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底下勤耕“雲”
——貴安新區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
走進位於貴安新區的中國移動貴陽數據中心,機房內嗡鳴聲不絕於耳。高速運轉的設備中,千千萬萬的數據為“東數西訓”“東視西渲”提供強大的算力支撐。遠在杭州南宋禦街景區投入應用的虛擬數字人“杭小憶”,正是在貴安新區開展“東數西訓”的應用之一。
憑藉貴州大數據的資源優勢,貴安新區搶抓機遇,圍繞“算力、賦能、産業”三個關鍵核心抓實抓細重點工作,數據中心集群不斷擴大,智算實現從無到有,“一軟一硬”兩大産業取得實效,高質量建設數字經濟發展創新區核心區邁出新步伐。
中心集群不斷壯大
春節前,位於貴安新區的中國聯通貴安雲數據中心二期項目,已完成主體、暖通、水電、裝飾裝修等工程,陸續開展道路及綠化方面的收尾工作。聯通貴安雲數據中心二期項目經理徐孟江介紹:“後續還將進行機電設備安裝,力爭今年下半年交付。”
作為“‘東數西算’算力高效調度示範項目”及省級重大項目,聯通貴安雲數據中心二期可有效承接本地熱業務和其他樞紐節點算力需求及溫、冷業務需求,助力貴州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一直以來,貴安新區積極推進“東數西算”工程,全力打造面向全國的算力保障基地。截至2023年底,貴安數據中心集群已落地超大型數據中心17個,成為全球聚集超大型數據中心最多的地區之一。
隨着數據中心集群不斷壯大,算力底座不斷夯實。據貴州省社會科學院發布的《“東數西算”工程算力保障報告(2023)》(綠皮書)和“東數西算”工程算力保障指數顯示,貴安數據中心集群算力保障指數為57.02,居全國10個數據中心集群之首。
貴安新區大數據和科創局副局長張敏&&,將繼續加強算力布局,抓好數據(算力)中心招引建設,抓好智算能力部署,強化算網存用協調發展,探索建設自主可控的算力底座。
智算實現從無到有
2023年,被貴州稱為“智算元年”,貴安新區通過發揮數據中心集群優勢,搶抓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和面向全國的算力保障基地建設機遇,競逐“智算”新賽道,實現智算中心從無到有的突破,貴安數據中心集群建設實現了從“以存為主”向“智算優先、算存一體”的轉變。
翻閱時間“相冊”,這一年,華為、電信、騰訊、燧原等智算中心相繼落地;貴安新區渲染智算中心暨數字文化內容製作基地揭牌;昇騰AI雲服務在華為雲貴安AI算力中心上線;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貴州)主樞紐中心項目一期56PFlops智算設備已建成投用……在一個個項目的實施中,貴安新區在智算領域邁出堅實步伐。
“截至2023年底,貴安新區智算卡達到7.6萬張。”張敏介紹,預計2024年算力規模將實現倍增,貴安新區將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智算高地。
1月15日,華為雲盤古大模型&訊飛星火落地貴州産業化正式啟動,標誌着區域人工智能技術在貴陽貴安落地發展。
1月16日,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人工智能訓練場落戶貴陽大數據科創城,將促進人工智能在更多行業的深層應用。
競逐新賽道,耕“雲”新起航,貴安新區將積極建設人工智能數據訓練場,全力以赴在算力、賦能、産業上實現新突破。
産業發展態勢迅猛
春節前,在貴州廣電五舟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算力産品智造基地生産車間,工人們忙着將一台&服務器在100%負荷下完成8到24小時的老化測試,檢驗合格後出廠交付。
作為廣電五舟的西南總部,貴州廣電五舟以服務器的國産化、差異化定制和軟硬一體化為核心業務,正是看中了貴安新區在全國大數據産業集聚區的優勢地位,算力産品前景大。
強大的算力,離不開強大的硬體基礎設備,更帶動了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發展。伴隨着數字經濟的發展,浪潮服務器、鯤鵬服務器等大數據産業上下游的“智造”業在貴安新區生根發芽,以華為雲為引領的雲服務首位産業加速發展。
2023年,貴安新區互聯網相關及軟服業營收突破570億元,“雲服務”首位産業勢頭顯著。截至目前,華為雲累計為600多家貴州企業提供了數字化轉型服務,有力保障了企業業務平穩安全運行,實現了收入穩定增長;為130多家企業提供了鯤鵬適配服務,提升了信息基礎設施的供應鏈安全性;更為200多家製造企業提供了數字化診斷服務;40多家華為雲生態夥伴落地貴陽大數據科創城。
做優産業結構,做大産業規模,數字化發展能力持續增強。隨着一批龍頭企業快速崛起,帶動上下游産業生態匯聚成勢,將源源不斷為貴安新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記者 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