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的苗族同胞們正開展多種多樣的民族民間活動慶祝苗年和鼓藏節的到來。
苗族文化跨越千年,不管是被稱為“穿在身上的歷史”的苗族盛裝,還是千錘百煉鍛造出的銀飾,亦或是節日裏的“靈魂樂器”蘆笙,無不體現着苗族同胞的智慧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苗族鼓藏節是傳統祭祀活動,每十三年過一次,不同苗寨過節的輪迴起始年份有所不同。
在苗族同胞眼中,鼓是祖先靈魂棲居的地方,鼓藏節就是祭祀祖先、感恩天地的日子,包含進客、祭祖、跳鼓、送鼓等環節,期間將開展十二道攔門酒、跳蘆笙、青年男女討花帶等民俗活動。
苗族鼓藏節於2006年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現在逐漸從家族祭祀活動發展為各民族間團結交流的文化載體。
記者:吳斯洋、崔曉強
編輯:劉瑞娟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