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安順經開區牛蹄關村通過厚植文化、引入産業,以文化賦能鄉村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保護利用的方式,形成了牛蹄關博物館群+産業的定位布局。在2023年12月17日召開的2023鄉村振興與美麗鄉村高峰論壇上,牛蹄關村獲評“全國十大美麗鄉村”稱號。
走進經開區幺鋪鎮牛蹄關村,沿着公路一路前行,整潔的街道,乾淨的院落。在這裡,可以看到很多文化藝術風格的建築和標識和民俗館、博物館、醫養館等文化載體。整個鄉村就像是鑲嵌在山裏的一座藝術空間。
安順經開區牛蹄關村黨支部書記韋俊:“我們村這幾年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特別在村民大家內生動力促動下,我們村打造出了這個藤甲谷、醫養館、布依蠟染館、音樂館等的這個館群,特別通過這幾年的打造之後,我們吸引了全國各地游客到我們村來入住跟旅游,同時也增加了我們村集體的收入,我們老百姓這個荷包也鼓起來了。”
布依族蠟染技藝是牛蹄關村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一個特色。如今,牛蹄關村的蠟染再次與藝術碰撞,不僅傳承非遺技藝,也為藝術創作賦予更多可能。蠟染技藝的新應用也為牛蹄關村帶來了更多的思考和試驗。
安順經開區牛蹄關村文化志願者戴洪:“通過各種文化的場館,通過開展各種文化活動,讓我們外來的文化人、藝術家走入這個鄉村,挖掘我們當地的這種地方文化,讓我們更多的藝術家也到這個鄉村裏面來,跟他們進行一個交互之間的這麼一種關係,通過環境,通過生活的引導,然後讓他們參與到更多的精神生活當中。”
村裏的小廣場上,來自全國的攝影家正在這裡采風,表演者們身着布依族、苗族等少數民族服飾,向攝影愛好者展現了我市民族之美。
焦作攝影家協會會長趙耀東:“這個地方的民俗風情非常的濃郁,我記錄了這20年貴州的變化,但是這一次到了我們安順牛蹄關,我有全新的一種感受,其實攝影也是一種力量,攝影也是生産力,我覺得用影像的力量,也正是攝影生産力的具體體現,用影像的力量,把它發揚光大。”
據統計,從2021年到2023年,牛蹄關村人均純收入從不足7000元提高到21200元,增長率達到300%。以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牛蹄關村形成了自然、歷史、民族文化資源,被遴選為貴州省高校鄉村振興研究中心文化教育賦能鄉村振興實踐基地、貴州大學等十二所高校教學實踐基地。
安順學院藝術學院院長羅文帝:“牛蹄關村的‘藝術鄉建’,注重詩意與煙火、藝術與生活和諧共生,整合社會各方資源,激活了鄉村內在活力,構建起以村民為主角,政府、藝術家、企業等多方參與的鄉村情感建設的共同體。它遵循鄉土的內生邏輯,尊重挖掘鄉村自身的文脈,讓藝術從鄉村自然走出來,從而打造出具有自己獨特風格、與本村相得益彰的品牌。”
安順經開區社會事務管理工作組組長杜軻:“我們積極引進了一批高層次文化藝術家入駐,根據各村歷史脈絡和本土人文特點,有針對性地對鄉村進行藝術探索與實踐。‘藝術鄉建’更需要村民的參與,村民不僅是共建者,更是共享者。我們充分尊重村民的話語權,考慮參與性與實現感,從而激發村民參與‘藝術鄉建’的內生動力。”(黃曉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