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加快磷化工精細化高端化發展-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加快磷化工精細化高端化發展

2023-11-05 09:44:36  來源:貴州日報

從“磷”突破 向“新”而行

——貴州加快磷化工精細化高端化發展

  孔樁機、挖掘機不停運轉,施工車輛往來穿梭,現場人員有序作業……貴州磷化新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息烽基地,響起大幹快幹的“秋日奏鳴曲”。

  該公司總投資超25億元的重點項目正在拔節“生長”,今年內年産6萬噸磷酸鐵、10萬噸磷酸鐵鋰(一期5萬噸)、1萬噸電池回收等項目及配套設施有望實現機械竣工,項目投産後,將強力助推貴州磷化集團在新賽道上加速跑,更將有效填補貴州磷酸鐵鋰電池全要素回收産業化的空白。

  貴州是我國磷富礦最多的省份,磷化工已成為我省重要的工業支柱産業和優勢産業。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提出,要推動煤、磷、鋁、錳、重晶石、石英砂等資源型産業精細化、高端化發展。

  當前,我省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立足特色和優勢,堅持“富礦精開”,圍繞打造全國重要的資源精深加工基地,在保障磷肥生産供給基礎上,將磷係新能源材料作為突破點,開拓磷化工産業精細化高端化發展新賽道。

  跨界布局增強新動能

  上半年,企業所産的濕法凈化磷酸國內市場佔有率為64%,其中,在新能源領域國內市場佔有率54%,貴州市場佔有率近90%……貴州磷化集團加速構建新能源材料産業鏈,為企業拓展了新市場。

  去年12月,走技術多元化路徑的中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開陽産業基地成功産出首批磷酸鐵材料,預計至今年末,企業將建成年産20萬噸磷酸鐵産能,規模效應進一步增強;在市場端,今年前三季度,企業磷係産品出貨量超1萬噸。

  從需求側看,近年來新能源已成為磷化工産業的重要下遊,“電池級”是産業發展的一大熱詞。從農化擴容到新能源材料賽道,成為我省磷化工企業的主流跨界布局。

  “風口”之上,需求牽引供給。以貴陽貴安和“開陽-息烽”“甕安-福泉”兩大磷化工産業基地為核心,我省電池級磷酸鐵、磷酸鐵鋰、電池級磷銨、濕法凈化磷酸等磷係新能源電池原輔料産品産能持續釋放,並帶動下遊寧德時代、比亞迪等在黔新增電池裝機産能。

  7月底,貴州磷化集團新能源材料産業版圖再更新:開磷股份貴陽化肥公司年産40萬噸濕法凈化磷酸項目投産。截至目前,該集團濕法凈化磷酸年産能已達200萬噸,位居全國第一。

  貴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前三季度財報顯示,企業業績實現增長,主要營收及利潤來自磷酸二氫鈣、磷酸一銨、磷酸及磷酸鐵的生産銷售,其中的磷酸鐵專供下遊電池制造。

  磷酸鐵産自川恒股份“礦化一體”新能源材料迴圈産業項目,這一項目是企業當前的發展重點。該項目分兩期投建,在去年9月投産的年産10萬噸電池級磷酸鐵生産線迴圈産業一期項目趕制訂單同時,二期項目(年産能10萬噸磷酸鐵)建設也加快推進,力爭明年10月投産。

  上下拓展提升附加值

  磷化工産業屬于典型的資源型産業,如何撬動“精細化”這根“杠桿”延展産業鏈、提升附加值,是擺在産業轉型升級路上的一道關口。

  以磷礦採選為精細化轉型的開端,歷經多年攻關,我省已擁有中低品位磷礦選礦技術、錨桿護頂分段空場採礦法、磷化工全廢料自膠凝充填採礦技術,以及磷礦資源中伴生氟、硅、碘資源回收利用技術等。

  日前,貴州發布《中低品位磷礦及其共伴生資源高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2023年度開放課題申請指南》,鼓勵人才賦能為産業“填白”。同時,一係列産學研協同創新的舉措持續推進,將聚力提高我省磷礦資源開採率、選礦回收率和綜合利用率。

