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三月,走進湄潭縣鄉村,目之所及,草木青翠,百花盛開,處處迸發出勃勃生機。
2023年9月,省委書記徐麟在湄潭縣調研時指出,要持續深化農村改革,不斷激發農村資源要素活力,深入推進茶旅融合,讓更多群眾共享改革成果。
錨定目標,勇毅前行。湄潭縣依託資源稟賦,補短板、強弱項、促提升,深入實施農民增收攻堅行動,開闢鄉村産業、就業、創業、企業、公共事業“五業興旺”助農增收路徑,奮力繪就“經濟興、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畫卷,用實幹實績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遵義實踐新篇章增光添彩。
(一)
在湄潭縣興隆鎮興隆場村,連片茶園蜿蜒起伏,一壟壟茶樹吐露鮮芽……
“通過從村集體取得種植基地,委託茶農用統一標準進行管理,吸引全國各地的投資者流轉土地成為茶園主,擁有自己的定制茶園。在此過程中,實現‘資源變資産、資産變資本、資本變資金’,最終打造高標準生態茶園基地,實現茶園經濟價值轉換。”興隆鎮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總經理張權友介紹,該模式中,茶農能夠獲得流轉土地、管護茶園等收入。
為打破茶産業傳統發展模式,湄潭縣在前期初步探索茶園經營權流轉管理的基礎上,創新“一畝一證”經營權流轉和分片定制託管服務機制,進一步盤活農村資源資産,廣泛調動社會力量助農增收。
近年來,湄潭縣圍繞茶、做足茶、突破茶,不斷發展壯大茶産業。2023年茶葉産量達7.2萬噸,茶業綜合收入達180億元,茶經濟覆蓋8.8萬戶35.1萬人。
該縣堅持農業發展“一縣一業、多鎮一特、數村一品”,結合實際調整優化農業生産力空間布局,統籌推進優質稻+、辣椒、蔬菜以及林下經濟等特色優勢産業,拓寬産業效益覆蓋面,2023年完成林下經濟林地利用面積43.93萬畝,産值達4.69億元。
該縣還聚焦資源、客源和服務三要素,深入推進農旅融合,着力以場景引客、住宿留客、業態聚客,全面推動旅游提質升級,讓更多群眾吃上“旅游飯”。
鄉村産業遍地開花,農民收入節節攀升。2023年,湄潭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0208元,增速8.2%,一幅百姓宜居宜業、和睦安寧的美好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
(二)
2月29日,在湄潭縣村播中心“百村萬名新農人”直播電商培訓班現場,培訓導師正耐心指導培訓學員如何設計直播場景的搭建及應用,學員們聚精會神地聆聽講解,不時提出問題和導師互動交流。
村播中心負責人佘先迪告訴記者,直播電商為農村經濟發展帶來了新機遇,舉辦這樣的培訓班,可以讓更多農民群眾提升就業技能,擴展就業渠道,增加他們的收入。
來自高&鎮合江村的辜杭看中了村裏發展鄉村旅游的機遇,想利用直播&&幫助家鄉宣傳旅游景點,推廣農特産品。在看到縣裏免費開直播培訓的消息時,他第一時間報了名。“有專業團隊免費教學,理論和實踐結合,這場培訓真是‘及時雨’。”短短一週培訓過後,辜杭熟練掌握了基礎的直播技術。
聚焦“直播+電商”新業態,湄潭縣紮實推進村播中心和“百村萬名新農人”計劃,加快培育一批懂經營、會直播、能賣貨的“新農人”。2023年6月以來,累計開展電商直播培訓8期,免費培育直播電商達人400餘人。
當天,在距離村播中心4公里外的茶博會展中心,200余名務工人員免費乘車前往浙江、廣東等地務工,自駕前往務工的群眾還收到了自駕補貼。返崗群眾紛紛&&,這次勞務直通車返崗活動,減輕了經濟負擔,感受到了家鄉的溫暖和關懷。
針對湄潭籍外出務工人員較集中的地區,湄潭縣深入推進農民工縣外務工穩崗行動,建立勞務協作站(點),動態跟蹤外出務工人員就業情況,廣泛收集東部省份企業用工信息,拓寬就業渠道,促進群眾就業增收。
同時,統籌用好鄉村公益性崗位,強化重點人群就業保障。在易地扶貧搬遷社區,積極探索“社區組織、鄰里互助、適當補助”模式,大力開發群眾互助崗位,結合本地採茶用工需求,開通採茶公交線路,促進靈活就業。
湄潭縣還常態化摸排縣內企業用工需求,精準匹配崗位,定期組織企業開展現場招聘。
把就業這道民生必答題答準、答好,在春風勁吹中,湄潭穩就業讓民生福祉“厚起來”。
(三)
立足喚醒鄉村“沉睡資源”、提升“造血”功能,湄潭縣用足用好作為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的機遇,深化農村産權制度改革,持續鞏固和擴大農民群眾財産性收入。
走進位於魚泉街道新石村的偏岩塘組,一幢幢風格獨特、錯落有致的黔北民居環繞在群山之間,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描繪出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優美畫卷。雲伴山居民宿就坐落在這幅“畫卷”之中。
雲伴山居民宿的老闆彭珊珊告訴記者,找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開民宿,一直是她和丈夫的心願。在詳細了解了湄潭宅基地制度改革後,經過實地考察,她租下一棟視野開闊的閒置黔北民居,將其改造成民宿。
作為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確定的104個全國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縣(市、區)之一,湄潭積極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不斷盤活農村閒置宅基地和閒置農房,讓群眾在宅基地制度改革中獲得“真金白銀”。
