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是天麻采收期。走進黎平縣壩寨鄉高場村天麻種植基地,十多名婦女正趁着晴好天氣忙着采收天麻,有説有笑,其樂融融,她們穿梭在林間採挖、脫泥、分揀、裝袋、搬運……呈現一派忙碌豐收的景象。
她們用嫻熟的手指,輕輕地扒開地面的枯葉樹枝和松軟的土層,將藏在菌材下的一顆顆長條而又飽滿的天麻挖出,十多分鐘後,一筐筐背簍就裝滿了天麻,村民婦女們隨即把裝滿天麻的背簍從山坡上背到指定的地方存放,不一會兒,天麻“土疙瘩”便堆滿了路旁。
“採挖天麻比做其他農活要輕鬆些,今年我快六十了,來這基地務工,一天能賺到120元,還能照顧家裏,很滿足。”高場村村民吳祥書開心地采收着天麻。
“今年采收的天麻是去年高場村通過中央財政銜接扶貧資金申報的項目,採取‘合作社+脫貧戶’種植模式,實施種植5000平方米,‘零代種天麻’培植1500平方米,去年十月種植,今天採挖已經是第三天了,每天有十多個民工,平均每天採挖1500斤,預計産量2萬斤,産值80萬餘元。”種植大戶楊再義介紹,今年的氣候有利於天麻生長,産量比去年增産很多,採挖的這批商品麻,天麻素含量高,不愁銷路,備受外商青睞,當天採挖的天麻,經加工廠處理,加工成乾貨後,按訂單及時銷往廣東、香港等地。
高場村海拔700多米,地理條件優越,土壤肥沃,年平均氣溫15-20℃左右,適宜種植天麻。今年該村盤活林地資源,引導廣大村民,大力發展天麻、茯苓、油茶、茶葉等産業,今年來,幫助當地群眾實現了家門口就業120餘人,戶均增收2000余元。
近年來,壩寨鄉搶抓新國發2號文件重大機遇,秉持“在發展中保護生態,在保護生態中發展”的理念,圍繞“兩茶一藥一畜”産業布局,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做足林下經濟文章,激活村集體經濟發展動能,推動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産業發展新格局。截至目前,全鄉建成4個天麻基地種植天麻5萬平方米,茯苓種植50萬窯,油茶基地4個種植2900畝,創收800萬元,促進林業增效農民增收。(石遠光 姚進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