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如虹通八方
——我省交通強國試點建設成效顯著
8784公里!貴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又攀新高。北上川渝、南下兩廣、東出湖南、西進雲南,四通八達的大通道架設已經成型。
2019年,地處西部山區的貴州被列入全國首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地區以來,朝着建設“人民滿意、保證有力、全國前列”的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目標,持續加大投資力度,交通格局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我省交通強國試點建設已取得明顯成效。”省交通運輸廳黨委委員、副廳長、總規劃師馮偉説,試點中還初步形成了一系列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經驗和先進成果。
修高速、架高鐵、建機場、興港口、暢航道……我省綜合立體交通網絡仍在延伸拓展、持續完善,為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提供着有力的支持。
天空之橋——平塘大橋美景。記者 向淳 攝
密織路網激發活力
2024,開年即起跑。
在建貴平高速多個項目迎來施工新節點、又一座世界級橋梁——納晴高速烏蒙山大橋形象進度完成67%、3個交通項目獲我國公路建設最高質量獎“李春獎”。
貴州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2008年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還不足1000公里。久困山巒的貴州,決心鑿出發展的通途,這註定是一條“非常規”的“突圍之路”。
2015年,貴州率先在西部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2017年,又率先在西部實現村村通公路;2020年底,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7607公里;2021年底突破8000公里……
東風吹來滿眼春。2019年開啟的交通強國試點建設為我省織密交通網絡、締造“高速平原”增添了強勁動能。
為此,我省建立健全由25家省有關單位組成的交通強國建設工作領導小組。2021年,省委、省政府印發《貴州省推進交通強國建設實施綱要》,全面部署我省推進交通強國建設各項任務,並圍繞“綜合立體交通網、運輸服務、智慧交通、綠色交通、交通安全”五個維度細化34項評價指標,配套制定了《交通強國貴州試點工作方案》,將交通運輸部批復的5項試點細化分解為33項約束性任務、20項預期性任務。
目前,53項任務已完成41項,總體完成率77%。其中,約束性任務完成31項,完成率達到94%。亮眼成績背後,不僅有融資模式的創新——累計吸引約6300億元社會資本投資4700多公里高速公路項目建設,更有“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試點的全面完成。
交通飛速發展,時空距離縮短,讓人員、物資、信息等資源更加便捷地流動。
“我們村人氣旺了!”修文縣六屯鎮大木村村民李政説,農家樂裏總會聽到不少外地口音,剛開始覺得新鮮,慢慢也就見怪不怪了。
他接着説:“村口的這條美麗農村路與省道、國道相連,順接高速路口,46分鐘就能到機場,進出方便多了。”
像大木村一樣,越織越密的路網激活了發展活力,城貨下鄉、山貨進城更快捷,電商進村、快遞入戶,各種新業態蓬勃發展。
貴金高速航拍圖。(貴州貴金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供圖)
外聯內暢打破瓶頸
清晨,天邊剛出現一抹亮光,黔西市高原藍夢菇業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基地裏,貨車陸續開來,工人們將剛採摘的菌子搬上車,目的地是1700多公里外的浙江。
“以前,鮮品的銷售範圍在五六百公里內。現在,有高速路網和冷鏈物流,我們可以開拓千里之外的市場。”該公司董事長陳孟談説,從基地上高速公路不到20分鐘,24個小時,這批新鮮食用菌就能擺上浙江人的餐桌。
《貴州省推進交通強國建設實施綱要》提出,要構建布局合理、外聯內暢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體系。
外聯——貴州大地上,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在大山深處蜿蜒前行,與民航、水運互聯互通。
貴廣、滬昆、黔渝、成貴、貴南等高鐵、快鐵線路陸續運營,形成了貫通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粵港澳、川渝滇等地區的高鐵通道。
烏江“黃金水道”全線復航,大宗貨物“公轉水”北上長江,一個高效順暢的聯運體系已然形成。
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進入雙跑道“比翼齊飛”新時代,航線不斷加密,通航機場實現市州全覆蓋。
內暢——城市交通便捷度穩步提升,農村公路向産業基地、旅游景區、農業壩區延伸,構建起上萬公里的美麗農村路經濟示範走廊。
一線串四區,通向新未來。隨着軌道交通3號線開通運營,貴陽步入軌道交通“線網時代”。
從村村通客運到城鄉客運一體化,農村群眾實現了“出門硬化路、抬腳上客車”;農村“客貨郵”更是打通了城貨下鄉的“最後一公里”與黔貨出山的“最初一公里”。
省公路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張傑介紹,在“四好農村路”建設中,全省已累計投資130.8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6953公里,新增24個100億元以上工業園區、103個3A級以上旅游景區連通二級及以上公路,1725個500畝以上農業壩區實現等級公路全覆蓋,1166個鄉鎮中有721個鄉鎮實現三級及以上公路通達。
交旅融合蹚出新路
小寒那天,站在“天空之橋”服務區觀景&放眼望,雲霧之上的平塘大橋獨特的主塔與連綿的山脈共同形成一幅壯麗美景,上海游客李婉瑩説,“天空之橋”深深印記在了她心裏。
天空之橋服務區因橋而名,是交通運輸部批復的交旅融合服務區示範項目,與大國重器“中國天眼”、地質奇觀“平塘天坑”抱團引客,開業3年來富民效應明顯。自2020年投運以來,天空之橋服務區相繼打造了大型會議室、房車露營地、兒童樂園、半山步道、橋梁科普館、天文科普館、嘉遇酒店、超市、美食餐廳等業態,成為我省“交旅融合”的新地標、來黔旅游的熱門打卡點。
“萬橋飛架,已成為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省打造了平塘大橋、壩陵河大橋等一批“明星橋”,在建世界第一高橋——花江峽谷大橋橋旅融合示範項目也在加快推進,力爭打造成世界級旅游標識和5A級橋旅融合景區。
“我們正按照‘深入挖掘貴州橋梁在全省旅游産業化中的特殊功能定位,用好世界級資源,對標世界級標準,努力把橋打造成世界級旅游標識,做好橋旅融合大文章’的要求,有序推進橋梁融合的3.0版——花江峽谷大橋橋旅融合項目建設。”貴州交通建設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韓洪舉説。
“交旅融合”是我省交通強國試點建設的一大亮點。省交通運輸廳會同省文旅等部門已建立聯席工作機制,正加快編制交旅融合發展規劃和交通服務支撐荔波、黃果樹、赤水打造世界級旅游景區規劃,加快制定橋旅融合旅游景區質量等級劃分和評定標準,以交通先行服務助力我省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記者 劉力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