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陽3月24日電(記者吳思、楊焱彬)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世衛組織發布的《2023年全球結核病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估算結核發病人數為1060萬,我國新發結核病患者人數約為74.8萬。什麼是結核病?如何有效防治肺結核?記者採訪了肺結核防治專家,對相關問題予以解答。
記者了解到,結核病是一個慢性傳染病,人體感染了結核分枝桿菌複合群就可能發病,除了頭髮、指甲、牙齒以外的任何組織器官都可能感染,其中最常見的是肺結核,佔到結核病的80%-85%。
貴陽市公共衞生救治中心結核病質控中心主任蔡翠説,肺結核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肺結核病人在咳嗽、打噴嚏、高聲喧嘩時,將帶有結核分枝桿菌的飛沫噴出體外,健康人吸入後可能被感染。1名傳染性肺結核病人1年內能使10至15人感染結核分枝桿菌。
肺結核主要的呼吸道症狀包括咳嗽、咳痰、咯血,全身症狀包括潮熱、盜汗、乏力、消瘦。“肺結核因為臨床表現不典型,也容易被患者所忽略。”蔡翠説。
蔡翠介紹,在肺結核篩查方面,建議成人採取影像學的方式進行檢測,學生或兒童可開展免疫學檢查或者伽馬干擾素檢測。在預防方面,卡介苗是兒童結核病免疫預防的製劑,可以有效保護兒童重癥結核出現,成人需要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不隨地吐痰,合理膳食,適當運動,不斷提高自身免疫力。
專家&&,結核病需進行藥物治療,用藥需遵循“早期、適量、聯合、規律、全程”五大原則。敏感結核患者接受6-9個月的規範藥物治療後,90%以上可以治愈。蔡翠説,如果患者間斷治療、不規則治療,有造成結核傳播的風險,更大的問題在於可能會造成耐藥。
貴州省黔東南州公共衞生救治中心結核病區主任張宇説,痰涂片陽性病人是肺結核主要的傳染源,該中心目前已對涂陽肺結核患者開展集中住院隔離治療,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相關患者既節約了就醫成本,也提高了治療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