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讓群眾看病就醫更便捷-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讓群眾看病就醫更便捷

2024-07-25 08:59:41  來源:貴州日報

緊盯健康需求 持續深化醫改

——我省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讓群眾看病就醫更便捷

  “眨眼、動動手……”7月22日,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廣東省中醫院貴州醫院神經外科病房內,護士長侯麗正在引導50歲的患者吳軍(化名)進行康復互動。吳軍去年10月在一家醫院做過開顱手術,康復過程中出現腦積水擠壓神經,導致半植物人狀態。

  今年4月,經朋友推薦,家屬帶着吳軍慕名求診於廣東省中醫院派駐貴州醫院專家、貴州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謝才軍。之後,醫院針對患者病情分兩個階段治療,先手術排除腦積水,再修補顱蓋骨。期間,發揮中醫藥優勢進行康復,中西結合一體化診療。

  護理工曹清波説,2個多月以前叫老吳都沒反應,現在已經有了互動。“患者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謝才軍説。

  像吳軍這樣的重症患者,在以前只能外轉省外大醫院。如今,越來越多的貴州患者在“家門口”得到了一流優質醫療服務。這得益於我省持續深化醫改,推動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醫療新高地,讓群眾病有所醫、病有良醫。

  悠悠民生,健康為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健全公共衞生體系。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設分級診療體系,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強化基層醫療衞生服務。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是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的重要部署,也是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看病遠”的重要舉措。

  聚焦需求,引入頂尖優質資源

  貴州地處西南,醫療資源薄弱。數據顯示,2021年我省人均預期壽命75.5歲,比全國平均水平低2.7歲。“十三五”期間,我省跨省外出就醫約50萬人,直接影響了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健康。

  為破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看病遠”難題,2019年7月,國家深化醫改,審議並通過了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試點工作方案,遴選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地國家級高水平優質醫療機構作為輸出醫院,到患者流出較多、優質醫療資源匱乏地區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群眾身邊延伸。2021年7月,貴州等12省份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被納入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範圍。

  貴州省委、省政府搶抓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機遇,省領導多次會見輸出醫院領導及專家,逐個項目實地調研,連續4年納入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省政府工作報告高位推進。

  省衞生健康委、省發改委、貴陽市、貴安新區、畢節市等各級各部門通力配合,走訪爭取,用鍥而不捨的真誠打動輸出醫院,7次順利完成國家線上評審、線下覆核,引入一批超一流的“國家隊”在我省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聚焦創傷、兒童疾病救治能力不足,引入全國專科排名第一的北京積水潭醫院、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聚焦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病跨省外轉患者較多,引入國內頂尖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東省中醫院;聚焦人口大市醫療救治能力薄弱,引入全國一流的浙江省人民醫院。

  2023年12月20日,廣東省中醫院貴州醫院在貴陽開診。至此,獲批建設的5家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在貴州全部落戶開診。

  雙向奔赴,合力提升醫療水平

  今年夏天,胎齡28+周的雙雙(化名)來到這個世界,出生時體重僅為1000克。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貴州醫院在患兒臟器系統發育極不成熟、動脈導管未閉等情況下,實施動脈導管結紮術,成功救治雙雙。

  該案例刷新我省為早産兒實施動脈導管結紮術的體重紀錄。這是合作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成效的見證。

  為建高水平醫院,貴州拿出滿滿的誠意。我省先後&&3個省級政策清單共58項支持政策,構建了省級保障為重點、行業保障為突破、地方保障為支撐的貴州省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綜合政策保障體系。在全國率先制定&&了“建設運營管理”工作機制,並執行“一院一策”,個性化推動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醫院差異化發展。

  各輸出醫院也紛紛“掏家底”——

  北京積水潭醫院將創傷骨科、脊柱外科、足踝外科等近十個重點科室“嫁接”至貴州,將國家骨科醫學中心的優質醫療資源、管理機制平移到貴州,派駐幹部、專家122人次,其中長期派駐55人,引進新技術、新項目155項。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累計派駐常駐專家77人、短期專家199人。在貴州開設20余個亞專業,兒童心臟中心獲批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醫院獲批為三級甲等醫院。

  廣東省中醫院將貴州分院納入總院一體化管理,同質化發展,選派涵蓋神經、婦科、心血管等16名專家常駐貴州,打造“複製版廣東省中醫院”。19名分院醫生拜師廣東專家學習醫術,將分院員工分批全部送總院培訓;開業半年平移新技術21項,義診27期惠及6000餘人次。

  …………

  讓群眾享有優質醫療服務,實現病有所醫。醫改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人民,我省以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為抓手,建設醫療新高地,整體提升醫療水平,讓老百姓在“家門口”看上頂級專家,保障大病重病患者在省內治療,減少跨省外轉就醫。

  百姓得實惠,近享國家級醫療服務

  67歲的唐老太左膝關節疼痛8年,一直想到外省大醫院治療。7月23日,北京派駐專家吳堅帶領北京積水潭醫院貴州醫院關節科醫師團隊,在貴陽為她做了膝關節置換術。手術很順利,目前患者正在康復。

  經檢查,唐老太所患的是類風濕關節炎,病變已經嚴重破壞了她膝關節的骨骼和韌帶組織,並且伴隨着很大概率的關節內感染的風險,吳堅對此予以最高的警覺,在門診對此進行了全套排查並且制訂了全套手術預案。最初,患者家屬還認為專家看病過於“較真”;良好的手術效果讓他們體驗到了優質的醫療服務和規範化治療的價值,也感受到了吳堅的醫者仁心。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事關人民健康福祉。貴州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各項工作的根本出發點、落腳點,砥礪醫改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讓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享譽“南粵杏林第一家”的廣東省中醫院每天使用中藥15噸,而貴州是全國四大道地藥材産區之一。廣東省中醫院貴州醫院院長石永勇認為,把“廣東名方+貴州良藥”有機結合,將為西南地區群眾提供最佳健康解決方案,為群眾提供優質中醫綜合診療服務。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我們堅持以患者為中心,去年以來,新增20多項醫療服務納入醫保,同時引入慈善基金會,一年能救助50余名貧困先心病患兒,讓群眾看病更實惠。”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貴州醫院副院長汪希珂説。

  近兩年來,全省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取得顯著成效。截至6月底,5家輸出醫院累計派出專家938人。引進新技術新項目562項,其中填補國內、西南、省內空白有138項。5家項目醫院累計開展手術7.01萬例,疑難病手術佔比高達74.6%,累計吸引14.64萬省外患者來黔就醫。

  今年2月,由國家7部委聯合發布的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分析情況顯示:貴州跨省流出住院患者下降幅度全國最大。(記者 胡家林)

[責任編輯:鄧嫻 劉昌餘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