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王國”裏的地球歷史解讀者-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古生物王國”裏的地球歷史解讀者

2023-10-14 10:12:38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貴陽10月13日電 題:“古生物王國”裏的地球歷史解讀者

  新華社記者駱飛、周宣妮

  走進貴州省地質博物館地下一層,一個角落的房間裏不斷有“嗡嗡嗡”的聲音傳出,原本安靜的工作環境顯得更加靜謐。

  端坐桌前,羅永明借助立體顯微鏡,一隻手不時扭動着顯微鏡上調節焦距的旋鈕,一隻手拿着氣動筆,小心翼翼地“刻畫”化石的模樣。

  眼前是一塊通體黑色的拱魚化石,距今2.45億年,由科研人員在貴州省盤州市發掘。經過羅永明近半年多的精修,尾鰭、鱗片、魚頭等逐漸清晰可見,猶如浮雕一般呈現在石板上。

  “這是一種軟骨硬鱗魚,在上億年石化的過程中,其含有特殊成分的鱗片反而保存得比較完整,使得人們在億萬年後能看到它的樣子。”羅永明指着已經精修了70%的化石説,保存完好的化石“攜帶”的信息很豐富,對人們了解這類遠古生物很有幫助,也有助於讀懂久遠的地球歷史。

  羅永明所在的化石修復區內擺放着多種古生物化石,包括胡氏貴州龍、魚龍以及一些別的海生生物。“胡氏貴州龍比較嬌小,身長一般在30厘米左右,有點像‘四腳蛇’。”羅永明説。

  胡氏貴州龍主要集中發現於貴州興義一帶,是亞洲首次發現的原始鰭龍類,也是中國最早發現、研究、定名的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化石。

  “別看今天貴州群山連綿,在2億多年前卻是一片汪洋大海。”羅永明説,胡氏貴州龍的發現對脊椎動物,特別是海生爬行動物的演化以及古地理環境的研究有重大意義。

  研究表明,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後,歷經500余萬年海洋生態得以重建。進入三疊紀中晚時期,屬於特提斯洋一角的貴州,生活着大量的魚龍、海龍、鰭龍、原龍、楯齒龍等海生爬行動物,是名副其實的“龍的故鄉”。

  目前,貴州是全世界發現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化石數量最大、種類最多的地區。這裡幾乎涵蓋了世界上所有的化石門類,2000多個屬、5000多個種類,貴州也被稱“古生物王國”。

  “化石就像記錄着地球歷史的文字。”羅永明説,研究古生物化石相當於不斷解讀這些“文字”,讓人們能更系統地了解生命演化、地質變遷。

  2022年5月31日,小朋友在貴州省地質博物館內參觀化石展品。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擔任貴州省古生物專家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的羅永明,在從事化石發掘、修復、研究的20多年裏,曾接觸過成千上萬件化石樣本。

  “與化石打交道,沒有絕對的熱愛很難持久。”羅永明説,修復化石有時一坐就是四五個小時,很多細微地方往往就在毫釐之間,稍不注意就可能對化石造成不可逆的損壞。

  在貴州省地質博物館展廳內,一件件修復好的化石猶如“時間的藝術品”。在一塊懷孕的黔魚龍化石前面,羅永明駐足良久。

  “這塊化石非常珍貴,不僅能看到魚龍懷孕的情況,也能看到它死亡之前頭部和胸部遭受過攻擊的情況。有幾塊脊椎骨發生了錯位,而且有幾根肋骨也斷裂了。”羅永明認真地解讀着化石的細微處。

  “每一塊化石都包含着獨特的歷史信息,一處細微的變化都有可能成為新的歷史佐證。”羅永明説。

  化石是不可再生的珍貴自然資源。目前,貴州對重要的化石産地逐漸進行系統保護,並劃定了66個省級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産地。

  羅永明説,加強化石保護以及提升修復技術、設備等,能進一步推動古生物科研和科普工作,讓更多人“讀懂”這些被稱為“地球文字”的化石。

[責任編輯:謝素香 ]

相關閱讀