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全産業鏈 “電動貴州”正從施工圖變成實景圖-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加快形成全産業鏈 “電動貴州”正從施工圖變成實景圖

2024-07-14 11:28:17  來源:貴州日報

  位於六枝特區月亮河鄉的老虎大坪光伏項目,每年通過六盤水供電局管轄的110千伏變電站,向南方電網輸送約9000萬度清潔能源。 王飛 攝 (貴州圖片庫發)

  6月25日,“電動貴州·綠色黔行”貴州省新能源貨車産銷對接會上,貴州瑞騏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與龍裏縣政府等16家單位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與貴州黔滿運數智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客戶簽訂了500&“貴州牌”電動重卡採購協議。

  貴州瑞騏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於2021年註冊落戶貴安新區,通過與頭部企業加強技術方面合作,打造了本土純電動輕卡、重卡産品,目前已經成為全省發展新能源汽車産業的主力軍之一,此次簽約也為貴州汽車産業鏈注入強勁動力。

  而一個月前,吉利遠程商用車批量交付應用,首次向中通快遞貴州省區公司等單位批量交付30&&動商用車産品,為貴州綠色交通發展注入新動能。

  這樣一台末端物流迷你卡車型電車,採用多包小型電池,實現快速換電,並支持家用電壓充電,3小時快速充電,將實現我省城市“最後一公里”高效配送,逐步替代傳統電動三輪車。

  今年3月召開的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強調,要着眼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以“雙碳”工作為引領,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推動“電動貴州”建設,培育綠色增長新動能,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生産方式、生活方式。

  作為全國重要能源基地和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貴州正大力發展電動汽車,以建設新能源動力電池及材料研發生産基地為契機,發展太陽能和風能、大規模儲能、智能電網等技術,圍繞綠色能源、綠色交通形成的新質生産力正在黔貴大地上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家中有礦”,夯實産業發展基礎

  “黔中無閒石,貴地多寶藏。”貴州49種礦産儲量居全國前十,其中,磷、煤、鋁、錳、鋰是優勢礦産資源。

  磷礦及其初級産品是新能源電池生産的重要原料之一,目前貴州磷礦保有資源儲量達41.39億噸,現有及未來磷礦生産量可支持全省磷化工和新能源電池材料的長遠發展。

  科學配置礦産資源,將大大增強區域新能源産業招商引資的吸引力和向心力,為企業發展注入信心。

  以磷為試點,2023年8月以來,貴州探索搭建磷資源集中採購供給&&,為入駐貴州達到一定投資強度的新能源採購企業,優先保供磷礦石及初級産品,確保企業的供應鏈穩定。

  磷酸是磷礦石的初級産品之一,也是磷酸鐵鋰電池生産的重要原材料。目前,全省已有貴州安達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新能源企業入駐“貴州省磷資源集中採購供給&&”,實現磷礦資源及初級産品集中採購。

  “不僅下單快捷,單價還比專業大宗商品交易網站優惠5%。”貴州安達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採購總監劉鐵柱説。

  當前,貴州大力建設新能源動力電池及材料研發生産基地,預計今年全省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産業的增加值將同比增長15%,吸引吉利、奇瑞等龍頭企業先後投資落戶整車基地並陸續擴大投資,比亞迪、寧德時代等動力電池頭部企業紛紛“落子”貴州。

  貴州磷化集團、中偉股份、振華新材、安達科技等一批新能源電池材料企業蓬勃發展,全面構築貴州新能源汽車、電池材料齊頭並進的發展格局,一幅幅促進新質生産力加快形成的“施工圖”正逐步變成“實景圖”。

  短短數年間,原本在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産業版圖上默默無聞的貴州何以逐步異軍突起?核心就是我省把“富礦精開”作為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的突出優勢和關鍵一招,抓住了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産業發展的機遇。

  産業協同,新舊動能加速轉換

  日前,貴州固達電纜集團的光伏專用電纜産品中標國內一新能源頭部企業3600余萬元的光儲一體化發電項目。

  “綠色發展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該公司行政總監常瀚文&&,當下,我國光儲産業發展駛入快車道,固達電纜集團正以國家“雙碳”政策為契機,致力打造綠色製造體系,加快企業轉型發展。

