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州省水城公路管理局始終把精神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堅持“一手抓業務發展、一手抓文明建設,兩手抓兩手硬”的工作方針,以文明創建為抓手,以服務社會發展為己任,探索構建了“堅持一個中心、着力三個提升、推動五個建設”的“135”文明創建工作體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踐行創建為民、創建惠民理念,着力提升職工文明素養、提升單位文明形象、提升為民服務水平。推動黨建與文明創建深度融合,堅持黨建引領文明實踐;推動公路管養,強化“路旅”融合,打造“暢安舒美”通行環境;推動生態文明公路建設,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踐行新發展理念;推進行業文化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厚植文明理念;推動志願服務建設,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舉全局之力、聚全員之智,確保文明創建工作落地見效,繪就新時代文明實踐新畫卷。
水城公路管理局管養的入城道路。聶康 攝
堅持黨建引領,文明之花競相開放
黨建引領蓄勢賦能。全面推進“雙帶五引”工程(帶頭圍繞中心、帶頭服務大局,強化政治引領、制度引領、目標引領、標準引領、作風引領),緊扣“圍繞中心、建設隊伍、服務群眾”核心任務,着力打造具有公路特色和影響力的黨建品牌,推進黨建與文明創建工作深度融合,堅持黨建引領賦能文明創建,聚力水城公路事業高質量發展。
梅花山頂抗凝保暢。李彬 攝
“一支部一品牌”建設初見成效。“養路養心·向上向美”“黨旗引領·七路並進”等黨建品牌內涵和載體進一步豐富,“星級”黨支部、“示範”黨支部示範引領作用進一步彰顯,各黨支部先後分別獲得中國公路運輸工會貴州省委員會工人先鋒號、貴州省交通運輸工會委員會戶外勞動者綜合服務示範點、貴州省公路局先進基層黨組織、“星耀交通·公路之星”黨支部等榮譽稱號。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得到有效發揮,黨員幹部職工在抗凝、防汛、保暢、應急搶險、抗疫等急難險重任務中,勇於走在前,擔當作表率。先進典型選樹工作彰顯成效,近年來選樹了“全國先進生産工作者”管晏華、“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秦榜何、全省交通運輸行業先進個人及省直機關工委“文明標兵”甘忠平、“全國交通系統安全先進個人”黃慶、省公路局“公路標兵”路元華、“敬業奉獻”市級道德模範湯海元,貴州省總工會“最美勞動者”李祥艷、謝榮菊、龔華銀,六盤水市“涼都好人、身邊榜樣”甘忠平、管晏華、路元華、蔣瑋,縣、市兩級“脫貧攻堅優秀黨務工作者”及“全省脫貧攻堅優秀駐村第一書記”歐如印。
“文明窗口”劉官養護站母嬰室。王建霞 攝
文明花開別樣紅。引領思想政治、傳承優秀文化、培育文明風尚、提供惠民服務,文明創建各項工作不斷深化,2015年至2020年,水城公路管理局局機關、各公路管理段、工程處先後被命名為市級文明單位,實現市級文明單位全覆蓋;2020年,局機關、工程處、六枝公路管理段、盤縣公路管理南段被命名為“全省文明單位”;2019年馬嘎養護站被評為交通運輸廳“文明窗口”、2020年劉官養護站被評為交通運輸廳“文明窗口”,2022年馬嘎養護站被評為市級文明單位……文明繼續前行,創文從未停歇。
立足“三個聚焦”,創文業務融合併進
聚焦主責主業,提升為民服務水平。水城公路管理局以人民為中心,推動文明創建與主責主業深度融合、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與群眾滿意度深度融合,立足行業實際,內提職工素質,外塑單位形象,抓實國省幹線公路建管養工作,創文邁出新步伐,業務得到新發展,文明創建引領各項指標持續向好。
把公路作為主要創建陣地,讓創建工作體現在履行行業職能上,讓創建成果體現在優化公路出行環境上,讓創建效果體現在服務群眾出行上。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持續提升公路暢安舒美服務能力和行業治理能力。穩步推進公路養護運行機制改革,全力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助力鄉村振興,推進法治建設,守牢意識形態主陣地,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努力當好地方現代化建設的開路先鋒。以“五着力五抓手”打造普通國省幹線“暢安舒美”公路環境。着力公路項目,抓實推進項目建設;着力中心工作,抓實養護管理;着力安全生産,抓實防風險能力;着力內控管理,抓實執行能效;着力創新創優,抓實提質增效。2023年完成養護工程目標總投資11206.94萬元,完成G246水城濫壩至雙水等4個路面改造工程47.918公里,國道公路安全精細化提升工程22.1公里,華家屯大橋等危橋改造項目3個,省政府掛牌督辦隱患點治理2處,G246盤州趙官至補西埡口公路(趙官至大山段)等3個項目建設全力推進。大力推進普通國省道路面結構性修復養護工程、安全設施精細化提升及隱患處治工程,實現養護工程提速、日常養護提質,行業治理提效、服務發展提優,關鍵指標超額完成,實現公路形象好、公路安全好、沿線綠化好、服務設施好、文明共建好。
