族幹部群眾深深感受到,化屋村的發展,得益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進一步堅定了各族群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認同。

 (本文係黔西市委常委、副市長(挂職)宋寬推薦)

[責任編輯:李濤濤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