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三九寒,更像初春暖。
隆冬時節,烏蒙腹地的畢節陽光四溢,處處孕育着生機。
納雍縣骔嶺鎮的高山有機茶園內,村民們正在進行除草、翻挖、施肥等管護工作。
七星關區亮岩鎮太極村一角
七星關區亮岩鎮太極村周邊,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到古茶樹的保護與開發中,一方百姓在茶葉的影響下逐漸富裕起來。太極村的茶葉,因古而特;太極村的茶業,因興而遠。
赫章縣河鎮鄉海雀新貌。(李學友 攝)
赫章縣河鎮鄉海雀村,萬畝林海隨風起伏,陽光斑駁處,林間霧氣氤氳。
……
一年來,畢節制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創建方案,推動七星關區亮岩鎮、赫章縣海雀村獲得2023年省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命名。
2023年,畢節緊緊圍繞綠色發展、人力資源開發、體制機制創新“三大主題”,牢牢把握鄉村振興新典範、綠色發展樣板區、人力資源開發培育基地、體制機制創新先行區“兩區一典範一基地”戰略定位,努力建設百姓富、生態美、活力強的示範區,取得了顯著成效。
2024年,畢節市將繼續搶抓國發〔2022〕2號、國函〔2022〕65號文件重大機遇,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在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示範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康莊大道上奮力前行。
一
2022年2月15日,貴州省首張林業碳票在黔西市發行。
同年12月2日,畢節市首筆林業碳票交易達成,成交總價為14.41萬元。
碳票,為畢節綠色發展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2022年以來,畢節在全省率先啟動林業碳匯改革工作。印發了全省第一個林業碳票管理辦法,制定了全省第一個林業碳票碳減排量計量方法,建立了全省第一個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案件生態損失補償工作機制,與司法機關協作,判決全市第一個“以碳代賠”生態修復補償案例,成功被國家林草局列為全國林業碳匯試點市。
2023年,畢節全面推進全國林業碳匯試點市的建設工作。
截至目前,全市累計頒發5張林業碳票,涉及森林面積7.16萬畝、碳減排量28.3萬噸,完成林業碳票融資貸款4600萬元、碳票交易15.81萬元、碳票保額500萬元。
在全國率先探索“以碳代賠”修復生態新模式,全市共辦理了“以碳代賠”民事公益訴訟案件3件。
二
2023年,畢節始終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通過實施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森林可持續經營管理等舉措,綠色根基得以厚植,林業産業與林下經濟成為全市經濟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生力軍。
以林下養雞和林下養蜂為主要方向,實施林下特色養殖工程。推進以納雍滾山雞,七星關七彩山雞、田坎藥焗雞和土雞産業為主的林下養禽産業。2023年林下養殖利用森林面積149.19萬畝,實現産值17.8億元。
七星關區長春堡鎮犀牛村八月瓜種植基地林下養雞
以七星關區、大方縣、赫章縣為重點發展天麻種植産業,實施林下特色種植工程。在織金縣、納雍縣、黔西市重點布局發展紅托竹蓀産業。在大方縣重點發展冬蓀、魔芋、黃連産業等食用菌、中藥材。全年林下種植利用森林面積97.18萬畝,實現産值29.95億元。
村民在大方縣羊場鎮穿岩村天麻種植基地采收天麻。(王 洋 攝)
圍繞竹筍、野生菌、野生中藥材等實施林産品採集加工工程。開發利用野生林下産品資源,發展林産品採集加工。林産品採集加工利用森林面積96.76萬畝、實現産值4.44億元。
打造森林旅游、康體養生、露營休閒等“大健康”業態的森林康養基地,實施森林景觀利用工程。大力發展森林旅游、森林科普、自然教育等多樣化服務需求。全年森林景觀利用森林面積77.43萬畝,實現産值7.81億元。
以提高森林質量、增強生態功能、培育健康穩定優質高效的森林生態系統為目標,實施森林資源培育工程。樹種結構不斷調整優化,森林質量持續提升。
三
“山有頭、林有主”,2023年,畢節不斷創新林長制工作機制,持續以“林長制”促“林長治”,林長制內涵得以豐富。
畢節全面推行市、縣、鄉、村四級林長制,着力改革林長制責任、巡林、協作、宣教等機制,不斷推進考核實體化、巡林具象化、運作協同化、宣教可視化,推動林長履職提質增效,按行政區域劃分林長責任區域,實行網格化管理,全市共設立林長10844名,林長制改革得以持續深化。
——建立完善林長制聯席會議機制、總林長令發布執行機制、涉林問題整改銷號機制、重點工作任務提示機制等制度,將林長制推進情況、森林資源保護狀況納入黨委政府高質量發展指標考核,將考核結果作為綜合考核評價和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推動林長履職提質增效,有效落實保護髮展森林資源主體責任。
——充分發揮數字林業改革優勢,開發“畢節林長”小程序,全面推行“掃碼巡林”,明確“一掃、二看、三問、四查”的巡林流程,掃林草濕資源二維碼標識,看森林質量和林業工程,問下級林長、林場場長和護林員,查森林火災、涉林案件、有害生物和資金使用情況,形成了具體化、形象化和可操作、可跟蹤的巡林程序,解決巡林工作中“巡什麼、怎麼巡”問題。
——發揮綜合施治作用,整合行政、司法、社會等各方面力量,探索建立“林長+河湖長”“林長+警長”“林長+檢察長”“林長+場長”等工作機制,推進涉林司法信息共享、案件線索移送、檢察建議落實、公益訴訟銜接等,構建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群眾參與的林業生態資源保護體系。
——常態化開展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清風行動”、打擊毀林毀草“清違行動”和森林火災隱患排查整治“清源行動”,嚴厲打擊毀林毀草違法犯罪活動,及時恢復植被和林業生産條件;組織執法部門聯動排查整治實體場所及互聯網&&,查處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違法行為;對重點區域火災隱患排查梳理,依法打擊野外違規用火行為。
同時,畢節以林長制為依託,積極推進林長制主題公園建設,將林長制培訓納入黨校幹部培訓計劃,提升各級黨員領導幹部林長制業務能力。充分利用“世界環境日”“國際荒漠化日”“全國生態日”等節點,向廣大幹部群眾宣傳林業生態建設和森林草原濕地資源保護常識,切實增強生態保護意識。
四
綠色,是畢節的底色。2023年,畢節通過發展綠色經濟、打造綠色家園、築牢綠色屏障、培育綠色文化,持續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威寧自治縣灼圃草場
這一年,織金縣搶抓政策機遇,爭取投資2000萬元實施桂花小流域綜合治理提質增效工程,按照打造一條美麗幸福織金河、以鳳凰山工區和馬場工區水土流失治理為核心的“一河兩核”治理策略,在提質、增效、擴面、治污、添彩上下功夫,為創建國家水土保持科技示範園打下堅實基礎。
畢節將經濟開發寓於生態建設之中,逐步實現生態治理産業化,用發展産業的理念實施水土流失治理,先後創建了貴畢公路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示範區、黔西市馱煤河小流域“全國保護母親河行動優質工程”等一批水土保持示範工程。
2023年,畢節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生態理念,持續推進森林擴面提質,落實天然林保護工程管護,推動林業特色産業發展,積極開展科技培訓,實施推廣示範項目,綠色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畢節國土綠化試點示範項目全省唯一,林業碳匯改革試點全省唯一,深化“林長制”改革全省唯一,森林資源保護“三項行動”全省唯一,林業科技研究成果全省唯一;
林下經濟項目完成率全省第一,重點區域生態保護修復專項全省第一,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全省第一,林下經濟單品種植全省第一。(史開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