  今年,固達電纜集團二期項目——新能源線纜生産基地正式運行投産,主要用於光伏電纜、充電樁電纜、新能源汽車電線等産品的研發、設計、生産與營銷,努力為推動我省新型工業化綠色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不只固達電纜集團,位於威寧的貴州一道長通新能源有限公司今年建成我省首條光伏組件生産線。生産車間內,一塊塊光伏組件産品經切割、焊接、層壓等20余道工序生産下線,彌補了貴州本土製造光伏組件産品的空白。

  去年,貴州&&《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産業高質量發展推進“電動貴州”建設的指導意見》《關於加快新能源貨車推廣應用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為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産業提檔升級提供了強大政策支撐。

  今年,貴州歷史投資最大的工業項目——畢節磷煤化工一體化項目成功簽約,為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産業發展宏圖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在黔布局的首個産業基地正式投産,標誌着中車與貴安新區在新能源裝備、軌道交通産業方面的合作邁上新&階;

  貴安新區新能源儲能PACK生産及充電樁製造項目成功簽約、中科華聯(貴安藍科途)高性能鋰電池隔膜及在線涂覆一體化項目落戶貴安;

  …………

  近年來,貴州以新能源汽車為牽引,聚焦整車能力提升、加快推廣應用、完善配套設施、加速産業融合、構建産業生態,一個個“新”産業接踵而至,新舊動能加速轉換。

  同時,充分發揮風、光電産業的自然優勢,截至今年5月,統調新能源裝機突破2000萬千瓦,一躍成為貴州電網第二大電源。

  到2026年,貴州將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車整車和動力電池等配套産業協同發展、充換電基礎設施體系健全的新發展格局,推動新能源汽車産業逐步成為全省現代化産業體系的重要支撐。

  綠色低碳,構建産業生態圈

  隨着新能源汽車消費成為社會新風尚,貴陽市區道路上的“綠牌”車日益增多。

  去年,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産業高質量發展推進“電動貴州”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將通過完成加大公共交通領域推廣力度、推動重點領域加快應用、大力推廣新能源重卡、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等5項任務,促進提升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要求到2026年,全省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70萬輛,新能源汽車在新車銷售中佔比達到40%。

  隨着新能源汽車市場擴大,位於貴陽經開區的奇瑞萬達貴州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其産品研發從最初的單一混合動力客車逐漸拓展為純電動、混合動力、氫能源等多類型客車。

  當下,新能源産業正處於行業風口。據業內相關機構預測,到2027年,動力電池“退役潮”將到來,待回收的動力電池如何得到更好回收利用?

  今年,貴州磷化集團建成全省首條全要素電池回收生産線,一塊廢舊電池經放電處理後,通過物理破碎,分項篩選出銅箔、鋁箔、鋰電黑粉,再經浸出、萃取分離等環節,黑粉將被製成下游電池生産所需原料。目前,該項目的磷鐵回收率達到90%,碳酸鋰回收率達93%。

  磷化集團探索動力電池回收,是貴州完善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産業鏈條、助力社會經濟綠色轉型的一個生動寫照。

  近年來,貴州將節能降碳工作全面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搭乘公共交通出行、選購使用新能源汽車、騎行代步……隨着綠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綠色出行已融入公眾的日常生活中。

  從清晨到夜晚,在貴陽的街頭,每天有2615輛清潔能源大巴車行駛在6城區、雙龍、貴安及息烽縣共235條公交線路上。

  貴陽市公交公司測算顯示,一輛純電公交車與傳統的油車相比較,一年可節約燃料費6.7萬元,減少標準煤消耗23.68噸,還減少了發動機尾氣排放,節能減排效果明顯。

  截至目前,貴州全省新增及更新新能源公交、出租汽車佔比分別達100%和97.4%。全省1145個鄉鎮實現充電站、充電樁全覆蓋,城鄉充電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其中,貴陽市公交車預計2025年實現100%電動化。

  當下,貴州正基於礦産資源優勢,加快形成“礦産資源—電池材料—電芯—電池管理系統—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利用”的全産業鏈,構建“電動貴州”産業生態圈。(記者 金秋時)

[責任編輯:王雪松 黃勇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