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富村民 技術興苗鄉-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信息展播>>正文

産業富村民 技術興苗鄉

2023-12-26 11:57:17  來源:黔東南州煙草專賣局

  老屯鄉長灘村位於貴州省黔東南州&江縣境內,這裡農田環繞,高鐵穿境而過,傳統村落、小橋流水、風雨長廊,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我們村目前共有兩百多戶人家,是一個以旅游業為主的苗族村寨,但是長期以來我們的村寨在農業方面缺乏自身的特色産業。”長灘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周興文介紹,“後面鄉里考慮到這個問題,從今年3月開始調來縣煙草局的楊桂平同志到我們村駐村,帶着村民們把幾十畝的荒地做成了我們現在的瓜蝦基地”。

  荒地變成了長灘村的瓜蝦基地。(&江縣局供圖)

  在周書記的帶領下,我們走出長灘村村寨,沿着巴拉河向西南走了十多分鐘,來到了長灘村目前的重點項目瓜蝦基地,此時在瓜蝦基地正在開展一場一對多的“農業補習班”。

  “把岔枝全部剪掉,每一條主幹都只能有一個枝丫,這樣才能夠讓果樹能夠更好地吸收養分,明年桃子的長勢和口感才會更好。”在人群中,駐村隊員楊桂平一邊耐心地在給農戶講解種植、管護桃樹的要領,一邊在示範剪枝。

  在培訓休息的時候,幾名參與瓜蝦基地的村民也圍了過來,熱情地介紹。

  “我之前就種過西瓜和橘子樹,也算是有過經驗吧,所以當時村子裏召集人手來建設瓜蝦基地,我就第一個報名了。”潘榮報笑呵呵地説。

  “之前我種過西瓜和橘子樹,但是因為沒有經驗和技術,導致我種植的水果質量和産量始終上不去,那兩年不賺錢反虧了不少。”潘榮報風輕雲淡地説起那段經歷。

  “其實我當時報完名還有些擔心,這個項目會不會最終黃掉。還好後來縣煙草局在我們長灘的駐村隊員老楊找到我,説他是用科學的方法對長灘村的農田做了氣候監測和土壤檢測工作,最後確定了瓜蝦這塊荒地很適合做瓜果基地,讓我相信他,一起鼓足幹勁加油幹。我最開始只聽説老楊是獲得國家專利的農技師,還將信將疑,後面和他一起共事,他從接穗、砧木、開花、果實發育、管護等方面給我們村民進行了充分的指導,我們的技術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最後的成果更是讓我們感到欣喜,我們今年一共種植了面積達40多畝地西瓜和桃樹,西瓜每畝産量都達到了2000多公斤,光是我自己一個人靠着賣西瓜就賺了7000多元。”説到這裡,潘榮報格外高興。

  “除了種植瓜果,自從老楊來到村裏,我們學到了很多種植水稻、蔬菜等知識,在老楊的指導下,我家油菜産量增加了不少,今年種植的5畝油菜收穫菜籽1000公斤,收入達到了6000元呢。”老屯鄉長灘村村民李勝金説。

  “目前天氣漸冷,瓜蝦基地主要進行清理果園雜草、冬季果樹整形修剪等工作,為來年的桃樹成果打好基礎。”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説。

  駐村隊員楊桂平為潘榮報等村民進行冬季果樹整形修剪現場培訓。(&江縣局供圖)

  “之前對如何建設好這個基地,我們最頭疼的是資金和如何打通産銷渠道的問題,縣煙草局得知這一情況後為我們捐贈了一筆資金解了燃眉之急。後來在村兩委的帶領下,大家集思廣益找到了三條銷售渠道,一是借助長灘3A級景區的條件,吸引游客採買瓜果;二是線下&&縣城內的果蔬店、鄉村電商服務中心等銷售方,和他們商議收購項目,安排上門收購;三是由村幹部主動跑業務,到縣鄉各單位、各個公司去推銷長灘村的瓜果産品。按照今年的成果,我相信我們村的特色農業産業只會變得越來越好。”在離開瓜蝦的路上,談起瓜蝦基地未來的發展計劃,周興文書記充滿了信心。據她介紹,到目前為止,長灘村瓜蝦基地西瓜種植40余畝,桃樹、李子樹種植1340株,加上套種西瓜、甜瓜等應季水果12000株,預計每年可為長灘村創收50余萬元産值。

  美麗巴拉河旁,一株株西瓜、桃樹從柔弱的小苗到如今的枝葉初成,訴説着長灘村人的奮進歷程,記錄着美麗苗鄉的積極轉變,彰顯着科技興農的正確鄉村振興道路。(吳雙週 張小東)

[責任編輯:吳雨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