“有了多方保障,我們更能安心發展民宿産業。”彭珊珊説。如今,雲伴山居民宿已遠近聞名,生意越來越好,不斷有來自四川、重慶、貴陽等地的游客前來住宿。
在宅基地政策的賦能下,新石村現已有戶曉、雲伴山居等民宿20余家,帶動新石村農村勞動力就業500餘人。2023年,湄潭縣28個鄉村旅游點、300余家民宿實現營收近8000萬元,帶動近1500名群眾人均增收1.5萬餘元。
搶抓政策機遇,湄潭縣鼓勵各地依託農村山林、土地、宅基地、建設用地、房屋、河流和閒置低效的公共設施、扶貧資産等先行先試,努力吸引工商資本下鄉發展、各方能人來鄉創業、退休人員返鄉安居,積極打造市民下鄉、能人返鄉、企業興鄉的示範。
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湄潭縣還深入實施鄉村創業要素保障行動和服務提升行動,持續政策用力,為有創業意願、培訓需求的創業人士提供創業培訓。健全返鄉創業公共服務體系,探索組建培訓、諮詢、指導、實踐為一體的“創業之家”,動態監測、跟蹤服務農民工創業。
政策利好,機遇交織,如今,湄潭在創新創業上呈現出千帆競發的喜人局面。
(四)
在遵義七味茗香茶業進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七味茗香”),一輛滿載33噸紅茶的大貨車正準備發往重慶,經重慶出口到烏茲別克斯坦。
七味茗香是湄潭茶葉進出口龍頭企業之一。搶抓發展茶葉出口優勢,七味茗香和貴州大學茶學院合作,研發出利用茶葉邊枝製成的顆粒紅茶,得到了海外市場較好反響,産品遠銷至俄羅斯、巴基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馬來西亞等國家,讓“乾淨黔茶”逐步實現了“全球共享”。
公司總經理喻能紅告訴記者,目前顆粒紅茶的品牌不僅讓産品持續走俏海外市場,還增加了茶農收入。“不同於其他茶生産的季節性要求,顆粒紅茶一年四季都可以生産,算下來茶農每畝茶園可增收1000元—1200元。”
品牌強企,以企富農。近年來,湄潭縣堅持強企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支持發展市場主體做大做強,引領鄉村産業高質量發展,健全利益聯農機制,提升企業帶農質效,讓農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
聚焦技術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示範帶動效應強的産業,湄潭縣持續加大龍頭企業扶持培育力度,着力招引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和品牌效應的農業産業龍頭企業,不斷提升農産品整體生産加工水平,帶動農民增收。
不僅如此,湄潭縣積極開展“提質強企”活動,持續加大對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的政策扶持,全力推動全縣中小企業做大做強。針對産值創造、就業貢獻、利益聯農情況好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優先給予各類扶持。
“補鏈”補出新優勢、“強鏈”強出競爭力、“延鏈”延出新價值。湄潭縣累計培育引進國家級龍頭企業6家、省級龍頭企業45家,農産品類規上工業企業21家。隨着湄潭企業數量的逐漸增多,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就地就近就業逐漸成為群眾增收致富、助推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五)
寬敞明亮的文體活動室、乾淨衞生的助老餐廳、功能齊全的康復理療室……走進湄潭縣頤康養中心,老人或三五成群圍坐在一起拉着家常,或坐在屋前享受陽光,一派溫馨閒適、其樂融融的景象。
湄潭縣頤康養中心於2022年6月投入運行,一經開放便以設施全、服務優的特點成為附近獨居老年人的好去處。“在這裡,我們可以得到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和關愛陪伴等服務,既方便了我們,也減輕了孩子們的負擔。”談起頤康養中心,老人們高興地説。
湄潭縣不斷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化的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支持養老機構將服務延伸到農村老年人家庭,為老人提供照料護理、助餐助潔等服務,讓農民群眾子女能放心外出務工。
這樣的幸福、溫暖在蔓延。2023年6月,西河鎮衞生院仁合分院在西河鎮仁合村揭牌成立。此後,包括仁合村、樂園村、萬興村等在內的農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鄉鎮醫院的醫療服務。
一直以來,消費品進村“最後一公里”和農産品上行“最初一公里”是農村物流最大的梗阻。湄潭縣結合實際,完善縣級物流中心、鎮(街道)配送站,建設交通、郵政、快遞等“多站合一”的鎮級綜合服務站(點),擴大農村物流覆蓋面,讓群眾在享受網購便捷的同時,也將更多農産品銷往全國各地。
在教育方面,湄潭縣深入推進教育資源下沉,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減輕農村群眾子女在高中教育前進城就讀的成本。同時,支持縣中職學校師資下沉開展農村職業教育,培養農村實用人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戶增産增收聚力賦能……
伴着春的盎然,湄潭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順應群眾高品質生活的期待中闊步前行。(記者 林朋 馬雲才 張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