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農業産業現代化的遵義煙區探索-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信息展播>>正文

山地農業産業現代化的遵義煙區探索

2023-10-30 16:44:49  來源:遵義日報

  走進遵義市鳳岡縣臨江村,今年50歲的朱德毅正在倉庫打理稻穀,“稻穀收了20余萬斤,一斤4元,這幾天就賣了一半多。如果是精米,能賣15元一斤……”他的臉上洋溢着豐收的喜悅。

  好價格源自好品質。自從鳳岡縣臨江煙區産業綜合體實行稻煙輪種以來,這裡的大米身價翻倍,每斤從原來的三四元漲到了15元,稻穀也從原來的每斤1元多漲到了4元。

  近年來,遵義市煙草專賣局(公司)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煙草專賣局對“煙區産業綜合體試點是推動煙區産業融合的試驗田”的定位和“先行先試,探索打造綜合體典範”的工作部署,圍繞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提出的“一基七化”建設方向,按照推動煙葉“三個轉型”的戰略安排,在遵義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探索實施園區共建、産業共生、主體共育、資源共用、成果共享“五共”新機制,深入推進煙區産業綜合體建設,為守護糧食安全、減工降本、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作出了積極貢獻。

  目前,全市已建成35個煙區産業綜合體,每個綜合體帶動發展2000畝左右,畝均産值1萬元左右,帶動全市實現多元增收近7億元。

  守護糧食安全築牢大國糧倉

  在朱德毅流轉的土地裏,拖拉機轟鳴,煙葉採摘後剩下的煙稈正被攪碎,再埋進土裏。種地30多年的朱德毅説:“煙稈被攪碎後就變成很好的肥料,明年種稻穀不施肥,地裏的肥力也會很充足。”

  不施肥、不打農藥,是臨江米身價翻倍的原因。

  在朱德毅家種植水稻的地裏,油菜苗已經長得沒過鞋面,再過一段時間,部分油菜苗將被移栽,剩下的油菜苗將被攪碎變成綠肥,這也是當地農民給土地增肥的有效途徑之一。

  今年,朱德毅在臨江煙區産業綜合體流轉了400畝土地,其中170畝種植烤煙、200畝種植水稻,總收入120余萬元,純收入近30萬元。

  明年,水稻和烤煙將實行輪種,即今年種植水稻的土地明年種植烤煙,今年種植烤煙的土地明年種植水稻。

  朱德毅説,稻煙輪種,水旱輪作,能有效減少土壤中的病蟲害,有利於改善土壤,促進農作物的根係生長,農産品産量高、品質好。

  在播州區花茂煙區産業綜合體,水稻和烤煙收穫以後,地裏隨即種下了蓮花白、花菜等蔬菜。

  近年來,遵義市堅持“政府領導、煙草主導、農民主體、村社組織、多方參與”的建設思路,把煙區産業綜合體建設作為農業現代化的典型示範和重要抓手,整體推進與重點打造相結合,共同規劃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園區。

  堅持“以煙穩糧、以糧促煙、糧煙共生”布局綜合體內産業,貫徹杜絕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和確保糧食安全等要求,發揮煙葉需求、組織、設施、技術優勢,推動多業融合共生。

  煙區産業綜合體的建設給農業生産帶來了一系列的改變,高標準農田建設穩步推進,土地平整了,水渠貫通了,農民耕種實現了全程機械化,讓土地得到更加科學合理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糧食生産效率,提高了農民種糧的信心,更好地保證了糧食安全。

  播州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副經理夏吉亞説:“煙區高標準農田建設讓種地變得輕鬆,不少撂荒的土地被充分利用起來,不僅穩定了煙區面積,也穩定了種糧面積。目前在播州區,耕種水稻、蔬菜的農民越來越多。”

  煙葉實行訂單式生産,解決了農民種地無銷路的難題,而有機耕種方式,也讓土壤保育得更好,種植出來的農産品更受歡迎,農民既可以自己找銷路,也可以讓合作社代銷,減少種地的後顧之憂。

  播州區農業園區管委會生産發展處副處長王斯佳説:“煙糧共生保障了糧食生産和安全,煙草行業推行的商品化育苗、綠色防控、有機肥施用等生産模式已經非常成熟,走在農業生産的前列,起到了示範引領的作用。我們也在農業産業的其他領域複製推廣這些好經驗好做法,讓農民通過種地也能增收致富,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産業。”

  集約化生産實現減工降本

  6年前,播州區洪關鄉煙農母應升來到花茂村,流轉了200畝地種植烤煙,給他信心和底氣的不僅僅是38年的煙葉種植經驗,還有産業綜合體建設、合作社的專業化服務。今年,他種植的200畝煙葉産值90余萬元。

  在遵義市的煙區産業綜合體內,由“村委會+合作社+龍頭企業”共同建立煙用土地流轉中心,按照“鎮村協調、農民自願、市場定價”原則,由村委會指導合作社統一流轉土地,通過返租倒包用於産業綜合體建設。

  同時,由縣級政府統籌,對地方涉農項目資金、“旱改水”補貼、壩區産值獎補等政策資源優先在綜合體落地,嚴格實行永久耕地規劃保護制度,確保土地“用養結合”到位。

  目前,全市在重點宜煙壩區集中流轉建設綜合體的耕地有10.8萬畝,流轉承包合同周期5年以上。

  專業合作社不僅向種植大戶提供專業化服務,還整合了農村閒置勞動力,把農民變成産業工人。當前,鳳岡群豐、播州鴨楓、湄潭洪強等烤煙綜合服務專業合作社都成立了産業工人勞務中心,吸納當地閒散勞力等培訓産業工人1540人,並創新採取“土地託管”“點單服務”“承包服務”等方式,提供全方位專業化服務。

