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茶飄香 貴州有約
——7家全國性社會組織攜手助力貴州茶“圈粉”
1月1日,全國早茶大會暨貴州綠茶第一採活動在普安縣茶源街道聯盟村茶神谷舉行。許斌 攝(貴州圖片庫發)
寒冬未盡春已到。
1月1日,普安縣茶源街道聯盟村茶神谷山頭,茶樹青翠,茶農穿梭,一片片鮮嫩的芽頭采摘下樹。這是2024年“貴州綠茶”第一採。貴州早春茶上市了。
2023年12月28日,貴陽,第十二屆貴州茶業經濟年會迎來八方賓朋,全國性社會組織助力貴州茶産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正式啟動。
7家全國性社會組織——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中國酒業協會、中國鄉村發展協會、中國飯店協會、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中國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協會、中華茶人聯誼會相關負責人在啟動儀式上分別發言,&&將立足自身&&與優勢,在市場拓展、&&對接、品牌提升、人才體系建設、産業培訓、活動舉辦、龍頭企業扶持等方面發力,助力貴州茶拓展國內國際高端消費市場。
此前,在全國性社會組織的支持下,省政府駐京辦事處、省農業農村廳、省民政廳聯合印發了《全國性社會組織助力貴州茶産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啟動儀式上,省相關部門負責人&&,將立足自身優勢,借助全國性社會組織力量,不斷擴大“朋友圈”,全産業鏈推動貴州茶産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我省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茶産業定位為全省的綠色生態産業、特色優勢産業、鄉村振興重點産業來打造。為世界捧上一杯“乾淨茶”是貴州的堅守。在農業農村部茶葉風險監督抽查中,貴州茶連續11年合格率100%。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貴茶集團榮獲全國茶行業首張SGS歐標認證證書。目前,全省茶園面積700萬畝,萬畝鄉鎮236個、5000畝村613個,涉茶人口322.4萬人。2023年,全省茶葉産量46.9萬噸,産值643.8億元。茶産業已成為我省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産業,富民産業。
聚勢、聚力、聚智,助力貴州茶産業高質量發展,全國性社會組織各有舉措。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副會長姚靜波&&,將協調幫助貴州茶搭建省外展示對接&&,並與安順、普安、湄潭、黔南州、銅仁市等地簽署中長期合作協議,在舉辦活動、品牌建設、渠道建設、宣傳推廣、標準建設、國際市場開拓等方面進行全面幫扶。
“貴州提出的乾淨茶概念,直擊食品行業的痛點,應該叫響這個品牌,叫響這個口號。”中國鄉村發展協會副會長文若鵬説,品質經濟是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意,綠色安全可追溯已成為品質經濟的基本需求。他非常欣賞貴州“基地做綠、加工做深、龍頭做強、品牌做響、銷售做暢、鏈條做長”的思路,中國鄉村發展協會將助力貴州做好“小葉子”這篇“大文章”。
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長期致力於優化行業的協調與服務效能,為企業搭建更多貿易合作機會。該商會副會長徐小虎&&,將認真落實《三年行動方案》,通過牽頭舉辦金牌會議等活動,不斷增強貴州茶産區、茶企業、茶品牌的國際知名度,為貴州茶産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新思路、新舉措。
酒與茶是貴州的兩張靚麗名片。本屆貴州茶業經濟年會上,還以“茶品牌·酒世界—中國(貴州)茶酒産業融合發展”為主題舉辦了貴州茶酒産業融合發展高峰論壇暨企業家峰會。
論壇上,省政府駐京辦事處副主任黃浩説,以前碰到的很多消費者都説“貴州有好酒”,現在碰到的消費者常説“你們貴州茶也不錯”。駐京辦作為貴州在京的窗口、橋梁、紐帶,將繼續舉辦各種推介活動,用好傳播&&,講好黔茶故事,展示黔茶魅力,全力推動黔茶出山、黔茶進京。
峰會上,中國酒業協會執行理事長王琦希望,貴州茶酒行業要深挖品類價值、深化品牌升級、深耕市場場景,牢牢把握“中國風味”的獨特性,將東方風土的雅韻做深做透,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茶酒融合,本土企業已在積極嘗試。 在第十二屆中國(貴州)酒博會上,貴州無憂酒業(集團)有限公司就聯合貴茶(集團)有限公司、湄潭縣栗香茶業有限公司、黃紅纓茶業有限公司等6家茶企“組團”亮相,讓四方客商深度體驗了黔酒醬香與黔茶栗香交融的魅力。峰會上,無憂酒業集團董事長袁明權&&,該公司將與一批優質茶企合作,通過資源共享、場景共通、品牌共建實現共贏。
貴州青酒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四文在峰會上介紹,去年8月份,青酒攜手都勻毛尖在佛山開展推介活動反響很好。目前,該公司正嘗試取消專賣店,設立體驗館,核心在於餐、酒、茶的融合。同時,在體驗營銷上發力,聯合酒莊與茶園打造深度游項目,讓消費者在旅游過程中品味佳釀、採茶品茗,在多元的場景中帶來更豐富的體驗。(記者 李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