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實事 解民憂 | 南明區河濱街道:以“新”換“心” 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資訊展播>>正文

辦實事 解民憂 | 南明區河濱街道:以“新”換“心” 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2024-01-03 17:00:07  來源:南明區融媒體中心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南明區河濱街道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持續發力,在重點打造的瑞花巷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中,從多方面著手,全方位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工作,加快消除住房和老舊小區安全隱患,全面提升老舊小區居住環境、設施條件和服務功能,以“新”換“心”,讓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切實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新”的居住環境,讓居民更“放心”

  “以前這個院落路面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就有積水,到處長青苔,一不小心就會摔跤,廢棄水池裏都是雜物,露天排水溝裏堆滿垃圾和淤泥,樓道又臟又黑,護欄銹跡斑斑……”説起以前小區的模樣,家住瑞花巷毛巾廠宿舍的祝黔生忍不住吐槽。

施工現場

  2023年5月,瑞花巷老舊小區開始實施改造,河濱街道以“群眾住得放心”為抓手,在小區規劃健身區、兒童遊樂區和非機動車停車區域,為停車場路面鋪設瀝青,規劃標線,為院落路面鋪青磚,翻新重做花池,栽種新花草,設計藝術造型亭臺,既美觀又不失檔次,讓老院落重新煥發生機。

  “雖然改造項目還沒完工,但面貌已經有很大改變,接下來還要安裝監控、路燈、石凳,換門禁大門,非常期待新環境、新生活。”朱本建高興地説。

  “新”的生活品質,讓居民更“舒心”

  “以前小區無物業管理,汽車亂停亂放,甚至有居民為爭搶車位發生矛盾糾紛,衍生出破壞植物等不文明行為,很糟心。現在小區實施改造,出臺了停車秩序管理規定,我們的生活變得有序文明起來。”家住瑞花巷物資局宿舍的倪楊説。

停車場改造前後對比

  在改善老舊小區居民生活品質方面,河濱街道下足了功夫。工作中,通過走訪、召開壩壩會等方式,集中徵詢居民意見建議,集中整治居民反映的停車不便、綠化毀壞、下水管道堵塞、小區無人管理等問題,加大改造政策、文明公約宣傳,加強小區公共環境的管理,倡導群眾養成文明行為習慣,在老小區中形成生活“新”風尚。

  “下一步,我將們嚴格按照南明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施方案以及建後管理機制落實各項工作,盡可能提升小區居住品質,改善群眾生活品質。”河濱街道星雲社區相關負責人説。

  “新”的生活方式,讓居民更“開心”

  老舊小區改造不僅要提升硬體舒適感,更要讓精神上有歸屬感。在河濱街道星雲社區養老服務站和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每天早上9點到下午5點,都有老人們練書法、下象棋、彈電子琴、唱歌等,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深受居民好評。

活動現場

  “以前小區很少開展活動,如今,還有貴州廣播電視臺的老師為我們上課,講授手機攝影、手機應用、季節養身等,內容很接地氣,學起來也很開心!”退休居民王阿姨説。

  為滿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星雲社區利用節日“搭臺”讓文化“唱戲”,由社區搭建“百姓舞臺”,組織開展毛筆字書寫培訓、端午節包粽子話家常、中小學生垃圾分類“四分類”有獎投放、元宵猜燈謎等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群眾喜聞樂見的社區文化活動,讓社區文化活動真正成為居民自己的活動。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打造各具特色的樓院文化墻,充分尊重群眾的創造精神和積極性,以社區文化建設為抓手,通過手繪文化墻、故事會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不斷回應和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豐富社區居民文化生活,密切鄰里關係、幹群關係。”河濱街道副主任楊仲森表示。(孫燕潞)

[責任編輯:鄧嫻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