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不斷築牢“三農”壓艙石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不斷築牢“三農”壓艙石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2024-02-22 09:08:48  來源:貴州日報

逐夢沃土織錦繡

——我省不斷築牢“三農”壓艙石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2023年,對於貴州“三農”工作而言是極不易更是極不凡的一年。放眼廣袤黔貴大地,全省上下不懈努力,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統攬,聚焦圍繞“四新”主攻“四化”主戰略和“四區一高地”主定位,加快建設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強省,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面對冬春連旱、夏季少雨等不利因素,全省廣大農民群眾和“三農”工作者堅持做到“國之大者”心中有數,迎難而上、克難奮進,穩住了農業基本盤,為應變局、開新局發揮了“壓艙石”作用。農業總産值、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別增長4%和8.1%。農業特色優勢産業産值增長5%,農産品加工轉化率達62%。

  過去一年,全省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深入實施脫貧人口增收專項行動,脫貧勞動力外出務工336.13萬人,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超過1.5萬元、增長14.2%,提前完成人均純收入1萬元以下脫貧人口動態清零任務。鄉村發展再提速,農民“四項收入”再增加,鄉村治理和建設更完善,和美鄉村有“顏值”更有“內涵”,成為人們嚮往的詩和遠方。

  在這片山地沃土上,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的錦繡畫卷正在織就。

  牢記“國之大者”:扛起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守好耕地命根子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

  落實中央精神,貴州省委、省政府始終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擺在重中之重位置,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提高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確保平時産得出、供得足,極端情況下頂得上、靠得住。

  春回大地,春節的喜慶氣氛還在延續,百姓餐桌上米香油滿肉肥,年貨豐盛慶團圓。這份餐桌上的豐足感,來自烏江流域的稻菽飄香、來自黔中壩區的糧油儲藏、來自烏蒙山下的玉米滿倉……2023年,貴州糧食産量達1119.7萬噸,油料産量99.4萬噸,同比分別增長0.5%和1%,均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為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穩”的基礎和“進”的支撐。

  天道酬勤,不負耕耘。糧食豐收的成績單源於各地朝耕暮耘的辛勤勞作。

  去年夏天,桐梓縣九壩鎮白鹽井村村民趙利勇家的農家樂生意紅火,水豆腐和水煮玉米成為點單率最高的菜品。趙利勇對種植大豆和玉米格外上心,因為這關係農家樂的原材料供給。“以前,我在自家玉米地裏套種過大豆,但産量不高。近三年來,省市縣鎮幾級農技專家經常來我們這裡授課,我才知道按照兩行玉米間隔四行大豆的複合種植模式,能夠讓玉米不減産大豆還增加一季收成。去年我家玉米和大豆都增産了,大豆産值翻了一倍不止。”趙利勇説。

  農技專家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專業技術的下沉惠及千萬個像趙利勇這樣的個體。秋季,在貴陽市息烽縣小寨壩鎮大灣村,“揭榜挂帥”凈作玉米小面積超高産示範通過田間實測,種植面積為1.086畝,折合畝産1019.9公斤,實現貴陽市玉米單産首次破千公斤紀錄,“跟着專家種玉米果然不會虧!”息烽縣小寨壩鎮村民王勇感嘆。

  在省級“揭榜挂帥”水稻百畝方高産示範和小面積超高産示範測産中,百畝方水稻高産示範平均畝産981.83公斤,其中最高田塊樣本點折合畝産達1174.16公斤,創貴州水稻單産新紀錄!測産當天,農戶和專家歡呼雀躍。

  高粱熟了紅滿天。匯川區松林鎮高粱高産地塊畝産達569.6公斤,仁懷市魯班高粱高産地塊畝産達587.88公斤,超過前一年的高産紀錄。

  …………

  一年中紀錄頻頻打破,其中包含了多少辛勤與智慧!

  ——去年以來,我省激勵近萬名農技人員深入基層開展糧油生産基礎性示範服務和“揭榜挂帥”,將水稻“兩增一調”、玉米“一增五改”、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等高産高效技術送到田間地頭、生産一線,多地打破了糧食高産紀錄,為糧食豐收提供了堅強技術保障。

  ——堅決守住糧食安全底線,堅決扛起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全省上下加快推動藏糧於地、藏糧於技落實落地。深入實施糧油生産、儲備、加工能力提升三大行動,紮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糧食單産提升、農機化社會化服務提升、油料産能提升、種子種苗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提升“六大工程”,穩定糧食面積、穩步提高單産水平,確保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同時,樹立大糧食觀、大食物觀,着力提升肉蛋奶魚等重要農産品供給能力。

  ——糧食安全要保障好,高標準農田就要建設好,耕地命根子就要保護好。作為喀斯特岩溶地貌典型區域,貴州耕地分散,加上土地石漠化等因素,相比平原地區建設高標準農田的難度更大、成本更高。但貴州迎難而上,探索投融資模式,形成了農民參與、部門盡責、全程監督的“635”工作機制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並引導農民通過以工代賑方式務工增收,去年全省建成高標準農田193萬畝,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

