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出6000餘人一年掙回3億元
普安龍吟架子工走南闖北“打”出響亮品牌
黔西南州先進勞務品牌“龍吟架子工”越來越響亮!普安全縣共組建89支架子工分隊,今年有組織輸出務工人員6000餘人,“龍吟架子工”輻射帶動萬餘人穩定就業。
20世紀80年代,普安龍吟的農民青年鄧吉堯帶着弟弟前往昆明打工,在建築工地搭建腳手架並摸到了門道,在他們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鄉親走出大山,憑藉不恐高善攀爬的特質和誠懇踏實的人品以及優質的搭建質量,受到很多建築公司的青睞。後來,有人組建工程隊、成立勞務公司把更多的鄉親送到全國各地的建築工地。龍吟鎮吟塘村的鄧連忠1994年跟着隊伍到昆明務工,後來成為該村第一個開上轎車和修起洋房的農民工。
貴州各級人社部門結合龍吟架子工在建築行業的良好口碑,多措並舉打造“勞務品牌”。
整合資源建隊伍。在龍吟架子工隊伍現有規模和影響力的基礎上,整合縣內勞務公司優質資源,以有架子工就業意願的城鄉勞動力為主,搭建起龍吟架子工勞務隊。同時,以村(社區)為單元設立分隊,並選擇具有一定威望和經驗的師傅擔任分隊長,負責業務技術指導、用工信息收集、勞動糾紛維權、施工質量監管等。目前,全縣共組建89支分隊,每支隊伍不低於60人。
師徒傳承促培訓。發揮龍吟架子工勞務隊各分隊長自身技術經驗優勢,通過“師帶徒、老帶新、熟練帶生疏”培養更多架子工從業人員。召開返鄉農民工座談會,邀請有經驗的老師傅傳承技術、分享經驗、交流心得,為新從業人員和有就業意願的勞動力提供交流學習&&。因用工需求量大、收入穩定,普安縣外出務工人員中選擇做架子工的人較多。
能人帶動謀發展。選擇從業時間長、資源豐富的龍吟架子工作為能人,讓其帶領有就業意願的鄉親外出抱團發展。同時,將能人的寶貴經驗與年輕一代架子工的新思維結合,共同摸索出新的發展路子,拓展從業範圍。
通過政府主導、企業引領、群眾配合,龍吟架子工的發展逐漸組織化、規範化、標準化,成為業界公認的一張名片。去年,龍吟架子工年總收入超3億元,年人均增加務工收入12萬元以上,被評為黔西南州先進勞務品牌。
今年,普安相關部門引領5900餘人參與架子工技能培訓,有組織輸出就業6000餘人,“龍吟架子工”勞務品牌輻射帶動萬餘人穩定就業,目前,“龍吟架子工”正申報省級勞務品牌。實現了帶一片就業、富一方百姓。(記者 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