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雲岩:破解出行難 為民辦實事-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信息展播>>正文

貴陽雲岩:破解出行難 為民辦實事

2023-12-07 16:45:02  來源:雲岩區融媒體中心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貴陽市雲岩區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突出深學細悟、真信篤行,着力在為民解憂上出實招、求實效,“小切口”做好“微實事”,切實提升惠民生的工作成效。在破解市民出行難的問題上,雲岩區以治理交通堵點、攻克停車難點、解決出行痛點為抓手,讓市民出行更通暢、更便捷、更舒心。

  治理堵點 市民出行更通暢

  12月4日,周一早高峰。與平常大排長龍的堵車情況相比,黔靈山公園門口的交通通行有了明顯改善。

  黔靈山公園是貴州省的人氣景區,地處貴陽市老城區的中心,地理位置優越,周邊人車流量大,停車資源緊缺。此外,周邊道路人車矛盾突出,加之軌道交通施工,周邊道路交通擁堵嚴重。曾幾何時,在貴陽的早晚高峰期,市民都不願意經過黔靈山公園門口路段。

  “我們以主題教育為契機,聚焦‘民生警務’,在提高人民群眾的滿意度上破題,以黔靈公園擁堵治理小切口推動解決景區景點周邊道路交通擁堵大問題為調研課題,多次實地調研、現場辦公,並聯合市交委共同研究《黔靈山公園片區交通提升改造規劃方案》。” 貴陽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雲岩分局黨總支書記、局長李國偉介紹。

  為最大限度優化提升路口交通組織,貴陽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雲岩分局決定“下一劑猛藥”。

  一方面,將車道空間優化再利用,設置小客車、出租車落客專用通道,解決各類型車輛全部集中在公園門口臨時停車和掉頭的問題。另一方面,優化信號燈配時方案,根據路網交通流量變化情況,採用“分層級管控”的交通信號管理模式,精細化設計放行方案。

  此外,針對市民通行,規範行人過街秩序,重新調整斑馬線,設置“安全島”,安裝過街信號燈,實現二次過街,減少人車衝突。同時,改善周邊慢行環境,提升游客步行體驗感,對交通標線重新進行渠化,加強文明交通志願者值守。

  李國偉&&,貴陽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雲岩分局還開展“立足崗位作貢獻”活動,設置“黨員示範崗”,加大片區警力投放力度,結合高點監控視頻探頭和機動巡邏摩托,增強交通動態管控能力。

  效果好不好,事實來説話。數據顯示,通過一系列的措施,黔靈山公園附近棗山路擁堵指數環比下降7.8%,北京路擁堵指數環比下降1.1%。

  “交通組織優化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乘客在這裡下車安全系數高了。我們在這裡下客也很方便,交通擁堵情況有了很大緩解。”出租車司機余太湖説。

  攻克難點 市民出行更便捷

  在老城區,困擾市民群眾的問題不僅在出行堵,更在停車難。尤其在學校、醫院、商場等周邊,問題表現得更加明顯。

  環西小學總校位於主幹道瑞金中路,有學生2000餘人。因為學校附近沒有停車場,每到下午放學時,前來接孩子的家長們,只能把車臨時停靠在路邊。這樣不僅會造成路段長達一兩小時的擁堵,更給孩子的出行安全帶來隱患。

  為解決這一“老大難”問題,雲岩區深入走訪群眾,徵詢意見建議,深入挖掘校園周邊停車資源,經多方論證協調,將緊鄰學校的紅華大廈旁閒置空地改造成了機動車停車場。

  “9月開學後,接送小孩時不再犯難。這個停車場很方便,收費標準很合理,半小時內不收費。現在學校周邊堵車情況有了很大的緩解。”市民郭先生告訴記者。

  停車場負責人高世明&&,“停車場佔地3000平方米,可停放車輛120輛,還設置了24個充電樁、48個新能源汽車停車位。不僅緩解了停車難問題,還解決了老城區充電難的問題。方便了環西小學、雲岩區人民醫院、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市民群眾。”

  停車事雖小,卻是大民生。

  位於貴陽中心地段的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因院內車位嚴重供不應求,加之周邊老舊小區基本沒有車位,停車難一直是入院患者和周邊居民的煩心事。

  在旁邊的沙河街公共停車場項目現場,工人正在施工,車輛來回穿梭,設備快速運轉……

  據悉,該公共停車場為智能停車庫,建築面積近3萬平方米,總停車位達915個,智能化的設計方案將對附近的停車和通行狀況帶來極大改善。

  看著正在建設的停車場,住在附近的周先生充滿了期待,“希望停車場能夠早日建成並投入使用,造福市民”。

  2023年,為解決 “停車難”的問題,雲岩區通過民生走訪、問需於民,根據群眾實際需求、分清建設輕重緩急,計劃修建7個停車場項目新增3840個停車位,切實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出行安全感。

  解決痛點 市民出行更舒心

  出行無小事。市民出行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僅體現在駕駛的暢通、停車的便捷,更體現在馬路邊的細微之處。

  11月28日,記者在雲岩區人民大道北段及八鴿岩地鐵站C口旁看到,一張張嶄新的休閒座椅投入使用。

  “以前從北京路沿着人民大道走上來還是挺累人的,但附近沒有可以休息的地方。現在增設了這些便民座椅,大家也能歇歇腳了。”附近居民趙爺爺點讚。

  記者了解到,前期,八鴿岩街道安雲路社區黨支部黨員幹部在走訪收集市民意見時發現,這路段人流量大、通行距離長,但沒有歇腳的地方。

  小事不小視。八鴿岩街道黨工委通過召開壩壩會,廣泛問計於民,進行實地考察,最終確定在人民大道北段和八鴿岩地鐵站C出口旁安裝便民暖心座椅。

  據了解,自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八鴿岩街道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切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推動黨員幹部下一線、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解決群眾關心關切的問題,以實際工作成效推動主題教育“落地有聲”。

  “用腳步丈量民情,用行動溫暖民心。接下來,八鴿岩街道黨工委將繼續圍繞‘學、幹、改’要求,推動黨員幹部下一線、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解決群眾關心關切的問題,以實際工作成效檢驗主題教育的成果。”八鴿岩街道黨工委書記郭蒂説。

  增設愛心座椅是為百姓辦實事、解民憂的民生舉措,也是城市管理精細化的體現。類似的民生小事,也在雲岩各地上演。

  在楊惠街道惠文社區,社區黨支部黨員在走訪群眾中接到群眾反映稱,萬科城惠源路段市政路燈處於“罷工”狀態,路面坑洼不平,安全隱患較大。

  為此,楊惠街道黨工委聯合區屬國有企業貴中公司開展 “照亮回家的路”專項行動,確保惠源路路燈穩定運行,並鋪設瀝青、平整路面。

  “現在出行不怕黑、不怕摔了。”家住萬科城的程女士連連點讚。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雲岩區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不僅“紙上學”,更在“事上見”。全區廣大黨員幹部堅持從群眾最期盼的問題入手,用實打實的舉措為民辦實事、解難題,努力讓人民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真正把群眾滿意度作為檢驗主題教育成效的標準。(趙毫)

[責任編輯:鄧嫻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