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油榨街道市南路社區
建好“15分鐘生活圈” 老老少少有“趣”處
“你曾對我説,相逢是首歌,眼睛是春天的海,青春是綠色的河……”貴陽市南明區油榨街道市南路社區的活動室裏響起《相逢是首歌》,這是老年藝術隊學唱的練習曲之一,他們個個精神飽滿、嗓音洪亮,合唱之餘分享着過往的美好回憶。
每到周末,市南路社區銀齡老人的生活,因社區“15分鐘生活圈”建設而變得豐富多彩。來活動室打卡唱歌,成了不少老人的快樂源泉,“剛開始總覺得自己不行,不敢唱、沒自信、想退出,但老師和隊友一直鼓勵我,成為我堅持的動力,讓我體會到了音樂的樂趣。”藝術隊徐捷阿姨説。
市南路社區現有戶籍人口3222人、常住人口4453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有1323人,12歲及以下兒童有348人。“一老一小”,一頭連着“夕陽”,一頭連着“朝陽”。社區裏的老老少少,備受關注關愛。
“我們希望社區功能不只停留在諮詢政策、出具證明、解決人際關係等單一刻板印象中。”在市南路社區黨支部書記謝先琳看來,打造“15分鐘生活圈”,以家庭為單位走出家門、走進社區,參與到社區各項治理工作中,這樣居民參與度更高,工作也更有效率。
市南社區除了給老人們提供休閒娛樂的活動空間之外,社區以少年兒童為連接點,通過開展少兒實踐活動,讓家庭成員都來參與其中,達到政策宣講、環境共治、回應民生的工作需求。
“遇見扎染,布裏生花”民間技藝扎染暑期社會實踐體驗活動,激發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也豐富了社區與家庭共育形式。
在貴陽市富源南路消防站舉辦的消防課上,孩子們在消防員帶領下一起認識消防安全重要性,學到許多實用消防安全知識和自救逃生技能。
“垃圾知識大轉盤”“垃圾要回家”“垃圾飛行棋”……以趣味活動的形式,將垃圾分類知識傳遞給社區少年兒童,增強孩子們“城市主人翁”意識,還讓小朋友們以其自身行為影響身邊大人,共同參與到垃圾分類活動中。
每到寒暑假,市南社區及時“補位”,為孩子和家長提供親子活動場地,不僅緩解青年家長育兒壓力,拓展少年兒童成長空間,還將社區工作有效融入其中,這是當前市南社區持續提升群眾幸福感的重要措施之一。
近年來,市南路社區在2021年獲評“三感社區”基礎上,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在社區定期開展義診、舉辦健康講座、心理諮詢、文娛活動,用一件件實事來讓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並在今年完成提質升級建成社區“15分鐘生活圈”。
“大家都喊我謝書記,其實我不覺得自己是領導,而是一名社區的服務員。”謝先琳説,這是她給自己的一個工作定位,在市南社區建設過程中,居民獲得感、參與感、滿意度是評判社區工作的一個重要尺度。“在今後的社區工作中,我們將圍繞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需、我有所為,對多方融入、共建共享的最佳服務路徑進行更多探索。”(權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