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鄉河”——赤水河的生態財富密碼-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信息展播>>正文

“最美家鄉河”——赤水河的生態財富密碼

2023-12-21 15:24:39  來源:貴州省水利廳

  赤水河,從雲南鎮雄噴薄而出,穿山繞谷,在貴州遵義仁懷市,拐了九十度彎,朝着西南的習水縣、赤水市一路馳騁,於四川合江縣匯入長江。

  299公里,是赤水在貴州流淌的足跡。這段佔據總長68%的水流,奔騰出一條生態河、美景河、英雄河、美酒河。今年3月,貴州赤水河(遵義段)入選第二屆“最美家鄉河”。

  近日,記者走進赤水河畔,實地探尋這條“最美家鄉河”的蝶變。

  多方聯手發力,建立管護長效機制

  赤水河是長江上游的一級支流和重要生態屏障,是長江上游珍稀物種繁衍生存的家園。流域面積20平方公里或河的長度超過10公里的支流有125條。由於過度開發,赤水河一度陷入上游水土流失嚴重、中游煤礦遍佈、下游酒廠排放超標的窘境。

  一條跨省越縣的河流,治理保護,談何容易!

  問題在水裏,根源在岸上。2011年,《貴州省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頒佈實施,規範流域開發、利用、治理等,從沿線産業發展、垃圾污水處理、生態修復等方面進行嚴格限定;2014年,赤水河被列為我省首個生態文明改革實踐示範點,發布《貴州省赤水河流域生態文明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方案》,啟動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和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生態環境保護司法保障制度等生態文明改革措施。

  取締河畔的200多家造紙廠、關停整改10多家煤礦,完成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約550平方公里,建成城鄉生活污水處理廠76座,有序推進小水電清理整改、網箱養殖、養魚攔水壩拆除、白酒企業污染、溪溝恢復治理、生態流量監管……各縣市聯手協作,影響赤水河的污染源成功拔除。

位於仁懷市的赤水河一級支流五馬河。

  省內治理如火如荼,省際協作也提上日程。2018年,雲貴川三省達成《畢節共識》,開啟跨區域流域保護治理新征程;2021年5月,雲南、貴州、四川三省人大常委會分別審議通過關於加強赤水河流域共同保護的決定和各自省份的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並於7月1日同步實施,開啟三省聯動保護赤水河流域工作。

  赤水河治理成效如何?

  2022年4月28日,中國科學院水生所在赤水河復興段科研監測中採集捕捉到一條近兩尺長的鰻鱺。作為赤水河的土著魚,鰻鱺在消失20多年後重現赤水河。

  目前,赤水河(遵義段)幹流6個監測斷面,連續五年水質均持續穩定達到Ⅱ類標準,達標率100%;水土保持率由2018年的74.88%提升至2022年的76.11%;魚類種群從5年前的108種恢復至167種。

  “顏值”變“産值”,生態變“財富”

  暖陽下,位於赤水河畔的習水縣土城古鎮,迎來大批游客。

  大家在沿河游步道上漫步或租借一輛單車騎行,身旁古色古香的建築和眼前清澈的河流及四面環繞的青山,讓人們時刻感受到 “千年古鎮?紅色土城”的獨特魅力。佇立河邊的石碑上用紅色字體書寫的“四渡赤水 土城渡口”,成為游客必去的“打卡地”。

  土城,因水而興,因四渡赤水而馳名。歷史上長期是赤水河中下游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1935年1月,紅軍長征在這裡打響“四渡赤水”戰役,讓古城增添了一抹紅。

  依託赤水河畔獨特的氣象、水文和微生物等環境,土城鎮已培育、引進安酒、雲峰、宋窖等6家白酒企業,年産能1.5萬噸。

  該鎮人大主席、鎮級河長趙遠平介紹,土城已形成集“紅、古、白、綠”四色資源富集的旅游目的地,僅2019年就接待游客22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5.1億元。

赤水河繞着習水縣土城古鎮而過。

  治水要花錢,但赤水河的治理卻在不斷“生錢”。

  走進仁懷市茅&鎮漢王酒業有限公司釀酒車間,一股股夾着酒香的熱氣撲面而來,工人忙着上甑、蒸煮、下甑、攤晾、取酒等,經過製冷水冷器的冷卻處理,用於釀酒冷卻的水被循環利用。

  “以前用的是流動水,一口甑子一天要2噸水,現在一天只需100多斤水。”車間設備管理負責人李利介紹,整個生産車間一天能節約40多噸水。

  近年來,仁懷市以高標準、嚴要求,推動酒企進行冷卻水系統改造、窖池改造、接酒池改造、廠區管網改造、廢水應急池建設“四改一建設” 工作,在節水、護水基礎上,推動白酒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依託成熟的醬香白酒産業,仁懷市已形成集原料種植、釀酒加工、包裝、物流銷售、旅游等為一體的産業鏈條。數據顯示,2022年,仁懷白酒産業總産值899.7億元,産值上億元的白酒企業達25家;規模以上白酒生産企業132家,近30萬人享受到酒産業帶來的紅利。

  赤水兩岸,旅游業、釀酒産業、特色農業等,正茁壯成長。

  水脈滋養文脈,赤水兩岸景美人和

  赤水之變,融進了沿岸人民的歷史文化傳承。在遵義市的精心裝扮下,赤水正成為一條延續文脈的文化長廊。

  閒游赤水畔,既能感受1935年中央紅軍“四渡赤水”戰役的熱血,又能領略世界醬香酒核心産區的魅力,還能探秘桫欏等國家珍稀瀕危動植物,更能捕捉132.8萬畝“中國竹都”蘊藏的精巧與神奇……

  和油紙傘打了幾十年交道的李珍霞,是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油紙傘製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一根竹子在她手中經過100多道工序,就能變成一把精美的油紙傘。

  除了水墨梅蘭竹菊牡丹等傳統圖案,李珍霞還將蠟染、扎染、剪紙等工藝加入傘面設計,讓老手藝更好對接市場。同時,赤水竹編的傳承人們,將竹子玩出竹絲扣瓷、竹編提包、竹編燈飾等創意等新花樣。

  赤水市赤水河段綿延70多公里的竹海,緊貼着水面向兩岸山間蔓延。在這裡,竹子被賦予別樣的生命。竹文化博物館、赤水桫欏博物館等,也向河而“生”,不斷增強赤水河的人文底蘊。

赤水河靜靜流淌

  16時許,47歲的巡護員向英俊駕駛着執法船,和同事沿着赤水河段駛去。作為赤水河上的護魚人,每天巡視赤水市赤水河段73.9公里的水域,是向英俊和其他4名同事每天雷打不動的工作,非法捕撈是他們當前巡護的重點。

  “赤水河哺育了我們,我們享受着她的美,就得守護她的美。”向英俊説。

  為實現赤水河的長治,全流域1281名河長及105名河道警長、254名義務監督員、500多名巡河保潔員共同護河,實現“政府治水”與“全民治水”協同發力。

  日落時分,赤水河畔熱鬧起來。忙碌一天的赤水人,紛紛來到河邊散步、鍛煉,廣場舞悠揚的音樂混合着嘩嘩的流水聲浸潤進赤水兩岸。(向莉君 申川)

[責任編輯:李濤濤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