市級文明單位、“文明窗口”馬嘎養護站。李鵬 攝
聚焦綠色公路建設,打造生態文明高地。以質量優良的品質工程為前提,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資源節約、生態環保、節能高效、服務提升的原則,將打造綠色公路作為建設美麗中國實施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公路從單純滿足出行功能,向交通運輸、文化傳播、旅游、産業資源開發等多需求方向發展轉變。
以項目建設為依託,在設計上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在施工中注重精細化、技術支撐、試點示範。打造S215清安線(原水黃公路)“全機械化養護”試點示範路等,引領和推進公路養護向循環利用、綠色耐久、低碳環保高質量發展。着力“路旅融合”,在G356鍾山區梅花山至梁子上梅花山景區、G246水城窯上至玉舍公路野玉海景區,打造黨旗領航路、精神傳承路、清正廉潔路、優質服務路等,在G356線墮卻水庫打造“七彩示範路”,實現公路事業發展與自然生態環境和諧共生,助力構建道路通暢、交通便捷、産業興旺、人富村美的新局面。
聚焦群眾需求,建設人民滿意公路
聚焦民生領域突出問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重大公路項目建設、舊橋改造、助力鄉村振興、加大沿線幫扶共建、改善群眾安全出行條件。深入打造普通國省道“暢安舒美”精品路,強化沿線生態保護,堅持“公路+景區”“公路+園區”的養護管理模式,保障野玉海、梅花山、牂牁江等景區景點的安全暢通,保障獼猴桃、小黃姜、瑪瑙紅櫻桃等農産品的順利運出。對群眾憂心的重載交通複雜路段、安全風險突出路段等,採取安裝彎道預警系統、安裝雨霧行車安全誘導系統等措施,強化公路安全管理,讓群眾走上放心路、安心路、舒心路、致富路。
抓好群眾關心的小事,做好為民服務的大事。“愛心送水隊”及時幫助解決附近社區、盤州市第四幼兒園生活用水困難,為幫扶學校盤州市斷江小學贈送乾粉滅火器和燃氣報警器等消防“平安禮”,積極參與水城區2023年“民生實事”項目——發耳鎮新聯村(鄉村振興集成示範點)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一樁樁“小事”彰顯着行業擔當。
幫扶共建,打通鄉村振興“快車道”。先後派駐6名駐村書記參與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工作,並獲得“全省脫貧攻堅優秀駐村第一書記”等多項榮譽。先後為77戶困難群眾購置衣櫃和碗櫃,解決17個村民組人居環境整治和部分農戶危房改造,修建衞生站完善醫療衞生建設,發展竹蓀産業、養殖産業,解決魚塘村26個垃圾池、河道、通村通組公路及串戶路沿線垃圾清運費用。解決通村公路地災隱患點多個,為魚塘村群眾出行保駕護航。同時大力開展黨員先鋒崗和志願者服務活動,圍繞鄉村教育、産業發展、生活幫扶等方面開展多次關愛留守兒童活動、走訪慰問困難戶、衞生大掃除環境整治志願工作,以群眾需求為導向,讓大美公路承接山水美景,在涼都大地一路延伸。
突出“四個強化”,文明實踐提質增效
抓好理論學習,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堅持“第一議題”抓學習,“第一遵循”抓貫徹、“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實,傳播新思想,引領新風尚,在堅定幹部職工信仰信念、融洽黨群幹群關係、提升幹部職工精神風貌、培育社會文明風尚等方面呈現新局面、實現新突破,全局黨員幹部職工思想政治狀況總體穩定。
創新宣講路徑,強化宣傳引導。2021年以來,水城公路管理局逐漸探索出“1+n”分眾化宣講模式,實現宣講“點線面”全覆蓋,為文明創建把航定向、聚勢賦能。“1”即黨委班子“講政治”,“n”即支部書記“講黨建”、先進黨員“講奉獻”、先進典型“講事跡”、青年力量“講奮進”等多種宣講形式。以支部為“線”,以段(處)、站、公路沿線、工程項目等為“點”,多渠道推進、全方位覆蓋,構建“立體式”宣講格局。先後開展“中國夢 勞動美”演講比賽、“我把青春獻給黨”宣講活動、“抗疫故事分享會”“講‘兩路’故事,傳‘兩路’精神”等大型宣講活動,同時豐富宣講形式,“黨史故事每週説(微視頻)”“網絡”式宣講,利用“互聯網+”鋪開黨史課堂、“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組團”式宣講、“黨史學習教育讀書班”“課堂”式宣講。讓領導幹部、優秀黨員、先進人物、優秀青年、一線工人走上講&,讓宣講進機關、進農村(社區)、進學校、進家庭、進企業、進景區、進網絡。用身邊事做主題,在工作中找主料,以實景展現榜樣事跡,用實例真情打動人心,着力為幹部職工打造思想文化傳播陣地,讓宣講更接地氣,讓身邊榜樣“亮起來”,營造向先進看齊、向榜樣學習的良好氛圍。
