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多措並舉提升群眾致富能力 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省多措並舉提升群眾致富能力 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2023-11-05 09:52:33  來源:貴州日報

  鄉村振興離不開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構建産權關係明晰、治理架構科學、經營方式穩健、收益分配合理的運行機制,探索資源發包、物業出租、居間服務、資産參股等多樣化途徑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

  緊扣目標要求,貴州各地堅持把發展新型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務實舉措,切實提升村黨組織帶領群眾增收致富能力。

 組織帶動 推進業興村強

  日前,走進畢節黔西市重新鎮,萬畝酒用高粱、2.2萬畝烤煙、4.5萬畝玉米等農作物迎來豐收,千畝獼猴桃和100余棚聖女果豐收俏市,基酒加工廠酒曲飄香……特色産業遍地開花,群眾的發展熱情和積極性持續高漲。

  重新鎮每個産業點明確一名班子成員負責産、供、銷一系列工作,形成了“人人肩上有擔子、個個身上有責任”的工作格局。如今,該鎮三重堰社區、橋邊社區、碗廠溝村組成了聯村黨委,實現了組織聯建、幹部聯動、産業聯盟。烤煙專業合作社將支部建在生産線上,將黨建工作融入生産現場,發揮組織引領、黨員示範的作用。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關鍵看“頭羊”。六盤水市水城區海坪街道五里坪村,立足發展實際,探索以1名幹部動員10戶群眾、1名黨員帶動10名群眾的“黨員幹部幫帶戶(富)”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方法,統籌推動項目引進、土地轉租、食用菌大棚招租等工作,將1000畝集體土地、群眾閒置土地進行整體打包參與産業發展,引進規模化種植薰衣草項目約420畝,帶動400余名群眾就近務工,着力構建起五里坪村“荒土”變“花海”的産業發展格局。

  因地制宜 做優特色産業

  “胡世林,上&領取分紅了。”隨着主持人話音落下,脫貧戶胡世林快步走向前去,雙手接過紅包,笑容滿面,“村裏産業發展得好,已經分紅3次了,這次我領到了2萬元。”遵義仁懷市茅&鎮椿樹村集體經濟分紅現場的這一幕,是該村因地制宜成功發展制曲項目的有力證明。

  作為中國醬香白酒核心産區,仁懷市2022年白酒總産值達到899.7億元,轄區內從事與醬香白酒相關的企業數量多,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産業。為了進一步壯大集體腰桿、鼓起村民腰包,椿樹村立足資源稟賦,發揮區位優勢,採取“支部牽頭、群眾參與、公司經營”的發展模式,由村集體和村民共同集資400萬元,成立黔椿立民制曲有限公司,從事醬香白酒輔料曲藥的生産銷售。

  由於曲藥質量好,周邊白酒生産企業多,市場供不應求,公司年銷售曲藥1200噸,産值達到720萬元,解決就業崗位14個,村級集體經濟積累40萬元,群眾累計分紅204.6萬元。

  畢節市&&杜鵑管理區普底鄉潁川村緊鄰普底景區。近年來,該村依託景區自然風光,着力發展以“吃農家飯、住農家院、幹農家活、品農家樂”為主題的鄉村旅游,通過組建“旅游聯盟”,推動村內27戶農家樂、民宿抱團發展、規範經營,堅持發展民宿、刺莓和旅游商品門店等産業,帶動村民一起發展。目前,該村旅游從業人員達2000餘人,年接待游客超30萬人(次),旅游年綜合收入8000萬元以上。

  創新方式 發展路越走越寬

  走進遵義桐梓縣九壩鎮鄉村振興服務站,貨架上農家臘肉、方竹筍、黃金茶等地方農特産品琳瑯滿目,前來購買生活物資、推銷農特産品、諮詢旅游線路的人絡繹不絕。

  該服務站位於“第三批全省鄉村旅游重點村”山堡社區,每年有6萬餘名重慶等地游客來這裡避暑度假。將避暑“客流量”轉化為農特産品“銷售量”和帶動消費的“資金量”,九壩鎮黨委按照“社社合作、村村聯動”的方式,組建“1+8”的鄉村振興服務站(供銷社),由8個村(社區)共同出資籌建、派人管理,建立“532”利益聯結機制(即50%用於鄉村振興服務站經營運轉+30%按照各村(社區)入股比例分紅+20%用於社員分紅),通過“供銷社+帶貨”“供銷社+景點”“供銷社+服務”等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銅仁江口縣太平鎮雲舍村依託雲舍村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土家民族特色村寨等資源優勢,全面盤活閒置資源,整合3畝閒置魚塘和10畝閒置土地,分別出租給雲舍景區運營服務公司和星空民宿酒店公司,建設水上娛樂設施和特色民宿,實現集體經濟年增收15萬元;依託老村委會閒置陣地,建設“雲中仙舍”演繹場,組織20余名能歌善舞老百姓加入雲舍村“雲中仙舍”演出隊伍,通過演繹獲取勞務報酬。

  近年來,貴州各地利用自身資源稟賦,以創新為媒,不斷挖掘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各種可能,有力拓寬産業發展路徑,以産業振興助力鄉村振興。(記者 馬紅梅)

[責任編輯:謝素香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