  接下來,全省將繼續紮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嚴肅查處違法違規用地,多途徑新增耕地,完成好中央下達的耕地保護目標、糧食播種面積和産量任務,堅決守牢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

  守好底線任務: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貴州曾經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貧困面最大、貧困程度最深的省份,現在是全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任務最重的地方。2021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親臨視察時,賦予了貴州“在鄉村振興上開新局”的光榮使命,為黔貴大地再踏新程指明了前進方向。

  2023年是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深化之年。這一年,貴州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始終把“三農”工作擺在重中之重,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開新局、做樣板,一年來,五級書記抓振興,3萬名“精兵”上一線,既“守”又“攻”,不撤攤子不歇腳,將責任、政策、幫扶、監管堅持到底,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不斷取得新成效,為貴州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山谷延綿,大河輕唱,廣袤鄉野處處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烈迴響。

  走進晴隆縣,登上三寶塔,阿妹戚托小鎮一覽無余——褐墻灰瓦、花窗雕欄,一棟棟特色民居依山而建,一條清河蜿蜒流轉。作為集景區為一體打造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阿妹戚托小鎮所在的三寶街道,承載着來自晴隆縣13個鄉鎮近1.5萬人搬遷後的新生活。

  “我們超市面對的客戶不止是游客,還有搬遷群眾,你看那一片修得可好的房子就是他們新家,現在生活好起來,家家戶戶的消費需求也多,節慶時候,都盛裝打扮載歌載舞幾天。”指着楊柳岸邊的一整排樓房,小鎮沿街超市老闆如是説。

  不遠處,晴隆縣東西部協作社區服務站有一項服務,名為“山呼海應”夢想點亮計劃,如何把脫貧群眾的生活照亮,在這裡能找到答案。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要讓脫貧群眾生活持續向好,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任重而道遠。搬遷安置區的“後半篇文章”是一個縮影,縱觀全省,這項頭號民生工程腳步不止。

  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不斷加強,“3+1”保障成果不斷鞏固提升,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不斷深化,全省各地不斷探索創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有效路徑,推動資金、政策、人才等資源持續向重點幫扶區域和重點人群傾斜。

  兩張“明白紙”,把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的申報和幫扶政策明明白白地送到了群眾手中,找幹部、打電話、一碼通,用好大數據,監測幫扶工作織得又密又牢。通過識別監測,精準制定實施幫扶措施,常態化跟蹤落實情況。有隊伍、有監測,“3+1”保障也同樣不斷檔。堅持鄉村振興為農民而興、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飲水安全一個不落,將防止返貧的貴州方案落實到每一個群眾關切的“民生小事”處。

  如今,全省59.6%的監測對象已消除風險,搬遷安置社區成立512個集體經濟組織,96.21萬搬遷勞動力實現就業。一年間,126.61億元資助資金為大山的孩子上學增加了保障,44.22億元學生營養膳食補助資金讓481.48萬農村孩子從“吃得飽”到“吃得好”。一項項政策舉措的落實,正在逐一點亮脫貧後的生活。

  抓好特色産業:聚焦重點優勢,促進農業“接二連三”,為農業現代化增添活力

  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過去一年,我省立足“農業現代化處於轉型發展加速期”,聚焦重點優勢農特産業,發展現代山地優勢農業産業,促進農業産業接二連三,加強品種品質品牌建設,改革完善“三農”體制機制,為農業現代化增添了充沛活力。

  産業興則農村興,貴州着力在做強做優做大“土特産”上下功夫。在織金縣貓場鎮,圍裙是當地人的“標配”,兩個兜裏,一個裝着帶殼的皂角籽,一個裝着剝好的皂角米。這是貓場鎮人最津津樂道的增收行當。在這裡,産業是帶動農民就業增收的有效途徑,一顆小小皂角米成就了貓場鎮近5億元的富民産業。

  精深加工是産業發展的重要環節。今年是關嶺自治縣新鋪鎮臥龍村村民蒙吉祥飼養關嶺牛的第五年,得益於每年穩定增長的賣牛收入,他決定擴大養殖規模,增加圈舍,再養30頭牛。“省裏政策支持,縣裏幫助多多,加之肉牛精深加工企業數量增加,我的牛不愁銷路價格可觀。”談起飼養關嶺牛的未來,他笑容滿面。眼下,以關嶺牛為原材料加工的休閒食品廣受市場青睞,貴州省苗阿爹食品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內,牛肉乾、牛肉絲等精深加工的牛肉製品琳瑯滿目。公司生産的手撕牛肉、帶皮牛肉等食品,每年投用的關嶺牛牛肉原材料佔公司採購原材料的40%。2022年,該公司牛肉食品營收達2600多萬元,2023年公司産值超6000萬元。截至2023年底,關嶺牛綜合産值達21.73億元,帶動當地群眾持續增收致富。

  黔山貴水,峰巒疊翠,生態優良。我省獨特的山地環境和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孕育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具有山地特色的農産品被這片神奇的土地所滋養。