  去年以來,僅播州區鴨楓烤煙綜合服務專業合作社就有100多名年輕人返鄉當産業工人,農村內生動力不斷得到增強。

  綜合體內烤煙生産環節專業化服務覆蓋率達到90%以上,配套産業專業化服務率達到75%以上,煙葉生産畝均用工下降至17人以內。

  土地流轉找村委會和合作社,犁地找合作社,需要工人找合作社,煙葉成熟需要烘烤找合作社……在整個煙葉生産中,煙葉合作社做到了真正的專業化服務,且每個環節的收費標準都明碼標價。

  為了推動煙葉的生産,全市各煙葉站的工作人員常年都在煙地裏轉。今年48歲的鳳岡縣進化站進化收購組組長劉英,已經在一線煙田跑了23年,從煙苗播種到煙葉收購,劉英天天紮在煙地裏,給予煙農技術指導,保證煙農有好的收成,增強煙農種植的信心。像劉英這樣的煙葉生産一線技術員,在全市有近千名。

  煙農母應升坦言:即使專業合作社有一條龍的服務,煙草系統提供了很好的技術指導,但是煙農自身的管理經驗和水平也非常重要,如果當“甩手掌櫃”,那也掙不到錢。

  匯川區團澤鎮自2002年以來就沒有種植烤煙。去年,當地黨委和政府為盤活閒置土地資源,將煙葉生産納入農業生産規劃,政府和煙草公司合作共建了新型烤房,建立了專業化合作社。

  一聽説團澤能種植烤煙,還有專業合作社,姚佩華、付祖才、賀顯剛等有多年種植烤煙經驗的村民紛紛簽訂了種植合同,少的有50多畝,多的有200多畝。

  村民張傑曾外出打工多年,幹過水電工、電焊工,他也向村委會流轉了30畝土地種植烤煙。

  煙農們建立了一個技術交流群,大家遇到什麼問題就在群裏交流。張傑每天都關注群裏的信息,有什麼問題就向大家請教,“前輩”們總是很耐心地幫助他。

  今年,僅煙葉生産他就掙了五六萬元。張傑靦腆地笑着説:“合作社的專業化服務給了我這個新煙農底氣。”

  前段時間,張傑向村裏流轉了100畝地,準備明年擴大煙葉生産面積。張傑説:“只要踏實肯幹,種植烤煙是一條能在家掙到錢的好路子。”

  多元發展提升農業效益

  土地是最寶貴的農業資源、最重要的生産要素。近年來,遵義在有條件的地方,積極引導發展水稻、小麥等與烤煙輪作套作,相互促進保育土壤、防治害蟲、隔離病害,推動綠色産業發展。

  眼下,在遵義的廣大煙區,煙農們已經采收完煙葉正忙着播種蔬菜,品類由各地根據合作社銜接的訂單結合實際自行決定,最後合作社進行銷售。也有煙農自己去跑市場,通過熟人找門路等自行銷售。

  煙葉種植過程中,要使用大量有機肥,當年的煙地種植蔬菜不用再施肥,蔬菜長得好、口感也好,深受消費者喜歡,到秋冬季節,不少客商上門收購,煙區蔬菜成了暢銷品。

  發展高品質農産品,是提升農業效益的有效途徑。近年來,遵義市利用冬閒輪作煙地、烤煙育苗大棚、閒置烤房等,形成“種養加一體、農經飼結合”生態種養業、“煙稻魚菌蔬”兩年五收等多種特色高效産業融合發展模式,畝均綜合産值從單一種烤煙的4000元左右提升到8000元以上,核心區每畝達1.2萬元、最高的達2.8萬元。

  近年來,遵義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綜合利用煙草設施資源,打造綜合體內“煙草+”示範基地,依託育苗大棚、密集烤房、農機具、閒置煙地等,由煙農合作社組織開展專業化服務,發展輔助産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2023年,全市煙草設施綜合利用産值預計達3500萬元。

  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關鍵在人才。遵義市煙草産業綜合體園區聯合龍頭企業、科研院所等在綜合體建立煙農夜校、農民培訓學校,針對真正從事農業生産、迫切需要提升的三類主體,優先組織開展經營管理知識和技術技能培訓。

  目前,全市綜合體內共培育三類新型主體1146個,其中專業大戶1020個、家庭農場52個,農業公司18家、村集體經濟組織21個,綜合性服務合作社35個。

  黨建引領,産業興盛。在遵義市煙草産業綜合體園區成立臨時黨支部,通過與當地村支“兩委”、煙葉工作站黨支部等協同聯建,組織發動園區內的農民、龍頭企業、農業公司、合作社等共同投資,建設配套園區産業所需的物資生産、種苗繁育、冷鏈物流等設施設備,全市累計引入社會資金5200余萬元。

  去年,桐梓縣引入老高山公司投資151萬元,修建了3萬噸羊角菜發酵池,有效延長了産業鏈,推動農業産業多元化發展。

  近年來,遵義各地煙區建成的産業綜合體特別是國家級綜合體,都成為了當地黨委和政府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示範樣板和經驗積累,也驗證了系列政策的有效性。園區內多種産業相互借鑒學習,孕育了包括山地輕簡農機具、綠色生産技術、土地流轉返包等先進適用的技術和管理創新成果。多業融合發展,還産出了一大批綠色農産品、特色農家樂、生態觀光園等,促進了“農旅一體化”“旅游産業化”發展。(記者 涂林念 通訊員 何小亞)

[責任編輯:吳雨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