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挂上海專家的號——記者跟隨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貴州醫院專家坐診記-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在貴州挂上海專家的號——記者跟隨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貴州醫院專家坐診記

2024-04-13 10:39:23  來源:貴州日報

  “遵義來的”“從烏蒙大草原過來”“我們一早坐火車從雲南趕來……”在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貴州醫院門診大樓,説着各地方言的家屬與患者正在候診。

  為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派駐了20余個亞專業技術尖兵扎根黔地,立足貴州打造的西南地區高水平臨床診療中心,帶動貴州醫療服務水平提升,保障貴州人民健康服務需求,減少異地就醫。截至2024年2月底,醫院門診量近45萬人次,同比增長近123.17%,其中,省外患者就診3.2萬人次。

  近日,記者前往醫院採訪。上午8點半,醫院門診大樓已是人來人往,隨處可見走路帶風、説着一口“上海普通話”的醫護人員穿梭在診室、檢查室、治療室間;診室外佈置成森林模樣,墻面繪滿了童趣的畫,仿佛縮小版的幼兒園,家長邊領着患者逛一逛、看看畫,邊等候醫生叫號。

  葛翼華是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貴州醫院醫務部主任兼兒外科、兒童骨科主任。他高高瘦瘦,沒穿白大褂,身着一件樸素的格子襯衣。“小孩看見白大褂會害怕”,他話音剛落,一個小朋友在媽媽的攙扶下慢慢地走進來。這位3月18日做完手術的小患者前來復診,“傷口恢復得很好,你看,線縫得很細、很密,家長也不要擔心拆線,時間一到會自行脫落。”葛醫生蹲下身來對孩子傷口進行仔細檢查。

  坐診期間,患者接連不斷,葛翼華在做完基本檢查後,會仔細傾聽家長提出的每一個細小問題,予以回復,在面對需要做影像檢查報告的家庭,他都重復着一句話,“等你拿到檢查報告,我可能已經下門診,你掃這個二維碼,在網上把檢查結果傳給我,如果有想問的也可以在網上溝通,這樣就不用一直等着。”

  上午10點半,記者來到兒童心內科診室,坐診的是心臟中心副主任郭穎。

  “有一個患者還沒到預約就診時間,提前來了,能不能先看?”護士敲門詢問。

  該時段沒有其他病人,郭穎同意了。一位衣着樸素的婦女牽着6歲的女兒走了進來,她神情有些羞澀,開口解釋道:“我們早上5點半起床趕來看病,不知道要不要抽血,沒吃早飯,怕娃餓壞了,想早點看完帶她去吃飯。”

  她們家住在六盤水烏蒙大草原,沒有直達貴陽的班車,清晨起床後抓緊從草原出發,坐一個小時客車到盤州,再從盤州乘高鐵趕到貴陽。

  年輕的母親眼裏寫滿了擔心,“娃説這裡痛。”她指了指疼痛位置,“我聽人家説這裡有大專家的,應該能看得出娃的毛病。”

  兒童心內科是一個兒童心臟疑難雜症集中地,郭穎每週上兩個半天的門診,時常一號難求。她來貴州已經3個多月,適應了在黔行醫的節奏。

  像郭穎一樣長駐貴州的上海醫生還有很多。截至目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作為輸出醫院,累計派出長駐專家47人,短期專家146人,分批次、分時段進駐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依託貴州省人民醫院建設的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貴州醫院,覆蓋了醫院管理、內外科系統、&&科室、護理等領域,奮力將醫院建設成兒科醫學、科研、教學一體化中心、國家三級甲等兒童專科公立醫院和國家區域性兒科專科診療中心。

  “不少心臟病患者來就診時情況相對嚴重,但兒童手術不是縮小版的成人手術,有着更為精密的麻醉和體外循環要求。”郭穎以行軍打仗作比喻,“如果將此看作行軍打仗,醫生只是先鋒,但還得有中軍和保護大部隊的兩翼。為了患者的全鏈條保障,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匹配了整套人馬來貴州,例如心臟中心涉及到的胸外科、心內科、心臟彩超、體外循環、麻醉都來人了,確保患者從診斷到手術的各個環節都有人把關。”

  因為這份全力以赴的赤忱,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貴州醫院迎來了大量省內省外慕名求診的患者:來自雲南省紅河州的5名疑難雜症和多發病患者接受腹腔鏡微創手術,新疆4歲白血病女孩在父母帶領下跨越3000公里到貴州求醫,廣西南寧陳女士帶着先天性肺氣道畸形的幼子前來就醫,她説:“我信任這裡的醫護人員,跑得遠一點也值。”

  患者的信任,滬醫黔醫全力以赴的拼搏,用行動護航生命——

  他們用機器人為出生10天的寶寶實施腎盂輸尿管成形手術,為西南最小病例;

  他們成功救治一名年僅4歲的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

  他們為出生6天的寶寶開展腹腔鏡下肝臟腫瘤切除術,為全國最小病例;

  …………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貴州醫院普外科主任陳盛來貴州已有1年零4個月,他對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認識正逐漸加深,“以前在上海接診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現在到貴州,是把我們送到了病人的面前,鄉親們不用多跑路,在家門口能看得好病,還能報銷。”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意義,正是如此:“一切為了人民。”

  據統計,從2023年初到2024年2月底,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貴州醫院開放床位數564張,收治住院患者2.1萬餘人次,同比增長51.67%;累計開展手術5290余例,其中三四級手術3348例,佔比63.29%;引進新醫療技術64項,2項西南領先、41項省內領先,佔比達67.19%。(記者 劉丹 冷賽楠)

[責任編輯:王雪松 謝素香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