  磷礦石被開採後,約80%用于生産磷酸。作為磷化工的核心産品,磷酸在産業鏈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目前,我省濕法凈化磷酸制備工藝走在全國前列。貴州磷化集團是國內唯一掌握大型成套濕法磷化磷酸工藝技術的企業,單套産能達40萬噸,産品先後獲國家第三批“制造業單項冠軍産品”、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榮譽。

  向磷酸下遊延鏈,生産出的磷肥被譽為“糧食的糧食”。作為在磷礦採選、磷復肥産能等方面位居全國第一、世界前三的磷肥磷化工企業,今年上半年,貴州磷化集團對照工信部下達的全年310萬噸磷肥生産任務,完成年度任務的73.9%,把“貴州磷”的價值充分體現到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上。

  同時,聚焦緩釋肥、水溶肥、液體肥、微量元素肥等高端肥料新品需求,貴州磷化集團加大研發力度,已在全國首家推出磷酸、聚磷酸銨等産品。

  廣闊的市場環境,為企業打開差異化的創新空間。川恒股份、勝威凱洋等化工企業也加快探索步伐,在鞏固傳統磷復肥産業優勢基礎上,壓縮通用肥品種規模,提高高檔化肥比重,推動産品升級換代。

  此外,全省工業級、食品級凈化磷酸研制進程不斷,精細磷酸鹽、磷係阻燃劑、表面活性劑、抗氧化劑等精細磷化工産品比重提升,産業鏈、價值鏈有效延展。力爭到2025年,貴州濕法凈化磷酸深加工比重提升至總産量的30%以上。

  節能降碳産業綠意濃

  貴州磷化集團的尾礦綜合技術,將磷回收率從92%提高到95%;酸性廢水回用選礦技術,每年可減少270萬立方米水取用量,節約270萬立方米廢水處理費用、5萬噸硫酸用量……一係列技術“組合拳”,讓磷資源釋放最大産業效能,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該集團通過提取磷礦石中含量僅為3%的氟,生産出無水氟化氫,為我國戰略性氟資源獲取開辟了一條綠色迴圈的新路。

  “磷礦中的氟、硅、碘等伴生資源,能廣泛運用于航太航空、電子資訊等領域。高效、綠色提取伴生資源,搭建‘磷資源+’共生耦合的迴圈産業生態,既彰顯了企業的社會責任,也實現了經濟效益。”貴州磷化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僅2022年,企業氟化氫産值就達13億元,到2024年氟化氫年産能將達21萬噸。

  每生産1噸磷酸就會産生4至5噸磷石膏。磷石膏的無害化處置和綜合利用,是擺在磷化工企業面前的一道難題。

  貴州息烽經開區尹庵産業園內,貴州西洋實業有限公司釋放虹吸效應,引入11家磷石膏綜合利用企業。截至目前,息烽已建成磷石膏資源綜合利用及配套項目19個,21家相關企業集聚于此並形成迴圈生態。

  在福泉發展的貴州泰福石膏有限公司,自2011年企業磷石膏建材生産線投産以來,已累計消納上百萬噸磷石膏。

  貴州磷化綠色環保産業有限公司生産線上,磷石膏噴築墻體、抹灰石膏、自流平、石膏混凝土、路緣石、砌塊……種類繁多的産品下線、出廠,顯示了企業決心向市場廣推磷石膏建材的積極作為。

  2020年以來,貴州磷化集團磷石膏建材産品示范已應用在1468個項目上,抹灰砂漿應用約3500萬平方米,石膏條板(砌塊)應用約56萬平方米,噴築墻體應用約50萬平方米。

  當前,磷石膏礦山填充,磷石膏制硫酸聯産水泥、生態復綠材料、水泥緩凝劑、高分子材料、路基材料等消納模式在省內逐漸鋪開。“以渣定産”政策倒逼企業自我加碼、開拓創新,驅動著堆場裏的磷石膏“大山”不斷縮減,磷化工産業的轉型之路越走越寬廣。(記者 管雲)

[責任編輯:吳雨 黃勇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