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為源 以愛為帆——扶殘助殘的殘疾人創業基地-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信息展播>>正文

以水為源 以愛為帆——扶殘助殘的殘疾人創業基地

2023-11-17 11:14:14  來源:貴州省殘聯

  説到鴨溪這個詞,很多人並不陌生,年長一些的能記得鴨溪窖酒,年輕一些的對鴨溪涼粉也很認同。地處遵義市播州區的鴨溪鎮歷史悠久,區位和交通優勢明顯,資源豐富,人民勤勞。人口不到八萬的小鎮有工業企業一百多個,其中規模以上二十多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五百多個,小鎮上還不乏星級賓館。今年,鴨溪入選2023中國西部地區鄉鎮綜合競爭力百強。

  在鴨溪,無論是鎮政府所在地,還是村組,甚至周邊的鄉鎮,都能很容易的看到“忠正活泉”的供水站和廣告牌,看來,這個投産才一年的企業已經打開了市場。

  忠正活泉水廠位於鴨溪鎮樂理村關豐一組,這裡環境幽雅、山青水秀、鳥語花香。這裡是遵義市飲用水源保護區,水系為長江流域烏江水系,發源於匯川區松林鎮米篩井一帶,自西北向東南徑流。公司鑽取的300余米深層地下水水質良好,源水富含鋅、鍶、硒、溶解性總固體、偏硅酸等多種礦物質及陰離子物質。忠正活泉水廠的飲用水年産量可達四百萬桶,投産以來,平均日銷售桶裝水4千桶,瓶裝水2千件,今年前10個月,忠正活泉産值達800萬元。

  在鴨溪,王忠正可是大名鼎鼎的成功人士,1995年高中畢業後,王忠正開始在建築工地打工,逐漸進入建築行業,從打工仔、包工頭、老闆,一路風雨無阻,二十年的打拼,王忠正積累起了財富,成為當地有名的老闆。2016年,一場意外使得王忠正跌入谷底,一個醫療事故,導致王忠正右下肢截肢。從此,開朗愛笑的他寡言了,喜歡熱鬧的他不出門了,生意也不做了,他的人生似乎處於停止狀態,哀大莫過於心死,王忠正覺得沒有未來了。

  俗話説,沒經歷過別人的痛,就不知別人的苦。我們無法揣測王忠正那時心裏經歷了什麼樣的磨難,也不知道他精神的枷鎖有多緊。慢慢地,在親人和殘疾人朋友的幫助下,他努力掙脫桎梏,由於怕人看到自己的假肢,王忠正夏天都不敢穿短褲,走路也不敢邁開步子,他怕窘態被人嘲笑。2019年,他與殘友聚會,在澡堂子裏,王忠正被殘疾人朋友扒光衣服扔進水池中,光着身子的他沒有看到另眼,沒有聽到嘲笑。這一刻,他釋懷了,在黑夜裏的他突然看到了光亮,這一刻他化繭成蝶,這一刻他重生了。

  重新回歸的王忠正又充滿了能量,他又一次向着未來出發。由於之前在一家山泉水公司有投資,王忠正懂得一些做飲用水的專業知識,經過深思熟慮,王忠正決定在家鄉創辦水廠。2019年,他與同為殘疾人的張進一起自籌資金開始建水廠,3年時間,投資2千多萬,佔地128畝,年産量4百萬桶的忠正活泉水廠拔地而起,2022年,水廠正式運營。

  忠正活泉水廠13名正式員工,殘疾員工7人,佔職工總數的一半多。盡量安置殘疾人是忠正活泉水廠一條不成文的規定。28歲的張生豪多重殘疾,家就在樂理村,他在廠裏從事簡單的搬運工作,一個月不離家就有1500元的收入。同為樂理村的張明也是多重殘疾,從事燈檢工作,一個月也有1500元的收入。48歲的楊禮平肢體殘疾,在廠裏從事桶檢、上水工作,一個月的收入超過2千。作為殘疾人家屬,58歲的谷德豐做灌裝和上水工作,月收入接近3千。肢體殘疾的李明元在廠裏做管理工作,每月收入超過5千,這些殘疾員工的收入是在扣除社保和意外險的實際所得。

  在忠正活泉水廠上班的殘疾員工離家近,從事的工作勞動強度不大,也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就近實現家庭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王忠正説,隨着生産量增加,水廠在招工時還會考慮安置更多的殘疾人或者殘疾人家屬來廠就業。

  為了幫助更多有需求的殘疾人,王忠正、張進主動去到困難殘疾人家中,幫助他們在家裏開辦忠正活泉水站,並以低於市場2元的價格供水給他們,讓他們坐在家裏就能提高收入。

  鴨溪鎮雷泉社區的高代明和妻子都是肢體殘疾人,高代明是最早一個在家裏開辦水站的殘疾人,如今他們家每月僅送水一項就有6千元的收入,高代明一家還主動退出了低保。43歲的黃良銀言語二級殘疾,一家4口住在冬升社區,屬重度殘疾人家庭,以前靠黃良銀收廢品增加收入,如今在家開辦水站,每月增加收入兩千以上。

  20歲的陶西婷言語一級殘疾,今年九月開始在雷泉社區的家裏辦水站,在水廠的幫助下,她每月可以為家庭增收600元。28歲的陳國成肢體二級殘疾,家在石板鎮天旺村,通過在家辦水站,每月能增加收入500元。陶西婷和陳國成開辦水站的時間不長,隨着業務量的增加,他們的收入還會增加。

  52歲的蔣弟方肢體一級殘疾,忠正活泉水廠每月定時將水送到他家,村民需要用水的,自己上門取水,蔣弟方不需操心,每月靠水站增加收入500元。

  一年的時間,王忠正活泉水廠已經幫助19戶困難殘疾人家庭建立水站,這是忠正活泉水廠對殘疾人愛心的延伸,通過水廠的幫助,殘疾人不出家門便可以實現家庭增收。王忠正説,明年爭取幫助一百戶困難殘疾人家庭建立水站,如果可能,爭取把殘疾人家庭水站擴大為小超市,由水廠幫助供貨,讓殘疾人家庭的收入再多一些,收入更穩定一些。今年省殘聯、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共同&&《貴州省構建一體化服務體系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高質量發展實施辦法》,辦法強調要充分發揮政策扶持殘疾人自主創業和新形態就業引領作用。忠正活泉水廠以水為源,創新思路,創新渠道安置或者幫助殘疾人就業增收完全發揮了自主創業和新形態就業的引領作用。

  “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忠活泉水廠和王忠正、張進多年來一直熱心公益事業,僅王忠正本人捐款就超過五十萬元,而且一直在公益的路上。王忠正殘疾人團隊用堅韌、愛心、質量在不斷贏得市場,目前瓶裝水已經外銷至上海、廣州、海南等地,桶裝水銷量也節節升高,他們是殘疾人創業基地高質量發展的探索者和實踐者,而高質量發展也是殘疾人創業基地贏得未來的關鍵和保障,新思路、新業態、新發展是我們殘疾人朋友自主創業的必經之路。

  王忠正説,殘疾了,比別人碰到的困難就會多得多,要好好的活下去,就得拚,就得比別人付出更多。一個人身體殘疾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殘廢,一旦精神殘廢,就怨天怨地,放棄自我,我們要幫助更多的殘疾人朋友走出精神的沼澤,重拾信心,揚帆邁向美好的未來!王忠正就如在黑暗中擦亮火柴的人,照亮別人,也照亮自己。(梁傳南)

[責任編輯:王雪松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