  隨着我省交通翻天覆地的變化,農特産品從“養在深閨人未識”到被外省各大商超遞來“橄欖枝”。機遇,飛速行駛而來。

  借助天貓超市推出“産地直採”助農計劃,多個貴州茶品牌組團“出黔”,去年春茶季,貴州茶在天貓超市銷售額達數千萬元,創下不俗業績;

  2023年11月,珍寶島藥業子公司——亳州中藥材商品交易中心同貴州農業發展基金完成了貴州神農谷十億元中藥材全産業鏈合作項目簽約。天麻、淫羊藿、黃精等産業強鏈補鏈,産銷對接成果明顯;

  全國首位的産業規模、連續7屆的“辣博會”、唯一的國家級辣椒市場,都讓“生態貴椒·香辣天下”的美譽廣為人知,2023年,32萬噸辣椒從遵義“中國辣椒城”涌向重慶、四川、上海、湖北、湖南、新疆等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出口尼泊爾、日本、印度、緬甸、韓國、美國、墨西哥、東南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交易額達67億元。

  …………

  過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全省農業農村系統積極推動産業提質增效,按照“優選一批農業特色優勢産業,加快做大做強”思路,重點聚焦茶葉、刺梨、辣椒、夏秋蔬菜、中藥材種植和生態畜禽養殖等優勢産業。加大力度規範提升農民合作社、發展家庭農場、積極引進權威專家和頭部企業,推動農業“接二連三”、做大做強。有良好的産業基礎和政策保障做支撐,“貴”字號農産品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累計認定名特優新農産品73個、農産品地理標誌154個、綠色食品479個,興仁薏仁米栽培系統入選第七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項目。在不懈努力下,全省實現農業特色優勢産業産值增長5%。今年力爭農産品加工轉化率達66%,全年出口同比增長10%以上。重點推動肉牛産業擴群增量,開展十頭戶、百頭場、千頭村、萬頭鄉的“十百千萬”工程示範創建,大力推進秸稈飼料化利用,推廣種養循環模式,新增肉牛家庭牧場4000家以上,繼續推動“貴州黃牛”進京入滬。山中佳品,跨山越海,“黔”程似錦。

  緊握重要抓手:以“四在農家·和美鄉村”建設為載體,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當早春的雲霧籠罩普安茶園,1.8萬戶7萬餘農民便知道,收益已在路上。2023年,12.95億元的茶産值讓普安茶農嘗到了致富的滋味,生動詮釋着“富”在農家的“富”從何而來——答案就藏在培育産業促農增收裏;

  2023年,省農技人員創新創業行動持續開展,農技專家下田指導保豐收,當大豆玉米種植技術讓都勻市平浪鎮農民韋存力家的玉米不減産大豆産量翻一番,“學”在農家便有了具象的意義;

  “合約食堂”“寨管家”、積分制、清單制等鄉村治理方式充分尊重個體且體現鄉風文明;“村BA”“村超”等鄉村體育賽事的舉辦展現着健康向上的村民面貌;不斷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了鄉村服務水平……在細節處,村民們“樂”在農家,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正不斷加強;

  當黃平縣新州鎮的98戶人家廁改完成,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得到有序治理,村民黃秀芬心中的美麗家園便有了具體的模樣。“美”在農家讓村民舒心,讓游客嚮往。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建設新時代農業強國的重要任務,全面推進“四在農家·和美鄉村”建設又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過去一年,全省各地積極推進鄉村治理和建設,大力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堅持農民主體地位,以“四在農家·和美鄉村”建設為載體,從農民最迫切的現實需要入手,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新改建農村戶用衞生廁所15萬戶,30戶以上自然村寨生活垃圾收運處置設施體系覆蓋率達70%,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20.9%。鄉村文明建設紮實推進,鄉村面貌發生新變化。

  為全力抓好農業生態環保,各地還深入推進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嚴格落實長江“十年禁漁”,提高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農膜回收率、秸稈綜合利用率,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目標任務。

  讓大數據賦能鄉村振興,正成為打造“四在農家·和美鄉村”的重要抓手。全省圍繞服務賦能、産業賦能、管理賦能,深入實施“數智黔鄉”工程,搭建農業農村大數據&&,推進農村集體資産、産權流轉交易數字化管理。

  鄉村建設提質升級,鄉村治理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全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發揮村民自治作用,總結推廣“寨管家”、清單制、積分制等經驗做法。推進文明鄉風建設,持續開展濫辦酒席、厚葬薄養、高價彩禮等重點領域專項整治,革除陳規陋習,倡導文明新風。

  雲水間靜沐冬日暖陽,炊煙裏尋找夢中鄉愁。富在農家、學在農家、樂在農家、美在農家,多彩貴州因多彩鄉村更具煙火氣,充滿人情味,展現無限生機。

  加快建設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強省,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希望的田野,處處是耕耘和奮鬥的身影,廣大農民群眾和“三農”工作者不懈努力,正在用辛勤汗水創造美好生活,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貴州實踐新篇章貢獻更大力量!(記者 劉皓 鄧鉞潔)

[責任編輯:謝素香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