創建服務品牌,強化志願引領。水城公路管理局“鋪路石”志願服務隊下設6個分隊,分別為局機關分隊、水城公路管理段分隊、六枝公路管理段分隊、盤縣公路管理南段分隊、盤縣公路管理北段分隊、工程處分隊,現有志願者275人,註冊比例達87.3%,黨員註冊比例100%,實現在職黨員全覆蓋。以“勇於奉獻,甘當路石”為口號,秉承着“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廣泛宣傳“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的志願服務理念,在聯創共建、扶貧助困、無償獻血、文明交通、綠色出行宣傳、衞生整治、關愛關注留守兒童及孤寡老人、金秋助學、學校結對幫扶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志願服務活動,得到了地方政府及社會的認可,2022年,水城公路管理局志願服務隊榮獲六盤水市2021年度“優秀志願服務組織”榮譽稱號。
拓寬文明途徑,強化服務建設。水城公路管理局以文明促進服務提質,以服務促進文明升級。公路不再是簡單的交通紐帶,而是展示行業文明,強化公益服務的載體。深化“文明在行動,滿意在貴州”行動,以公路沿線的服務區、養護站為服務點,以上路巡查救助保暢為服務線,以聯合沿線政府與相關部門為服務面,形成以“站為點,人為線,聯合服務形成面”的交通服務。結合公路行業特色,紮實開展“情滿旅途·溫馨春運”“愛在涼都·志願同行·情滿公路”,以及訪貧助學、大手拉小手愛心互動、環保植樹以及法治宣傳教育等服務活動。打造7個“戶外勞動者綜合服務驛站”,為環衛工人等戶外工作人員提供休息場所。按照“有統一的標識名稱、有合理的站點布局、有健全的服務設施、有完善的服務功能、有規範的管理制度、有地圖的查詢功能”的“六有”標準在與地方工會在各養護站及管養公路沿線共建“戶外勞動者綜合服務驛站”,站內嚴格按照“12個1”,即一台電視、一套沙發、一套桌椅、一組書櫃、一台取暖爐、一台微波爐、一台飲水機、一台空調、一個充電插排、一個報刊架、一台電腦、一個醫藥箱標準進行規劃,在個別站點還增加了母嬰室、洗漱&、雨具共享等功能區。在冬季凝凍等特殊時期,為受困司乘人員提供免費食宿,為群眾提供及時、便捷、溫暖的服務,建好管好“文明之路”“服務之路”和群眾的“滿意之路”。
注重“內外兼修”,文明之美共建共享
增“顏值”提“品質”,幸福更具質感。持續美化優化辦公環境,共建共享共管。2023年投入資金打造1座正門、2間職工洗車房、1間職工快遞室,優化院落綠化,新增文化宣傳欄等,裝修閒置毛坯房10套解決新進職工住宿。規範籃球、氣排球、羽毛球、乒乓球運動場地以及職工健身房、職工書屋等管理制度。堅持工會關懷機制,保障職工福利,促進和諧發展,讓“面子”“裏子”亮起來。
通過文化陣地建設與豐富幹部職工精神文化生活,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工作。打造道德模範文化走廊,宣傳六盤水市全國道德模範、行業道德模範、先進典型事跡,突出榜樣激勵。擦亮“廉路潤心”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品牌,引導全局幹部職工以清正廉潔為價值取向,追求幹部清正、政治清明、單位清廉、行業清朗的精神內核。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月活動,大力推進“文明在行動,滿意在貴州”行動,以理論宣講、道德講堂、讀書活動等為載體,持續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和誠信教育、家庭文明教育。積極開展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的傳統節日活動、“中國夢 勞動美”主題活動、“五四”青年活動、“七一”先進表彰、新春文藝晚會等形式多樣的精神文化活動,不斷提升行業文化軟實力,久久為功推動文明創建走深走實。
精準持續發力 ,創建更有決心。抓精神文明建設要辦實事、講實效。水城公路管理局圍繞測評體系精準持續發力,通過“五個抓手”即組織領導、宣傳教育、氛圍營造、方案制定落實、結果反饋考核,確保各項創建工作得到落實。成立文明創建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由局黨委負責人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各科室負責人為成員,主要負責創建工作相關計劃、方案的制定和統籌安排。領導小組機構下設立“文明創建工作辦公室”,具體負責創建日常工作。召開文明單位創建工作部署大會,提前謀劃年度創建工作重點,明確階段工作任務,聚焦問題集中攻堅。加強宣傳凝聚“文明創建人人有責”的共識共為,以常態長效的文明創建機制匯聚強大合力,提升幹部“精氣神”、抓出單位“新形象”,各方面工作都呈現出開拓創新、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水城公路管理局將繼續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提升公路行業治理、為民服務兩個能力,壓實主體責任、監督責任、“一崗雙責”三個責任,嚴守廉政、安全、生態、質量四條底線,強化作風、制度、隊伍、創新力、執行力五個建設,把文明創建貫穿公路事業發展的全過程,堅定追趕跨越的決心不變,保持攻堅克難的韌勁不減,立足“常”功和“長”功,持之以恒,厚積薄發,以蓬勃姿態,弘揚時代新風,奏響新時代文明之歌。(王建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